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10年,滋生了高考志愿填報這門大“生意”。
2014年,新高考改革正式啟動。新高考模式下,不僅改革高考內容,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3或3+1+2模式,考生面臨多達幾十種選科組合,而且錄取制度也有了相應改變,很多省份實行“專業+院校”“平行+順序”等多線錄取模式,直接加劇了高考志愿填報難度。
考得好不如報得好,誰也不想孩子在最后時刻掉鏈子。所以隨之而來的,便是高考志愿填報成為高考后的一樁熱門生意。家長有多焦慮,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就有多賺錢。
在我們編輯部,就有2024年高考生家長,埋頭苦干鉆研孩子的志愿填報半個月仍不放心,還要去專門咨詢有經驗人士,何況還有一大批學生家長不懂或沒時間研究志愿填報,如何在短時間內根據孩子的分數篩選出有效高校和專業,付費高考填報志愿服務或AI填報志愿APP成為不少家長的“救命稻草”。
高考志愿填報的“大生意”
2024高考季到來,張雪峰再次出圈,這次不是因為“出語驚人”,而是因為高收費。
日前,張雪峰公司旗下志愿填報APP“峰學蔚來”針對2024年應屆考生,推出了價值11999元的夢想卡、17999元的圓夢卡,提供了近2萬個名額,結果上線3小時內被一搶而空。甚至就連2026年的志愿填報夢想卡,家長們都沒放過。為此有媒體估算:他3小時進賬了2個億!
目前,這些產品均已下架。“峰學蔚來”APP顯示,“本輪名額已售罄,敬請期待下一輪名額”。
你愿意花多少錢去咨詢高考志愿填報服務?為了獲得更豐富的資訊和更專業的建議,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會選擇購買付費內容。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88.3%的考生愿意為志愿填報花錢,不愿意為志愿填報付費考生的比例僅占一成左右。其中,七成以上的考生愿意為志愿填報付費0-500元,愿意付費500―800元的考生占比為12.5%,愿意付費800元以上的考生為4.7%。
據了解,輔助填報高考志愿,市面上有兩種主流形式:一種是AI填報,價格在幾百元,線上輸入省份、分數、科目等信息后,數據庫會自動匹配符合條件的高校和專業,并給出相應的評估分數線和錄取概率等數據;另一種是一對一規劃師服務,線下和線上形式均有,收費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至于志愿填報服務價格,不同城市定價存在差異,按照目前市場狀況,一線城市市場均價在6000―20000元之間,二、三線城市均價在3000―10000元水平,四、五線及以下城市均價基本在1000―3000元水平。
提供定制服務的一對一填報志愿輔導收費不菲。收費價格和老師從業年限相關,3年經驗的老師要價12800元、15800元不等,5年經驗的老師要價20000元以上,而幾位有10年報考咨詢經驗的老師最高則需39800元。輔導形式由家長和老師商量決定,既可以見面,也可以通過微信語音、視頻。有要求比較高的家長,要花50000多元進行一對一輔導。至于花3萬元、5萬元甚至10萬元的,也被稱為天價咨詢費。
高考志愿填報成產業鏈
龐大的考生人數和復雜的報考條件,催生出了高考志愿填報這門生意。
據教育部最新數據,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42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首次突破1300萬人大關,創歷史新高。
1342萬名高考生,也就意味著1342萬份高考志愿填報單。這對于志愿付費填報市場的局內人來說,無疑是好消息。近幾年,我國高考志愿填報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天眼查數據顯示,當前具有“志愿填報”相關業務且處于存續狀態的企業達2847家,其中超過2200家(近80%)成立于5年內,近1200家成立于2年內。
越來越多的機構及個人看中了這塊市場“蛋糕”,無疑是認為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已經成為一種“剛需”。有研究顯示,現階段考生不僅在院校選擇、城市選擇、專業及就業前景上面臨選擇難題,隨著新高考錄取方式的改變、院校專業的增減以及人才市場的新變化,高考志愿填報難度不斷上升。因此,考生在進行志愿填報時,需要搜集更多的相關信息,并向外界尋求咨詢意見。
迫切的市場需求推動著付費填報志愿市場的急速擴張。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為1.3億元;2022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達8.8億元;2023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已達9.5億元,是2016年的7.3倍。
艾媒咨詢稱:“高考志愿報考行業付費需求增多,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記者注意到,圍繞“高考志愿填報”,已拓展出一條針對高中生完整的產業鏈和商業模式:高一做選科咨詢,高二做學業規劃,高三做志愿填報;高考季做志愿填報指導,非高考季做高報師培訓,日常還可以通過招商加盟裂變出新機構……就這樣,在這個周期性極強、規模相對較小的賽道,高考志愿服務搖身一變成為“一年四季有飯吃”的生意。
“高考填報志愿”早已成為一條完備的產業鏈。以某填報志愿APP為例,其用戶群主要包括四大類:第一大用戶群是學生和家長;第二大用戶群是高校;第三大用戶群是教育機構;第四大用戶群是已經步入大學的學長以及比較知名的高考志愿咨詢專家,他們通過入駐的方式提供咨詢服務。
高報師成熱門職業
行業高增速,加上張雪峰的帶動,高報師(全稱高考志愿填報規劃師)也成了熱門職業。
只不過不少高報機構、高報師的含金量不高,所謂的高報師證書,是非國家認證、由教培機構自行組織發放的證書,很容易摻水。
高昂收費的背后,從業者水平卻參差不齊。市面上對于高考志愿規劃師的學歷要求并沒有很高,超六成的招聘學歷要求是本科,三成招聘學歷要求的是本科以下,其中,大專的占比達26%,高中的占比為2%;還有4.7%的招聘不限制學歷,對于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要求僅有4.3%。而在從業經驗方面,超三成招聘不限制從業經驗要求,五成以上的招聘從業經驗要求在0―3年內,要求3―10年從業經驗的招聘僅占一成左右。
這些所謂的“專家”質量水平良莠不齊。一些高考志愿規劃師培訓一周甚至只有3天,就能獲得所謂的“職業崗位技能證明書”上崗,成為按小時收費的“專家”。
教育部發文提示,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愿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某些社會機構所謂的“志愿規劃師”“專家名師”等大多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機構提供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提醒考生及家長警惕“天價志愿輔導”陷阱,理性報考不迷信。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