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大興中心小學(以下簡稱大興小學)始建于1912年,是江蘇省北部一所農村普通學校。學校現有教學班39個,學生2022人,教職工116人。其中,專職體育教師7人,足球專業教練員8人。10年來,大興小學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高度重視校園足球工作,從“普及足球運動、人人會踢足球”到“內涵發展、精品辦學”育人目標的實現,在組織領導、校園文化、場地設施、師資隊伍、活動開展、梯隊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了充分保障,有力推動校園足球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一、指導思想
學校秉承“每天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打造“學在宿豫”幸福教育,積極推進體藝“1+X”特色項目建設,將校園足球作為“1”特色品牌項目,努力讓學生在獲得技能的同時,提升身體素質,促進健康成長。依托“學、練、賽、評”一體化,著力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的體育工作目標。踐行“足球從娃娃抓起”的工作理念,真正讓足球走進校園,讓學生走近足球,讓愛好陪伴成長,用技能助力發展。
二、推進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
2013年,學校積極開展校園足球,成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負責校園足球的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及經費保障工作;體藝組組長任副組長,負責制訂校園足球工作的具體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實施;體育教研組長、體育教師、足球教練員及全體班主任擔任組成員,負責教學、訓練、比賽、選拔、文化宣傳等各項工作。學校定期召開校園足球工作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具體工作,解決實際的困難,謀劃下一階段重點工作。2023年4月,學校根據《宿豫區校園足球發展規劃(2023—2028年)》文件精神,制訂《大興小學校園足球發展規劃(2023—2028年)》,深化“一校一品”建設,將校園足球確定為學校特色品牌項目,以發展校園足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豐富足球文化
10年來,學校建有“一堂、一園、一報、一廊、一規、一臺”,積極推進校園足球文化建設。“一堂”即蹴鞠堂,500m2的蹴鞠堂足球展館,設置足球魅力、足球流派、榮譽時刻、冠軍之路、精彩瞬間、學校發展等板塊,舉足移步皆是思想的碰撞、文化的浸潤。“一園”即足球園,位于操場西南角,設有醒目的“拼搏成就夢想”的雕塑、多個櫥窗和展示牌,充分展示了學生拼搏向上、朝氣蓬勃的時代風采。“一報”即校園《足球簡報》,師生踴躍投稿,寫出自己參加足球活動的經歷感受,記錄活動的精彩瞬間,更有教師們精心選編的足球小知識。“一廊”即學校的走廊,設有足球攝影、足球繪畫、足球征文、足球故事、足球手抄報等內容,進一步提高了師生對校園足球的認知,激發了師生學習練習足球的興趣。“一規”即《蹴鞠娃 行知規》,從“健體蹴鞠娃”“文明蹴鞠娃”“科技蹴鞠娃”等十余個方面充分展示了大興小學蹴鞠娃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一臺”即校園廣播電視臺,及時報道各年級、各班級以及學校代表隊在足球活動中的精彩瞬間或是活動中的難忘一刻,讓師生們第一時間相互分享收獲的喜悅。
(三)強化師資保障
學校現有體育教師4名,其中足球專業教師1名,外聘足球專業教練員2名。為加強足球師資力量,在上級部門大力支持下,2016—2022年通過社會招聘引進事業編制5名足球教練員到大興小學任教,外聘合同制足球教練員3名。目前取得B級教練員資格證書1名、C級教練員資格證書1名、D級教練員資格證書5名、E級教練員資格證書1名。近3年,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教師國家級專項培訓班3名。2019年宿豫區立項“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每年安排1名高水平外籍足球教師到宿豫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進行教學指導與日常訓練;2021—2022年,宿豫區教育局選派西班牙籍教練員Vicente Javier Capilla Nieto、德國籍教練員Witali Mueller到大興小學執教,進一步提升了學校足球技術水平。
(四)夯實理論基礎
2015年,學校體育教師、教練員和市、區體育教研員聯合編寫校園足球校本教材《陽光體育 快樂足球》。2019年,根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示范課教案》等教材,完善并編寫校本教材《快樂足球 幸福童年》,系統闡述足球運動的起源發展、運動特點、鍛煉價值、基本技術、訓練要領和裁判規則。此外,學校體藝組積極開展校園足球課題研究,市級課題“農村小學校園足球特色打造實踐的研究”已順利結題,多名體育教師、教練員在省級、市級、區級體育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多篇論文在省級、市級、區級獲獎,為大興小學校園足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基礎。
(五)完善場地設施
學校建成400m塑膠田徑場1塊,五人制籠式足球場3塊,八人制燈光籠式足球場2塊。2018年,區財政投入2000萬元建成足球公寓10000m2,內部設置住宿、辦公、展廳、餐廳等功能。足球公寓建成以來,學校先后承辦了“區長杯”“市長杯”“省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5次,宿遷市校園足球現場觀摩交流會1次,江蘇省小學體育課外活動觀摩現場會1次。足球場地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校園足球教學、訓練、交流、競賽提供了堅強的硬件保障。
(六)做實“四大體系”
1.課程體系。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運動規律,因材施教制訂足球教學內容,按照《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3~6年級制訂大單元教學設計,每周開設足球課2節,確保足球課開課率達100%。
2.訓練體系。廣泛開展足球課外訓練工作,確保每天訓練時間不少于1.5個小時。組建足球梯隊,每年級均有男、女2支隊伍,每支隊伍由16名學生組成并正常開展訓練。此外,體藝組每月制訂詳細、合理的訓練計劃,保障近期訓練效果和學生長遠發展。
3.聯賽體系。學校每學年舉行1次校園足球班級聯賽,班級聯賽由各年級每班組織訓練參加,現已連續舉辦9年,每屆聯賽為期3個月。每學年第二學期(5月)定期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1~2年級開展以足球游戲為主要內容的趣味性競賽;3~6年級開展顛球、傳接球、運球繞桿、射門等單項技能比賽,讓學生在游戲和比賽中提升技戰術水平。
4.評價體系。針對《宿豫區中小學“1+2+X”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考核實施方案》,學校每季度對學生足球技能和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對學生實施過程性評價,通過評價方式讓學生及家長知曉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讓學生了解自身的進步過程,讓家長看到學生努力回報的成果。同時,學校制訂足球教練員綜合評價考核,對課堂教學、日常訓練、比賽成績、人才輸送、球隊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綜合表現優秀的教練員在職稱晉升、評優評先方面給予傾斜。
(七)開展社團活動
學校將校園足球工作與課后服務相結合,組建足球社團隊伍12支,每天16∶20~17∶30時段,足球教練員帶領開展足球社團活動。此外,在周一至周五教學訓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與區內外優秀足球隊伍開展交流活動,同時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分營,充分利用寒假和暑假進行集訓。
(八)注重“家校共育”
學校積極做好家校溝通,每學期定期通過座談會、講座、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加強學生家長對足球運動的認知,開啟家校共育的新視窗。同時邀請家長觀摩班級、年級、校級足球比賽,通過激烈的對抗比賽,讓家長看到學生們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身影,讓家長們真正了解足球運動的體育精神和價值。此外,學校積極推進體育家庭作業,確保學生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個小時,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根據《江蘇省中小學體質健康信息管理系統》顯示,近3年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上升趨勢。
(九)畫出“4條紅線”
為提升校園足球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足球隊立下隊規,畫出4條“必須離隊”紅線,一是成績下滑訓練懈怠的必須離隊;二是不能遵守校紀隊規的必須離隊;三是不能團結集體尊重他人的必須離隊;四是破壞公物損害集體形象的必須離隊。這些紀律既增強了足球隊學生的規矩意識,也激勵隊員們嚴于律己、勤于訓練、向善向上,讓足球隊成為奮進者的聚集地、努力者的訓練營,讓學生以進校隊為榮,讓家長以踢足球為耀。
三、取得的成績
(一)取得的競賽成績
2014年,獲得宿遷市陽光聯賽小學組男子、女子冠軍;2015年,獲得宿遷市陽光聯賽小學組男子冠軍、女子亞軍;2016—2018年,連續3年獲得宿遷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組四項組別冠軍;2019—2021年,獲得宿遷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甲組、女子乙組冠軍;2022年,獲得宿遷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乙組、女子乙組冠軍;2023年,獲得宿遷市第六屆運動會青少年部足球比賽女子U10、U11、U12三項組別冠軍;連續9屆獲得宿豫區“區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多項組別冠亞軍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二)獲得多項榮譽稱號
2015年,學校獲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學校”;2016年,獲得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一等獎;2017年,獲得全國小學體育活動校園體育文化創新獎和江蘇省體育宣傳典型案例優秀獎;2018年,被認定為“江蘇省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
(三)輸送足球人才
10年來,學校先后向宿豫區隊輸送足球學生186人,宿遷市隊輸送足球隊員38人,蘇州體育運動學校足球隊3人,南京市隊8人,職業足球俱樂部3人。2019年,2名學生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最佳陣容”。2020年,5名學生入選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最佳陣容”。
四、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下一階段,大興小學將從4個方面大力推進校園足球工作。一是加強足球訓練。精心設計年度、季度、每月、每周訓練計劃,充分提升學生綜合技術水平、體能訓練效果、比賽規則意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球感和控球基本能力,促進學生身體的力量、耐力、協調、柔韌、平衡等素質均衡發展。二是建立區域合作。擴大選材范圍,以大興小學為中心,從周邊鄉鎮學校選拔基礎好、有潛力的學生進校實施“三集中”管理(集中學習、集中訓練、集中住宿),同時與輸出學校簽訂協議,足球成績、人才輸送與輸出學校共享。三是加強與高水平俱樂部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梯隊包干”等政策實施,充分保障重點賽事年齡段的梯隊建設。積極加強與江蘇伽馬足球俱樂部合作,由俱樂部安排高水平足球教練員進校執教,提升訓練水平。四是做好幼小銜接。堅持“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原則,積極推進幼兒園足球梯隊銜接工作,學校每學期輪流安排2名足球教練員到大興中心幼兒園指導幼兒足球發展,做到出園時大部分幼兒掌握足球基本動作,保障“幼升小”足球項目連貫性,梯隊建設暢通性。
2024年適逢大興小學“校園足球之路”的第10個年頭,10年的校園足球發展,有艱辛、有快樂、有低谷、有高峰。在今后的工作中,大興小學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優做強校園足球特色品牌項目,抓牢校園足球立德樹人主線,充分發揮足球運動的育人功能,不斷探索校園足球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讓每名學生在足球運動中促進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的形成,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學校堅信,校園足球雖任重道遠,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