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gle Club!你們學校怎么會同意你們搞這么個社團的?”幾乎所有聽到我們社團名字的人,第一反應都是一臉震驚。能有什么秘訣?無非是軟磨硬泡唄。
按照感情關系來分,學校里大概有三類人:撒狗糧的情侶、單身人士,以及除學習之外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其中最不安分的就是單身的家伙。比如,我和我一個朋友,每天一起上下學,一起吃飯,經常吐槽大家的情感狀態。每當身邊有人宣布在一起時,我們心里多少會有點兒破防,為什么還沒有人和我在一起?我們最初想做這么一個社團,只是圖好玩,覺得單身的人要聯合反抗那些撒狗糧的人。我們先是建了一個聊天群,沒想到大家都挺狂熱的,轉發來轉發去,有50 多人加入了。
我們倆一商量,決定把它變成真正的社團。我們去找老師,結果當場被拒,說是上不了臺面。我們就跟老師舌燦蓮花:single 這個詞不僅有單身的意思,也有單獨、獨立的個體的意思,還可以延伸出unique(獨特的)、diversity(多樣性)的意思。不僅男女關系,友誼、親情、師生關系也都是情感關系的組成部分,我們社團是想讓每個在情感關系不順利、有迷茫的同學得到一些溫暖和陪伴,也許還能幫助他們意識到什么是健康的情感關系。總之,我每天看見老師就跟他叨叨幾句,甚至在食堂里約校長吃了兩次飯。后來老師建議我們改名為“倫理社”或“哲學社”,最后我們決定中文名稱改為“情感關系社”,但英文名稱必須保留“Single Club”。
現在我們的社團有128 人,橫跨4 個年級。別的社團都只能聊相關的話題,只有我們社團群里不限制聊天內容。我們還會組織一些約談活動。如果誰有不愉快的過往想要傾訴或討論,我們兩位社長就和他約個時間在操場上邊走邊聊。
在約談中聽到最多的內容,還是被拒絕。比如,高中開學不久,M 同學喜歡一位女生,表白后卻被拒了。本來兩人關系nKXKfrSx0L0bKgG8zfEqFSEbZrG30gcwdByCAmfGSVE=挺好,但之后那個女生就漸漸疏遠了他,兩個人的關系變得非常尷尬,連朋友都沒法做。我們主要是傾聽,讓對方把心里話說出來,偶爾也分享一些自己的糟糕經歷,讓他覺得好像也不只他一個人那么慘。
還有一位S 同學,學校里大部分同學都成群結隊地一起上課、吃飯,只有他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很難融入群體。我們沒法給他硬安一個朋友,但是會和他一起吃飯聊天。其實,小學的時候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甚至有人在我的同學錄上寫“我們所有人都討厭你”。我以前有點胖,因為身材被人嘲笑,上了初中也不愿意再去交朋友,家人都不明白,為什么本來性格開朗的我突然就變得沉默了。居家網課那段時間,我瘦下來了,回到學校突然就感覺更有自信了。現在,我這個共情能力非常強的“INFP”,也能陪伴他人了。
我也想過,或許我們社團需要一些更專業的指導。后來,我們想通了,我們不是心理咨詢師,而是朋友之間吃飯聊天,緩解一下日常生活的壓力。
2023年5月20日,網絡情人節,我們組織了一個線上傳遞愛的活動,請大家手繪一朵玫瑰,并寫一句祝福發給我們,我們會以匿名的方式送給指定的人或隨機送人。這樣,那些孤單的和不敢表達的人都能加入進來。不管是誰,收到花總是會開心的。“520快樂,希望未來我們可以一起書寫《夜鶯與玫瑰》一樣精彩的故事。”“感謝有這個活動,這樣我才能借機向你表白……”
我爸媽還會調侃我,成為Single Club社長,是不是就不能談戀愛了?我說,反正也談不上,就再說吧!唉,還挺苦澀的。
(摘自《少年新知》2024年第3期,Shand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