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只引人注目的鳥停在樹枝上,長長的尾羽泛著綠色和藍紫色的金屬光澤,尖端帶著一點白。其中一只擁有健壯的淡象牙色錐形喙,另一只的喙更長、更細、彎曲。它們是一對新西蘭灰蝶鳥(Huia)伴侶。
一聲槍響,兩只鳥從樹上筆直墜落。
這一幕發生在19世紀新西蘭北島森林里,被業余鳥類學家沃爾特·布勒寫進狩獵旅行日記。“No.6(一種槍的名稱)的一次沖鋒把它們倆一起打倒在地。這件事情相當令人觸動,我慶幸不是我開的槍,但這絕不意味著我不想要這兩個優良的標本。”布勒寫道。
槍聲沒停過。1907年12月28日是最后可考的記錄,那天一個名叫W·W·史密斯的人看見了三只新西蘭灰蝶鳥,此后它再也沒有在人類面前出現過。20世紀初,這種鳥宣告滅絕。
不久前,在它們滅絕后的第117年,韋伯拍賣行,一根保存較完好的新西蘭灰蝶鳥羽毛,以46521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20.5872萬元)的驚人價格成交,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一根毛”。此前的拍賣紀錄保持者,是2010年售出的另一根該鳥類羽毛。
懷璧其罪——“Huia”是新西蘭原住民毛利人信仰中最為神圣的鳥類,它泛著金屬光澤的黑白尾羽被毛利人視為智慧、優雅與威嚴的象征。這些漂亮的羽毛在長到全尺寸時會被人拔下來,存放于雕刻精美的盒子里,掛在酋長家的天花板上。
更殘忍的獵殺,從歐洲人登上新西蘭島的那一刻開始。18世紀,國際羽毛貿易發達,Huia的數量開始快速減少。工業革命帶來的財富鼓脹了錢袋,人們急著用奢華綺麗的裝飾標榜自己。Huia華麗的羽毛深受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的喜愛,定居在新西蘭的歐洲殖民者將大量羽毛送往英國謀取巨額利潤。
Huia的美麗與珍稀將它們引上滅絕之路。人類迫切需要對物種滅絕做出回應。2022年10月,一份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評估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減少了69%,這份報告的數據涵蓋5000多種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3.2萬個種群。
在全球生態危機下,人類不得不審慎考量如何面對這些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生物圈的、形形色色的伙伴。很多時候,人類和其他物種都在塑造著彼此,是我們共同生活并參與著這個世界,我們相互依存。
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不斷致力于各物種的分類、系統進化和保護。直至2023年最新一版《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發布,部分物種瀕危狀況已經在持續好轉。同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全球物種行動計劃》,通過開放的在線知識平臺,各國能夠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使用指示清單。人類攜手,面對地球生態的共同困境。
Huia的一根羽毛被抬到20萬元的價格,但再多的數字也無法換來它遙遠的回聲。只有一個早已故去的毛利人對Huia叫聲的模仿被錄音保存下來,而它真實的鳴叫永遠離我們而去。
(摘自2024年6月12日《中國青年報》,馬建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