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老部下小陳和愛人帶著一對兒女突然來訪,說是要感謝我這位當年牽線搭橋的“月老”。
這個洋溢著滿滿幸福的小家庭,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戍邊歲月。
十多年前,我在北疆擔任某部政委。部隊駐地高度分散,大大小小的哨所分布在邊防線上,有的連隊一到冬季大雪封山,足有四五個月成為“雪域孤島”。許多官兵到了適婚年齡卻遲遲找不到對象,就連原本有對象的軍校畢業生到了邊防一線,往往收到的第一封信便是“吹燈信”……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解決大齡官兵的婚戀問題,成為部隊的“掛心事”。經與當地婦聯、共青團溝通,我們精心籌劃,在杜鵑花開的季節,組織了一場軍地青年聯誼會。
那天是周末,天朗氣爽,艷陽高照。我們組織從各個執勤哨位前來的年輕官兵,身著換發不久的07式軍服,個個精神抖擻、英姿勃勃。他們中不乏人才:有多次獲表彰的“北疆戍邊優秀青年軍人”,有在邊防執勤中表現突出的功臣模范,有干一行愛一行的“學雷鋒標兵”,有靠自學具有寫作、書法、繪畫等特長的“小秀才”……
部隊寬敞明亮的多功能大廳里,展板上醒目地列著參加聯誼會的男女嘉賓的簡歷,每個人的簡歷下面,附著他們對人生、愛情、婚姻和幸福的理解……
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在雪域孤島哨所擔任排長的小陳,在自己的簡歷下附上了一首小詩:“我是北疆邊境上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努力伸展著身腰枝丫/為祖國邊陲增一份綠/添一份彩/即便迎接我的是枯萎、凋零/我也一直昂揚挺拔。”
在聯誼會開場,我致辭說——
愛我們的年輕軍人吧!他們身上具備作為一名合格丈夫的最基本素質,這就是忠誠、擔當、奉獻、自律,他們的心靈如同開放在北疆大山里的杜鵑花那樣純美。雖然成為軍嫂要飽嘗別離、相思之苦,要承擔家務、家事之勞,但我想送給大家這句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通過那次聯誼會,20多名邊防官兵找到了心儀的伴侶,收獲超出我們的預料。其中,小陳進展格外迅速,當年9月,就與在駐地鎮政府工作的姑娘小蔡喜結連理。
也是從那年開始,駐地定期舉辦青年聯誼會。每年杜鵑花開的時候,未婚官兵都會把握尋覓人生伴侶的機會,期待開啟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馬爺爺您看!這是我們為您畫的一幅小畫。”小陳的兩個娃兒,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裝幀精美的畫作上,是一簇簇迎春怒放的杜鵑花,開得那么燦爛、那么熱烈。
(作者為軍休干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牛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