

派出所名稱:甘肅省臨澤縣公安局平川派出所。
建所時間:1982年7月。
轄區概況:甘肅省臨澤縣平川鎮位于臨澤縣西北角,西鄰高臺縣,南依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與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轄區面積698平方公里,有10個行政村、6166戶2萬余人,另有企事業單位21個、學校6所、礦山企業3家、商業網點300余個。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5人、輔警6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全國第二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榮獲集體三等功4次、集體嘉獎6次。
今年春耕時節,甘肅省臨澤縣公安局平川派出所轄區三三村桑某與李某因耕地糾紛一度鬧得不可開交。在派出所、司法所、法官、律師的調解下,最終雙方握手言和,一起長達1個月的土地糾紛得到有效化解。這是平川派出所創新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甘肅省臨澤縣公安局平川派出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小警務保障大民生”理念,緊密結合“主動創穩”“三抓三促”行動,全面深化探索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鎮村社三級管理網格,組建義務巡邏隊,采取“庭所銜接、民調入所、律師進所、治安戶長調解”等舉措,形成多部門協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利用轄區矛盾糾紛化解優勢,推動建立“金舌頭”調解室,成立“調解團”,按照“民有所需,警有所應”的社區服務理念,營造了“治安良好、安全有序、服務優質、群眾滿意”的美麗“楓”景,取得了“命案零發生”“執法零過錯”“服務零投訴”“民警零違紀”“矛盾零上交”的工作成效。
夯實基礎根基 打擊破案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平川派出所以“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為抓手,以優化警務運行模式為關鍵點,從“條”上深入推進公安派出所“兩隊一室”改革,在“塊”上以鎮村社三級管理網格為依托,以警務精細化管理促進規范化運行,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基層警務管理與社會治理形成了同頻共振。通過成立綜合指揮室、案件辦理隊、社區警務隊,定人、定崗、定職責、定任務,確保“防范、打擊、服務、管理”相互銜接補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有序開展。
平川派出所堅持“一室牽動兩隊”,打造精干高效的派出所警務管理中樞,規范警組設置,做到統分結合,優先配備具有一定工作經驗、能力較強的民警輔警,規范設置功能崗位。同時,綜合指揮室牽頭合成作戰,通過科學調度、集中指揮,提高了整體打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我們還以鎮村社三級管理網格為依托,積極吸納聯防隊員、治安戶長、網格員等力量,組建義務巡邏隊13支,推動建立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聯動機制。”平川派出所所長蘇振濤介紹,派出所依托“雪亮工程”,下大力整合資源,轄區11所學校全部安裝一鍵報警裝置,實現24小時防控,極大提升了打防效能。
小案不小看,快破惠民生。針對轄區內群眾蔬菜大棚水桶被盜等各類小案件,派出所民警快速出警處置,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廣袤的臨澤平川大地上,一幅幅夏忙畫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開。“老哥,如遇電信詐騙要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這是警民聯系卡,請拿好。”近日,平川派出所民警遵循“警務跟著民意走,民警圍著百姓轉”理念,啟動田間警務護耕作模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每天都能看到民警的身影,給足了我們安全感。”轄區村民劉德興說。
創新調解機制 按下矛盾化解“加速鍵”
矛盾調解工作做的怎么樣?百姓最有發言權。那么,靠什么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
平川派出所把調解好矛盾糾紛作為降低案發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矛盾化解關鍵在于一個‘解’字,我們不僅僅要平息矛盾,更在于解開心鎖。我們利用轄區矛盾化解優勢,推動建立了‘金舌頭’調解室,成立“調解團”,邀請法官、律師等協助調解矛盾糾紛。”蘇振濤說。
平川派出所采取“庭所銜接、民調入所、律師進所、治安戶長調解”等舉措,形成多部門協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平川派出所根據轄區糾紛特點、事發因素、難易程度等將糾紛分為5個等級,根據不同矛盾糾紛,指派不同調解員進行矛盾調解,推動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目標,切實做到矛盾不上交。
賈家敦村五社賈家和王家本是要好的鄰居,可就因4棵白楊樹兩家鬧得不可開交,賈家說是賈家的,王家說是王家的,派出所和司法所調解后仍無濟于事。最后,派出所把村里威望高、群眾基礎好的劉老請來說理,4棵白楊樹兩家各一半,賈家和王家最終不計前嫌,握手言和。“這事派出所的也說不清楚,不過他們把劉老請來說事,四棵樹一家兩棵,這樣我們覺得也在理。”調解現場,賈家和王家均表示服氣。
平川派出所通過打造“建立一個中心、建強一支隊伍、完善一套機制”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模式,在平川鎮建立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吸納鄉賢能人、治安戶長等社會力量組建聯調隊,完善排查、介入、聯調、評曬、回訪機制,做實做細事前防范、事中處置、事后跟蹤,建立起了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糾紛化解新格局。近年來,平川派出所已調解各類治安糾紛320余起,化解疑難、復雜糾紛80余起。
真情利民惠民 搭建警民一家“連心橋”
近年來,平川派出所牢固樹立“人民公安為人民”理念,貼心服務“零距離”,依托便民微信群等平臺,實時發布轄區發案預警提示、防范提醒、案情通報、政策法規及便民惠民舉措等,同時積極入戶走訪聽取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為民“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確保了公安便民利民措施落實到位。
平川派出所以“百萬警進千萬家”、“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實行“省心、放心、齊心、安心”的服務措施,積極打造“陽光服務”窗口,提供預約服務、代辦服務、上門服務、錯時延時服務,架起了警民直通“連心橋”。
去年夏天,一名高三畢業生帶著西北師范大學錄取通知書來帶到平川派出所,特意感謝蘇振濤對自己的幫助,“蘇所長,謝謝這幾年你對我的幫助。如果不是你,我有可能完成不了我的學業,更不要說考一本院校”。
來表達感謝的是轄區一名留守學生,父母長期在外務工,自己的生活全靠年邁的奶奶照料。高二時,因學費和生活費問題,這位學生陷入困境。蘇所長得知情況后,給遠在外地的家長打電話做工作,最終孩子父母按月給孩子打來學習費用。此后,蘇振濤還自掏腰包給這名學生補貼生活費用,讓這名學生重拾大學夢想。
類似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李家的老人冬天沒柴燒,蘇振濤趁著周末帶著值班民警到河壩里拾柴;趙家的移民老人因年代問題沒有落戶,平川派出所戶籍民警追根溯源硬是想辦法給解決了;張家的孩子上輔導班被多收了80元錢,值班民警也到場了解情況后敦促給退回去。“我們的工作就是以老百姓為中心。如果老百姓心里有疙瘩沒解開,那就說明我們的工作沒做到位。”平川派出所教導員李海春說。
不僅如此,平川派出所還同轄區群眾建立育林聯防機制,治沙造林30公頃,恢復隔離護欄50公里,救助野生動物31只,為修復脆弱生態和建設魅力“水鄉平川”注入了公安力量。
此外,平川派出所著力打造百姓家門口“警務室”,做到警力下沉、警務前移,深入開展“一標三實”工作,充分發揮治安戶長防護作用,提高“見警率、管事率”。同時,派出所民警加大對企事業單位及村社、場所的安全防范措施檢查監督,督促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我們通過完善巡防機制,加大對早晚高峰、人員密集時段、重點場所的巡邏密度,強化對居民區、田間地頭的巡邏防控,努力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蘇振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