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泰來縣堅持把構建全鏈條黨群服務中心作為政治引領、加強治理、凝聚力量、為民服務的重要引擎,多措并舉建好用好黨群服務中心,不斷成為群眾想來、愛來、盼來、還來的活動陣地,讓黨群服務中心走到黨員和群眾心中。
陣地提檔升級,超長待機建強“服務鏈”。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全力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黨群服務陣地。打造縣鄉村(社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100個,優化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布局,大力推進去行政化、去辦公化,合理設置普遍適用、群眾常用的服務功能,居民活動區域面積達到60%以上,提升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質效,全面建立免費開放、錯時延時和雙休日開放服務機制,提供群眾喜聞樂見的教育培訓、文化娛樂、法律服務、調解咨詢、護理保健、健康養老等多元服務,常態化開展文娛活動。設立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針對行動不便的居民,配備專職網格員入戶辦理,設置政務領代辦、意見建議收集站、文明物業崗,大廳推行延時服務,將社保、醫保、民政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內容,納入領代辦事項,方便群眾就近辦理,不斷提升黨群陣地的使用率、活躍度和服務滿意度,使黨員群眾想來就能來、來了就可參與活動和享受服務,真正讓黨群服務中心浸潤到廣大黨員群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發揮平臺優勢,對接需求建強“致富鏈”。開展社區微創業、微創收“雙微雙創”行動,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就業、創業、培訓、實踐基地。面向殘疾人、弱勞動力、低收入群體潛心發展手工業加工項目,依托“幸福車間”,建設就業創業黨群服務中心40個,采取引進第三方合作、市場化運行的方式,引進龍妹家政公司、沐全園藝制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面向低收入群體提供假睫毛制作、車坐墊編織、柳編產品制作等工作崗位,讓低收入群體走出家門,走上工作崗位。帶動務工就業1870人,人均月增收1500元。切實增強了群眾增收致富信心,激活了低收入群體內生動力,讓群眾真正跟黨走、奔幸福。
延伸服務觸角,凝聚合力建強“治理鏈”。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基層網格服務站,把密切聯系和服務群眾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根本抓手,建立條塊結合、協同推進網格熱線吹哨、部門報到、接訴即辦的辦理機制,分級分類解決基層治理難題問題。專職網格員主動走訪、提前介入解決群眾訴求。專業網格員發揮行業部門職能優勢,協助申請社會保障服務、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為居民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將線上渠道收集的群眾訴求及問題采取派單辦法,準確研判事權歸屬,精準派單責任到人。實現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化解、早處置,確保問題抓早抓小抓了,解決群眾一般訴求2306件。
嵌入經濟建設,注入動能建強“發展鏈”。建設經開區黨群服務中心,將經開區管委會、商務局、工信局等相關部門從縣內全部搬到園區辦公,設置政務服務大廳,組建黨員紅領服務團,為企業提供“全流程代辦、一站式審批”服務,加快項目落地投產。打造特優園區主體,優化園區平臺主體開發運營機制,加大專業化、綜合性配套供給。營造特強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融合發展,促進項目、資源要素耦合共生,推進特色產業集聚發展,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泰來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