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普通人來說,依然是改變人生命運的重要途徑。不過,現在的高考已經不是以前的“一考定終身”了,今年你的高考成績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明年還可以重新來一次。更有甚者,還會參與十多次高考,直到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最重要的是,參加高考并沒有年齡限制,哪怕你是70歲,也擁有參加高考的權利。前一段時間,57歲的梁實第28次參加高考。只要他有這份毅力,他一直報考到80歲,也是可以的。
高考為何這么重要?
有人說,考得好,不如報得好。這句話確實沒問題,考得好只是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但未必一定讀上知名高校、熱門專業。報得好,有時候可以彌補高考成績不佳的問題,較低的分數依然可以報上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
為何高考這么重要,它依然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關鍵還是在于第一學歷的重要性。
目前,有不少用人單位會看應聘者的第一學歷。也許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考慮,第一學歷更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人的能力。
所謂“第一學歷”,指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一般來說,通過統招的方式獲得的全日制學歷,屬于第一學歷。
雖然現在工作單位沒有明確的第一學歷要求,但對不少知名企業來說,卻把第一學歷變成了隱性要求。如果你通過高考考上了名牌大學,那么你相當于獲得了一塊比較好的敲門磚,比同齡人獲得更高的起點。
雖然現在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了,但第一學歷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卻不多。通過高考考上名牌大學,也是個人實力的一種真實寫照。高考,依然是普通人改變人生命運的重要方式。
志愿填報機構數量水漲船高
有志愿填報機構看到了高考志愿填報的需求,為高考考生量身定制志愿填報的策略。
考生和家長有志愿填報的需求,志愿填報機構又愿意提供專業的服務,兩者一拍即合,滿足了雙方的需求。對考生和家長來說,也愿意花費較多的金錢來解決志愿填報的問題。
本來志愿填報機構應該擁有專業的團隊、專業的志愿填報經驗,但在實際情況下,志愿填報服務市場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真正具備專業服務能力的志愿填報服務機構并不多,但從考生和家長的角度考慮,他們無法準確辨別出哪一家志愿填報機構的專業性更強。隨便選了一家,經過對方的指導后,被錄取的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2024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342萬。面對逐年增長的報名人數,志愿填報的市場需求也顯得越來越旺盛。
市場需求增多,志愿填報機構數量也在水漲船高,背后都離不開利益。
有的志愿填報機構為了趁機撈一筆錢,臨時招聘一批員工,然后簡單培訓就開始上崗。部分志愿填報機構的考核要求是多賣課、多賣會員、多招攬有需求的生意。然而,這一切都違背了志愿填報的初衷。
志愿填報機構應該具備專業的分析能力,而且應該具備豐富的報考經驗。如果志愿填報老師沒有5年以上的經驗,很難給出考生和家長專業的意見,也很難為他們量身定制出一套專業的志愿填報方案。
志愿填報市場亂象叢生,歸根到底還是行業的準入門檻比較低,而且這個市場需求龐大,參與分“蛋糕”的機構越來越多了。高考志愿填報將會直接影響考生的人生命運,這件事情千萬不能馬虎,考生和家長也不要輕信渾水摸魚的志愿填報機構。
考生與家長應該如何避坑
高考志愿填報機構太多,要想找到一家靠譜的志愿填報機構并不容易。對考生和家長來說,最有效的辦法是先看志愿填報機構的資質是否齊全,提供志愿填報服務的老師是否具有5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條件,已經可以淘汰80%以上的志愿填報機構了。
在做好以上篩選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去現場了解一下志愿填報機構是否專業,主要看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志愿填報機構的工作場所是否規范,配套措施是否齊全。二是觀察志愿填報機構的老師的表達能力是否專業,他們提供的參考資料是否實用。
從辦公場所、老師素質、參考資料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基本上可以判斷出這家志愿填報機構是否專業了。不過,求人不如求己,與其把報考的希望寄托給志愿填報機構,還不如自己和家人一起認真研究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現在網絡很發達,在網上搜索一下,也會有很多志愿填報的方法分享。如果自己努力研究了,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那么這個時候再去求助專業的志愿填報機構。
花錢填報高考志愿是否屬于智商稅?其實,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部分志愿填報機構的專業能力。對我們來說,仔細辨別出志愿填報機構的專業性、合規性,將會影響到志愿填報的效果。
花上萬元填報高考志愿,有人覺得值得,有人覺得不值得。歸根到底,還是取決于個人的經濟能力以及個人的真實需求。即使對方是專業的志愿填報機構,你也不能太依賴對方,因為志愿填報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錄取分數線、報考人數等數據是一個動態的數據,而不是一個靜態的數據。自己先去認真研究了解,做好準備功課之后,再去求助他人。只要自己做好了功課,那么對方分析的專業性也可以輕易判斷,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自己避坑的能力。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