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廣西北海市僑港,已悄然進入旅游旺季,游人如織,熙熙攘攘。“玩在僑港,吃也在僑港。”大家慕名而至,或是嘴饞那生猛海鮮和各式美食糖水,或是享受親近海水沙灘的那份放松和愜意,抑或是到這兒打卡拍照,讓這海邊小鎮人氣十足,甚是熱鬧。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是中國最大的歸僑安置點,95%以上人口是1978年從越南回來的歸僑、僑眷和歸僑的后代。當時有歸僑7700多人,如今已發展到1.8萬多人。40多年來,一代代僑港人扎根僑鄉,賡續創業精神,把昔日荒涼灘涂變成美麗漁港,又推動濱海小鎮從單一的傳統漁業向漁文旅多元交融發展。
夜幕降臨,霓虹漸起。70后越南歸僑吳玉明經營的煲仔粉店,客人絡繹不絕。
“我們傳承疍家獨特風味,以米粉、鮮湯為主料,按口味和客人需求,搭配豬牛肉、海鮮、香蔥、酸筍等佐料,然后用泥煲大火煮沸,一碗鮮美的煲仔粉就可以盛出來了。”聽著吳玉明娓娓道來,筆者不禁點了一碗有牛肉、魚丸、海蝦一起的煲仔粉品起來,湯濃郁鮮甜,粉嫩滑爽口,真的好吃!

吳玉明生于越南婆灣島,是典型的疍家人,4歲多隨父母從越南回國。在僑港長大的吳玉明,延續祖輩經商的傳統和愛好吃粉的習慣,24歲便開始創業開店賣煲仔粉。如今,他的煲仔粉店已經是僑港風情街的“老字號”,獲評北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當上了僑港鎮美食協會會長。
同為風情街“老字號”的還有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僑越世家卷粉店。80后店老板阿芬從小學便跟著母親學做越南卷粉,在菜市場擺攤售賣。長大后,她自己創業,在風情街開起了僑越世家卷粉店。阿芬說:“我們延續祖傳的布蒸煮工藝,制作的卷粉皮薄餡飽滿、晶瑩剔透、Q彈爽滑,再配上酸酸甜甜的醋,口感非常好。在餡料上,我們最初只有豬肉木耳餡。后來,增加了蝦仁蘿卜、豆角豬肉、叉燒馬蹄、香菇雞肉、鮮雞蛋等多種餡料,很得顧客喜歡。”如今,阿芬的店不僅有卷粉,還有春卷、蝦餅、蝦球、魚丸等,前來消費的顧客一個接著一個。節假日特別是暑假,一天能賣幾千條卷粉,店員們從早到晚忙個不停。
歸國華僑很多偏愛美食、鐘情創業,僑港風情街也由最初幾家蛋仔粉店、卷粉店、糖水店逐漸豐富起來。如今,總長1000多米、營業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風情街,已密密麻麻分布著800多家各式美食店,春卷、卷粉、雞絲粉、蟹仔粉、炒螺、烤生蠔、糖水、炒冰等各種越南風味、疍家特色美食應有盡有,撩動著游客的味蕾,成為大家的“深夜食堂”。
“為迎接暑假到來,7月前我們組織各個店鋪進行美化亮化、更換老舊降暑設備,為游客們創造更好體驗。”吳玉明說,現在越來越多僑港年輕人正接手父母的美食店,為傳承“老味道”注入新活力。2023年,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在僑港風情街新增15臺變壓器,使風情街供電能力提升30%以上,全力滿足風情街亮化美化、夜經濟、旅游經濟用電需求。
“大家好。這是從遠洋深海打撈回來的新鮮海魚,品質可以達到刺身級別。”7月2日,在僑港電商小鎮運營中心一樓的夫妻店“和叔船長海鮮”,和哥、和嫂正在直播賣海鮮。店長“和哥”黃家和說,近年他們嘗試開辟網上渠道,開直播做電商。沒想到,直播意外火爆,線上銷售量還超過了線下。
漁業是僑港鎮的傳統支柱產業,海產品種類多、品質好,在直播平臺上大受歡迎,讓許多僑港人嘗到了甜頭。“去年開海節,我們店10個主播一起作戰,每個人銷售額都超萬元。”黃家和介紹。
近年來,僑港鎮巧抓電商直播的商機,打造集海產品冷凍、交易、電商實體店、餐飲、旅游等于一體的觀光消費新業態,將電建碼頭旁閑置的廠房改造成海產品電商小鎮運營中心,舉辦電商直播培訓班,打造網紅主播,孵化電商直播經營主體。當地電力、通訊等企業,也積極融入和服務僑港電商發展。自2023年以來,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投入500多萬元,對當地電網進行改造升級,并指導海鮮經營戶和直播主體開展安全用電檢查,解決電商直播和冷庫持續穩定用電的后顧之憂。

一招鮮,滿盤活。如今,在僑港鎮從事直播賣海鮮的主播發展到近百個。現在是休漁期,主播們與各個海鮮店主合作,共同開展直播帶貨。到8月份開海,則會在漁港碼頭和各個銷售店鋪來回穿梭,從凌晨5點直播到上午12點,一場直播下來多的能賺上好幾千元。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黨委書記梁鋒說:“我們還聯合市商務局、電商和快遞企業建立合作機制,組建專業團隊,為主播提供貨源供應鏈、分揀、打包、倉儲、快遞等一系列服務,使創業主播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目前,我們僑港的海鮮已能保鮮發到西藏、東北等地,銷售范圍大大拓寬。”
初見冼宙洋,他一身休閑打扮,頭上一頂鴨舌帽,兩撮捆扎的頭發伸出帽子外,散發出一股藝術氣息。他是北海市港港文化創意中心的創辦人,也是北海市銀海區創業協會會長。不過,讓大家想不到的是,他大學修的專業居然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冼宙洋的父親冼成彩,1965年2月出生于越南海防市婆灣島鎮。從小經歷戰爭逃難,20世紀70年代末隨家人從越南漂泊回到北海。80年代末,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僑港經商創業,開過卡拉OK、批發行、煙酒店等,2010年開辦的百川匯盛超市成為僑港第一家大型超市,是當地居民和漁民一站式購物的首選。
扎根僑港安家、創業、發展40多年,冼成彩身上流淌著商人創業的滿腔熱血,更深埋著他對僑港的熱愛情愫。年近花甲的他,一直在想如何提煉僑港文化、展示僑港文化。讓他想不到的是,兒子冼宙洋的想法與其不謀而合。
從初中開始就喜歡畫展、音樂節的冼宙洋,大學畢業后,并沒有選擇在外地就業,而是回到自己熟悉的家鄉僑港創業發展。2021年,在僑港鎮黨委政府支持和父親冼成彩的幫助下,他租下原有的舊電影院,并將其改造創辦了港港(ganggang)文化創意中心。冼宙洋說,僑港不應該只有糖水,也需要文化積淀提升僑港的商業價值和旅游價值,“我希望通過港港文化創意中心找尋這座小城的歷史記憶,激活僑港文化基因,用文藝時髦的新風格為僑港代言,打造僑港的新名片”。
2022年5月20日,“ganggang”推出首秀——“春日藝術計劃”,邀請來自各地的50名畫家、音樂家與獨立品牌商共同開展藝術群展和文化市集活動,藝術、設計、音樂、露營、街舞、美食、車尾箱市集等時髦的商業活動給僑港增添了現代的味道,觀看和消費的游客超萬人次。之后,“ganggang”還舉辦了大樹生活節北海站活動,開展藝術展、裝置展、樂隊演出、街舞比賽、說唱比賽以及類型豐富的分享會等,吸引眾多時尚青年、文藝青年熱情參與,也吸引許多商家加盟創業。
短短兩年多,今天的“ganggang”已經逐漸成為僑港的一個新地標,成為傳統與現代、藝術與鄉愁、商業與文化交融的新生態,承載著新一代僑港人創業發展的新愿景。

近年來,僑港鎮打響“漁旅文化”招牌,全面開展背街小巷改造,成功打造“最美文藝漁村”“僑港籺仔街”“蝦米第一村”等網紅村街,建成了僑港鎮華僑歷史展覽館,使僑港發展成為集文化、旅游、休閑、觀光、餐飲、購物、住宿等為一體的特色夜間文化和旅游休閑消費集聚區,2023年接待游客首次超1000萬人次。
旅游流量的匯聚,文旅新業態的出現,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僑港年輕人選擇將夢想扎根家鄉,紛紛創業經營咖啡店、主題館、體驗館、新民宿、新培訓等。
截至目前,僑港全鎮個體工商戶已有3645戶,一個魅力僑港、活力僑港、時尚僑港正在呈現日新月異的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