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是先認識天空的,其次,才是遠方。
坐在一塊黃昏曠野的大石上,我像是天空下唯一的生命。云的上面還是云,藍的周圍還是藍,當然,風的后頭還有風。世界,這個看起來永遠,還將永遠下去的樣子,讓人覺得自己渺小得什么都不是。
大把的時間,我就這樣抱膝坐著,遼闊的大地盛著我,比大地更遼闊的天空籠罩著我,慶幸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要與我爭分這樣的遼闊。天空仿佛只屬于我一個人。偶爾,一只飛鳥,高高地經過,它不是來分奪遼闊的,它也是遼闊的一部分。
遠方都還在課本里,東邊的海,西邊的喜馬拉雅,漠北的雪,江南的春,種種遠方,比熟悉更陌生,比陌生更熟悉。我地理學得還不錯,知道赤道上的所有國家,一口氣說得出長江經過的那些省,記得住各處的年平均降水量,還畫得出所有的洋流,我對遠方總是感興趣,可是它們都不充滿致命誘惑。
比起遠方,我還是更了解天空。
天空是四季分明的。
夏天的晴,是一種特別的晴。天空的云,往往抱成團結成堆,云的輪廓清晰明朗,影子,也輪廓清晰明朗地落在大地上,看得見的,又厚又重。天空的其他地方,干凈得被橡皮擦過似的,一無所有到可以無所不有。
有時,一陣雨,會跟著一片云遠遠而來,讓人毫無防備。我還在外面,眼看著雨在逼近,那速度像一匹馬在平野奔跑。雙腳生風,只想趕在被雨追上之前躲到哪里,可是,人怎么可能跑過一匹馬,不能不服輸。我被夏天澆得渾身濕透。很快,雨跟著云,下著下著就走了。快雨快晴,天空真的有了彩虹。
夏天就是這么可愛,它會向被它捉弄的人道歉。
冬天沒有太陽的時候,天空總像快要下雪的樣子。風,冷得常常讓人誤會,真的要下雪了嗎?其實,一整個冬天,雪就那么一兩場,其余的日子,天空都在傳達寒冷。后來看到甲骨文的冬,人說,你看,冬,多么像一根繩子從中間拎起,在兩端打上了結呀。原來,冬就是終。冬的寒冷,是終結的意義,春天繼之而來的溫暖,才有了重新開始的意義。
天空比遠方更能讓我著迷,是因為天空的陰晴雨雪日月星云,都比遠方更加與我有關。
后來的歲月,讓我抵達了很多遠方。在那些素未謀面的地方,只要舉目望天,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曾經,我是一個被天空獨寵的孩子。
(摘自“草予”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