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持干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既是新征程上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現實課題,也是涵養廉潔文化、建設廉潔政治的必然要求。為此,應推動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創新,確立科學的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目標與目的,實行約束與激勵并舉政策,營造新時代干部隊伍充滿生機活力、敢于擔當作為的政治生態和社會風尚,牢固樹立廉潔管理的理念,深入研究運用干部廉潔風險動態監測的方法和措施,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干部廉潔風險的“全周期管理”機制,更好適應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新形勢新要求,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障。
【關鍵詞】干部廉潔風險 理論內涵 建構要素 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4.010
保持干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既是新征程上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現實課題,也是涵養廉潔文化、建設廉潔政治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關鍵時期,廣大干部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理論研究,有助于強化“治未病”理念,提升治理腐敗整體效能,增強干部隊伍忠誠干凈擔當的意識,對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更好適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形勢新要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干部廉潔風險理論內涵及其時代價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建立腐敗預警懲治聯動機制,加強廉潔風險隱患動態監測,強化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快速處置。”[1]這是黨中央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理論建構與管理機制創新指明了方向。干部廉潔風險理論是關于可能導致干部用權不廉事件發生概率所作的系統解釋的知識體系,由一系列概念、判斷和推理所組成。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包含對干部廉潔風險的防、控、管、理,但不是四者簡單之和,而是防、控、管、理的功能、理念、機制等要素疊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面對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新要求,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理論研究的時代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理論研究,是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歷史和實踐表明,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是通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和理論探索得出的成功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第二個答案”。干部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鍛造堅強組織、建設過硬隊伍是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著力點。要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不斷提高干部隊伍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增強“不想腐”的政治自覺。
第二,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是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實踐需要。廉潔風險是腐敗的源頭性因素,一旦蛻變為腐敗,就會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對黨的執政基礎具有嚴重的破壞力、殺傷力。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理論研究,有助于精準把握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辯證關系,堅持反腐關口前移,強化“抓早抓小治未病”功能,更加注重正本清源,保持干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第三,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理論研究,事關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黨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也是新時代黨治國理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關乎黨的執政能力、執政基礎、執政地位,關乎國家、民族的發展前途。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理論研究,有助于深入推進建設廉潔政治,提升干部隊伍治國理政能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和國家長治久安。
干部廉潔風險的要素
第一,廉潔風險因素。所謂廉潔風險因素是指增加廉潔風險發生的頻率或者嚴重程度的各種原因。從影響機理講,構成廉潔風險因素的條件越多,發生廉潔風險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影響廉潔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大小的廉潔風險因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有形因素,即導致廉潔風險事件發生的決策活動或其所涉及的資源要素等物質形態因素;另一類是無形因素,包括廉潔層面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態度、道德傾向等非物質形態因素,如干部道德風險因素和行為風險因素等。
第二,廉潔風險事件。廉潔風險事件或稱廉潔風險事故,是指因外界環境變化導致廉潔風險結果發生的事件。廉潔風險通常是干部用權不廉的一種潛在危險,而廉潔風險事件的發生,將促使這種潛在的用權不廉危險轉化為現實的腐敗后果。從這個層面說,廉潔風險事件既是干部廉潔風險存在的充分條件,又是廉潔風險因素導致廉潔風險結果的“催化劑”,還是干部廉潔風險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媒介,是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關鍵。
第三,廉潔風險結果。所謂廉潔風險結果是指由廉潔風險事件或者廉潔風險事故導致的結果。廉潔風險因素可能引發或增加廉潔風險事故,導致干部腐敗墮落,而腐敗墮落就是一種廉潔風險結果。此外,權力的濫用也會造成黨和國家利益的損失,這時的“嚴重安全隱患”這一重大事件及處置決策就成為廉潔風險因素。權力的濫用即廉潔風險事故,黨和國家利益損失即廉潔風險結果。需要指出的是,對于系統科學理論中涉及演化過程的關鍵序參量,就是引起廉潔風險及其結果的要素。大量腐敗案例證明,干部廉潔風險的發生往往存在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這個演化過程的關鍵要素,就是導致干部廉潔風險發生的切入點。
干部廉潔風險的種類及特點
根據不同的標準,干部廉潔風險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一是誘發政治領域的風險。這是指干部廉潔風險事故發生及轉化為腐敗所引發的政治領域的風險。歷史和實踐表明,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二是誘發經濟領域的風險。這是指干部廉潔風險事故發生并轉化為腐敗所引發的市場、經營主體,如企業經營等經濟領域風險。從實踐看,腐敗活動一個重要目的在于非法斂財,而這將直接危害微觀和宏觀經濟活動、市場秩序和經濟生態,引發經濟領域的風險。三是誘發社會領域的風險。這是指干部廉潔風險事故發生并轉化為腐敗所引發的社會領域風險。干部腐敗帶壞社會風氣,引發社會事件和社會混亂,從而對社會領域產生危害。四是誘發自然領域的風險,這是指干部廉潔風險事故發生并轉化為腐敗所引發的干部自身生命健康安全的風險等。此外,還有誘發其他領域的風險,比如國際領域的風險,這是指干部廉潔風險事故發生并轉化為腐敗所引發的影響國家形象、國際外交和國家信用等級等國際性風險。
干部廉潔風險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客觀性。干部廉潔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二是不確定性。比如,一些領導干部無法戒除私心貪欲,對權力運行缺乏約束力,在這種情形下干部廉潔風險就可能發生,但何時發生是不確定的。三是相對性。干部廉潔風險因時空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四是社會性。干部廉潔風險的后果與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生態、科技等緊密相關,涉及社會諸多領域,具有嚴重社會影響。此外,干部廉潔風險還有其他特點,比如國際性等。從總體上看,廓清干部廉潔風險不同類別、明晰干部廉潔風險特點,有助于從理論上系統分析把握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目標場景。不同單位和不同行政層級、具有不同權力特質、擁有不同領域資源等的各類各級干部以及不同個性特征的干部,與廉潔風險種類、廉潔風險轉化為腐敗及其危害性等要素,通過不斷整合、演化,將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干部廉潔風險。從這個意義講,梳理分析干部廉潔風險的類型,有助于把握廉潔風險演化機理,為加強干部廉潔風險的防控與管理提供目標、切入口和方法措施。
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實踐路徑
統籌運用“道與術”推動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2]這些重大戰略部署,內在蘊含干部隊伍安全以及對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等內涵。實踐表明,構建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機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乃至科技等諸領域聯動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耦合過程,一個全新的視角和途徑就是用好“道與術”的辯證法。從“道”的層面看,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推動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機制創新,促進建立腐敗預警懲治聯動機制、加強廉潔風險隱患動態監測、強化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快速處置有機銜接、一體發力,提高防范和化解干部廉潔風險能力,從而增強治理腐敗整體效能。從“術”的層面看,客觀上需要深入探索創新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例如,構建基于大數據的干部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分析研究干部成長的過程及其需求、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全域因素以及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及其演化特征,統籌運用傳統有效舉措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技術、信息技術,注重把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嵌入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機制,不斷提升風險防控和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3]
研究確立科學的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目標體系。第一,通過分析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相關目標及其必要性,找出新時代干部廉潔風險防控理論和管理機制的缺陷,深入研究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目標中除對干部廉潔風險的防控和管理、對干部腐敗的處罰以外的拓展性意義,包括基于大數據聯動的干部廉潔風險防控與管理,及其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創新意義等多目標聯動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第二,結合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目標與目的,通過分析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歷史性成就和經驗,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開展反腐敗斗爭涉及干部不廉行為的處理處分處罰標準及效果,提出新時代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的根本目的。第三,根據黨中央對新時代干部要求的政治性、嚴格性、多樣化等特征,深入研究建立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綜合的、科學的、符合時代背景的中觀和宏觀多目標優化體系,即強化目標譜思路,建立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多目標優化體系。第四,結合公務員考核中德、能、勤、績、廉等各指標要素,通過深入研究分析新時代干部要求、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要求、寬嚴相濟政策實踐要求等諸要素,從中選擇關聯要素并結合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實踐運用,細分干部廉潔風險相應具體風險點,提出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科學完整的全新目標體系。
實行約束與激勵并舉政策營造新時代干部隊伍充滿生機活力、敢于擔當作為的政治生態和社會風尚。從內涵屬性來看,約束與激勵是促進干部成長的重要手段。所謂約束是指對干部履職活動及其生活圈的限制、管束,發揮對干部在八小時內外不踩“紅線”、不越“底線”、不闖“雷區”的管束功能。通過約束,促使干部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筑牢抵御廉潔風險和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所謂激勵是指采用各種有效方法激發干部從政、從業行為,調動干部履職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干部努力去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目標。實踐表明,約束應當有度,約束過度將會適得其反。激勵應當具有針對性和時機意識,沒有針對性的激勵、采取不合時宜的激勵,都將徒勞無功。約束、嚴管是激勵、厚愛的前提,激勵、厚愛必須以約束、嚴管為基礎,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實踐中,應當提升運用約束與激勵政策工具的水平,更好激發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政治氛圍和生動局面。
牢固樹立廉潔理念并強化實踐運用。理念不牢,地動山搖。涵養廉潔理念是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從實踐看,全面總結20世紀90年代以來實行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2010年《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2022年《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及2023年修訂的《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等制度及其施行的經驗和成效,這些制度都可歸屬于干部廉潔風險管理制度,有助于規范和制約權力運行,強化八小時外監督,從源頭上防范干部廉潔風險、防止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謀取不當利益等腐敗問題產生。干部廉潔自主管理問題也不容忽視。應當提升干部主體自覺,引導干部對標對表黨章黨紀國法,對于哪些不能干、哪些能干、哪些必須干做到心中有數,促使干部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力,在做決定或決策時強化廉潔自主管理,在分析、辨別、判斷、評估等基礎上,做正確的決定或者合理合規的決策。
有效運用干部廉潔風險動態監測的方法和措施。實踐表明,加強干部廉潔風險動態監測是一個系統性過程。所謂干部廉潔風險動態監測是指對干部廉潔風險事件發生對黨紀國法的破壞、對黨和國家利益造成的損失或者影響等進行動態監測和量化評估的活動,重在運用管理科學和系統科學原理及其風險動態監測評估方法,增強針對性、及時性和實效性。
第一,內容。一是干部廉潔風險監測,包括干部廉潔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干部廉潔風險強度、干部廉潔風險持續時間、干部廉潔風險發生區域和干部廉潔關鍵風險點等要素。二是干部廉潔風險影響方式監測,包括干部廉潔風險對工作或者事業產生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影響范圍以及是否引發其他相關風險等。三是干部廉潔風險后果監測,重在定損,包括干部廉潔風險發生對某項工作或者事業造成損失的程度、社會影響及輿情,等等。
第二,任務。一是監測識別干部面臨的廉潔風險;二是監測分析干部廉潔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監測確定干部承受廉潔風險的能力;四是監測確定干部廉潔風險的消減、防控和管理等優先等級;五是選擇運用干部廉潔風險消減對策。
第三,方法和途徑。一是干部廉潔風險分析評估體系,這是指規定干部廉潔風險分析評估應當延續的操作過程和方式。二是干部廉潔風險監測評估的操作范圍,可以是單位整體或者某個部門、某個獨立的信息系統、特定系統等。三是影響干部廉潔風險監測評估進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監測評估的時間、力度、開展幅度和深度,并與單位環境、安全要求等相符合,實踐中經常采用基線評估、詳細評估、組合評估等途徑以及基于知識、模型、定性、定量、數字化技術等分析方法。
第四,應當注意的事項。一是確定保護的對象、涉及面大小;二是工作或者事業面臨的潛在威脅,導致威脅的原因、威脅發生的可能性;三是工作或者事業中存在哪些弱點、被利用的可能性;四是威脅事件一旦發生,將遭受怎樣的損失或者面臨怎樣的負面影響;五是采取什么樣的安全措施,將干部廉潔風險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六是采用系統觀念分析工作或者事業可能面臨的多種威脅、威脅源的數量等。
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干部廉潔風險的“全周期管理”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須三者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4]實踐表明,干部廉潔風險是腐敗的“前哨”,防范化解干部廉潔風險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全周期管理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新的科學意識、理念和方式,應當運用到提升防控和管理干部廉潔風險效能的全過程,比如實行全要素管控,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系統觀念,加強研究誘發干部廉潔風險的主體、權力、政策、制度、實踐、理論、輿情、政治生態等源頭性要素,創建全要素管理模式,健全管理體系和統籌機制,全面及時準確掌控誘發干部廉潔風險的各類信息。比如,實行全流程管理。緊貼防范化解干部廉潔風險全過程各環節,通過強化要素思維、清單思維,系統研究引發干部廉潔風險的源頭性要素,建立涵蓋干部廉潔風險要素分析、精細化管理標準、制度規范和防范化解舉措等全流程監管機制,推動政策、措施和成效等全要素協同配合,在防范化解干部廉潔風險、不斷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比如,實行分層次治理。干部廉潔風險具有同質性,但因風險主體不同而應結合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實際,采用分級、分層、分流治理等策略方法精準識別干部廉潔風險,強化系統管理、內部管理、分級管理、差異化管理,針對不同的風險主體及其層次、領域、手段等各層面需求,著力解決防范化解干部廉潔風險的難點和堵點。比如,實行跨區域協同。不同區域的干部廉潔風險及其轉化為腐敗問題,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實踐中,要圍繞堅決清除系統性腐敗風險隱患,[5]繼續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把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作為攻堅戰重中之重,堅決防止利益集團、權勢團體向政治領域滲透,[6]客觀上需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創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區域協同、跨區域協同等治理腐敗格局,增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效能,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7]
加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是一項全新課題,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黨的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等歷史性經驗,正確處理約束與激勵的辯證關系,切實增強干部廉潔風險防控和管理整體效能,不斷實現一體推進跳出歷史周期律戰略目標,為推動新征程忠誠干凈擔當干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更好適應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新形勢新要求,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障。
注釋
[1]《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2024年1月8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1/content_6924871.htm。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53頁。
[3]黃楠、李竹伊、李雪巖、宮大慶:《管理學研究中的大數據:科學問題與未來發展》,《南開管理評論》,2024年4月23日。
[4]《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2022年6月18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2-06/18/content_5696442.htm。
[5][6]李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縱深推進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工作報告(2024年1月8日)》,《人民日報》,2024年2月26日,第2版。
[7]詹鵬揚:《加強干部廉潔管理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學習時報》,2022年9月16日,第3版。
責 編∕韓 拓 美 編∕梁麗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