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巴黎奧運會總共10500名參賽運動員,男女各為5250名,比例恰好是分別50%——這是奧運會128年歷史上第一次實現男女參賽比例完全平等。
巴黎奧運會總共32個大項,329個小項,競賽設計者要貫徹男女平等這個偉大構想,可不能只是簡單地平均分。從競賽的角度,它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到目前為止,藝術體操是奧運會中唯一向男性關閉大門的項目。盡管有一些國家動過讓男運動員滲透到藝體運動中的腦筋,迄今未得到國際體操協會認可。比如日本,20世紀40年代,男子藝體就成了日本國民體育大賽的競技項目。在美國、加拿大,都有從事這項運動的人群,歐洲甚至有男子藝體錦標賽。不過,不少人認為男性選手參與藝術體操比較“辣眼睛”。巴黎奧運會,94名女運動員將參加藝術體操項目,男性根本沒有設項。
與此同時,花游男選手則有了讓藝體男們嫉妒的巨大進展?;佑斡具M入奧運會是在1984年的洛杉磯,盡管至今沒有設立男子花游項目,但這十來年,在花游世錦賽上,早就出現了男子選手的身影。
2009年,首屆男子花游世界杯在意大利舉行,已經有12個國家的男選手踴躍參賽。2015年喀山游泳世錦賽,增加了男女混合雙人技術自選。不過,至今沒有一名男選手有幸游進奧運會的花游泳池。
本屆奧運會96名女選手將在花樣游泳雙人賽和團體賽上角逐兩塊金牌。但從規則上講,每個國家是可以允許最多兩名男子選手參與8人團隊比賽的,只不過事實上沒有一個隊會這么做。至于原因嘛,聽聽奧運五金得主、前俄羅斯花樣游泳傳奇選手羅馬什娜的回答:男子花游選手的水準明顯低于女選手,我們不能讓世界花樣游泳下降到初級水平。

奧運會唯一沒有女選手參與的項目是古典式摔跤。
奧運會摔跤項目分古典式和自由式兩個小項。其中,自由式分男子和女子兩項,而古典式只設男子項目。很多人分不清兩者區別,用最簡單易懂的描述就是,古典式摔跤禁止腰部以下的動作,只有上肢動作和跪撐;自由式摔跤允許絕大部分腿法,抱腿和絆勾這些招數都能用。
為什么古典式摔跤不為女子設項?筆者請教了相關專家,理由是:古典式摔跤不適合女性的生理結構。因為上半身的技術動作使得女性的胸部以及卵巢子宮等器官在劇烈的撞擊和震蕩下容易受傷,而自由跤允許攻腿,更側重于技巧,比較起來更適合女子參與。聽上去自由式摔跤比古典式限制少,似乎更霸道,實際上古典式對力量的要求更高,而自由式相對女子更友好。
巴黎奧運會上,出現在摔跤場上的將有96名女選手,而男選手要多一倍,就是這個道理。
兩個小項有女無男,一個小項有男無女,總數上女子運動員還多94人,通過什么辦法來調整剩下的人數差別呢?
巴黎奧運會在水球和足球兩個集體項目上設置了不同的參賽席位。男子水球有12支代表隊,而女子要少2支;而男子足球有16支隊,女子少4支。這樣,通過奧運名額分配,實現了性別上的絕對平等。而從水球和足球這兩項運動在全球開展的普及程度而言,這樣的男女名額分配也還算公道。
在奧運會項目里,男女混合搭檔的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實現男女同場競技的只有一個:馬術。也就是說,馬術比賽不分男女騎手,甚至不分公馬母馬。
馬術幾乎是現代奧運會歷史最悠久的項目,在1900年的巴黎已經進入奧運大家庭。而女性直到1952年的赫爾辛基才被允許參加奧運馬術比賽,且只限于其中的盛裝舞步一項?,F在,我們只要看一個數據,就知道女選手在這項運動上的成績,完全不遜于男子選手:東京奧運會馬術項目的15塊金牌,有9塊是掛在女選手脖子上的。
這樣巾幗勝須眉的場景,讓人不由又想起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那經典的一幕。中國女將張山在雙向飛碟決賽(男女同場競技)中奪冠,領獎臺上的亞軍和季軍分別來自奧地利和意大利,兩位歐洲男選手心悅誠服地將中國女神槍手高高舉起。這是奧運歷史上極具團結友愛歡樂含義的畫面。由于此后該項目被取消,張山成為唯一在奧運會男女混合項目中擊敗男對手的射擊女將。
與此同時,也必須意識到,由于馬術比賽中馬的特殊性,使得人的因素相對弱化,構成了奧運賽場上男女仍可以同場競技的先決條件。
離本屆奧運會開幕不到一個月,英國賽艇隊宣布35歲的菲爾德曼將擔任女子八人單槳項目的舵手。這名男選手加入女子比賽得益于里約奧運會后的規則改變,男舵手也可以掌舵女子八人艇。東京奧運會女子八人艇項目上,中國男選手張德常就當過一次舵手。所以,在各代表團公布最終參賽陣容前,參賽者性別數目平等可能還存在微小的變數。
8月11日,巴黎奧運會的最后一天,女子馬拉松史無前例地被當成壓軸戲,由此可見,為貫徹男女平等的理念,巴黎奧運會的確煞費苦心。法國作為誕生過居里夫人、圣女貞德、政治家薇依、哲學家波伏娃等諸多偉大女性的國度,一直致力于將男女平等作為社會進步的最高目標之一。即便要在由32個文化背景不同、發展條件各異的運動大項組成的奧運會上,做到絕對的性別平均分并不容易,東道主也義無反顧,畢竟這意味著奧運歷史又邁了一大步。
(摘自“潮新聞”客戶端,知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