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林業病蟲害高發對于森林生態系統及林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保護森林資源、提高生態環境質量,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給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以貴州省榕江縣樂里鎮為例,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意義進行了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研發防治新技術,針對性解決病蟲害;提高防治重視程度,降低蟲害經濟損失;構建監測預警機制,及時開展治理工作;積極營造混交林,提高生態系統多樣性等對策。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貴州省榕江縣樂里鎮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4.059
榕江縣樂里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該鎮總面積187.64 km2,東鄰寨蒿鎮,北與兩汪鄉毗鄰,西及西北與平陽鄉接壤,南連仁里水族鄉。樂里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 ℃,氣候涼爽,四季宜人,土壤以紅砂壤為主,境內河道有清水江、舞陽河、都柳江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適合發展林業產業。截至2022年,樂里鎮森林采伐總限額為
80 985 m3,場內外限額使用為72 636 m3(場內限額使用61 322 m3,場外限額使用11 314 m3),全部為商品林限額使用,年采伐限額結余8 349 m3(場內商品林結余2 617 m3、場外商品林結余4 623 m3、公益林采伐限額結余1 109 m3),年森林采伐限額執行率89.69%。完成中幼林撫育總面積達1 127 hm2(森林撫育補貼項目427 hm2、協助面上撫育700 hm2),完成松木松毛蟲病蟲害防治面積93 hm2。但是,當前樂里鎮森林資源面臨嚴峻的林業病蟲害挑戰,不僅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直接損害,還會制約林業經濟發展,威脅生態環境質量。當前發展背景下,樂里鎮應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采取多項措施,推動林業事業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1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意義
1.1 創造生態價值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高質量展開,能夠創造一定的生態價值。林業病蟲害會對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產生較大的威脅。病蟲害的暴發和蔓延,不僅會影響各種林木植被的生長,嚴重時還會導致林木植被死亡,破壞森林生境和食物鏈,使許多物種失去生境。因此,積極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有效保護森林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林業發展在土壤保持、水源涵養、空氣凈化等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林業病蟲害暴發則會影響森林的生態功能,導致土壤侵蝕加劇、水源減少和空氣質量下降等問題出現。樂里鎮應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以更好地保持森林生態功能,維護生態系統服務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1]。病蟲害防治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及時發現和控制病蟲害,能夠有效減少森林經濟損失,保障林業穩定發展。
1.2 提升經濟價值
從經濟價值的角度來看,高質量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提高林木的生長質量,改善林產品品質,并且林業病蟲害防治需要進行監測、預防、控制等一系列工作,這會為樂里鎮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確保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長期維護森林的生態健康和經濟發展,創造一定的經濟價值,是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關鍵舉措。病蟲害的發生不僅損害自然景觀,還會對樂里鎮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保證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高效開展,可為區域經濟的繁榮做出積極貢獻[2]。
2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病蟲害種類多樣化,抗藥性增強
當前,在樂里鎮林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林業病蟲害發生頻次增加的問題,不僅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而且防控難度進一步增加,抗藥性明顯增強。樂里鎮氣候變化多樣,為許多林業病蟲害創造了更為適宜的生存環境,一些原本不易在林區發生的病蟲害,可能由于氣候變暖等因素,自身適應能力增強,發生區域蔓延,發生頻次增加。樂里鎮開展造林工作時,引進樹種若攜帶原生地獨有的病原體或害蟲,可導致外來物種入侵。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環境污染等因素易造成林木生長環境出現變化,原先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病蟲害天敵減少。
當前部分病蟲害抗藥性逐漸增強,嚴重阻礙了樂里鎮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效的提高。在長期的防治過程中,為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蟲害,樂里鎮對于各種化學藥劑的依賴性相對較大。這導致病菌、害蟲逐漸產生了抗藥性,對于各種常規的化學防治措施產生了適應性,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防治效果。過度使用某種化學藥劑或采取單一控制策略,導致病菌、害蟲中的抗藥性個體更易存活和繁殖[3]。此外,缺乏多元化的管理策略,削弱了對病蟲害的全面控制和防治效果。
2.2 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視不足
在傳統的林業種植過程中,樂里鎮大部分農戶采取的都是憑借自身經驗或習慣來實施種植、用藥、收獲等一系列行為,并沒充分形成病蟲害防治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農戶在發現病蟲害的時候,選擇使用農藥來對病蟲害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當前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樂里鎮存在對于防治工作不夠重視的情況,忽視前期的病蟲害預防,在病蟲害發生后再進行防控,不僅防治難度加大,還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2.3 病蟲害防治有待加強,監測落實不到位
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樂里鎮存在主動性不足的情況,監督管理不夠嚴格,難以有效監測林區病蟲害,最終導致病蟲害大面積蔓延,不僅增加了防治難度,還增加了防控成本。先進化監測技術及設備不夠完善,導致樂里鎮林業病蟲害防控滯后,對于林區病蟲害發生及實際蔓延情況缺乏全面了解,難以及時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造成病蟲害發生規模進一步擴大[4]。
2.4 天然林生態系統被破壞
完善的生態系統能夠進一步增強森林自身對于病蟲害的抵御能力,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有助于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大部分天然森林在維持完整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其病蟲害的發生概率相對較低。但是,隨著樂里鎮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天然森林的破壞程度逐漸增加,損壞了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同時因亂砍濫伐、土地沙漠化、土壤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天然林的面積持續減少。
當前,樂里鎮人工林面積的增加使得林業病蟲害問題更加嚴峻。在進行人工造林時,存在主要種植單一樹木的情況,這使得人造林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生物多樣性受威脅,從而使得病蟲害缺乏足夠數量的生物天敵,抵御病蟲害的能力相對較弱。并且林業結構單一易造成病蟲害在人工林中迅速蔓延,導致工作人員難以及時運用有效措施展開防控工作。
3 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對策
3.1 研發防治新技術,針對性解決病蟲害
針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病蟲害種類多樣化、抗藥性增強等問題,樂里鎮需要加強防治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針對性解決病蟲害防治問題。密切關注樂里鎮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變化對病蟲害發生與擴散造成的影響,及時掌握病蟲害種類和分布情況,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工作,保護和培育天敵,維持病蟲害與天敵的動態平衡,避免病蟲害種群的迅速增長。在防治時,引導樂里鎮廣大工作人員綜合采用科學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多種手段,減少對化學農藥的過度依賴,防止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對于新引進的植物,還應強化檢疫,避免引入外來的病原體和害蟲種群[5]。對于各種病蟲害,需提高藥物防控的針對性,科學選擇藥物,加強農藥和化學藥劑的管理和監管,制定科學合理的使用指導和施用標準,提高樂里鎮林業人員的認識和技術水平,杜絕濫用和不當使用化學藥物的情況出現。
3.2 提高防治重視程度,降低蟲害經濟損失
在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樂里鎮還需進一步提高防治意識,加強培訓教育。加強對樂里鎮從業人員、決策者及社會大眾的宣傳,增強社會上下對病蟲害的認識和了解,強調病蟲害預防的重要性。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人們的防治意識,促使他們主動采取預防措施,而不是一味依賴后期防治。倡導并推廣科學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種手段,注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從業人員了解與掌握多種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提高防治效果。促進相關部門、研究機構、農民和種植者之間合作和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通過合作項目、科學研究和經驗交流,共同解決病蟲害防治中的難題,提高防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提高林業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加的資金投入可用于研究、技術推廣和培訓,不斷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防治能力和水平。
3.3 構建監測預警機制,及時開展治理工作
樂里鎮林業面積相對較大,林木種類比較豐富,林業病蟲害防治難度較大。且病蟲害普遍具有持續性、長期性等特征,僅僅借助后期單一的治理措施,難以有效清除病蟲害,所以一定要重視做好病蟲害的實時監測工作,完善預警機制,提高防控效果。
建立覆蓋范圍廣泛、實時性強的病蟲害監測網絡,合理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像衛星遙感、無人機、傳感器等,實時監測樂里鎮林區病蟲害發生和傳播情況,及時掌握病蟲害的變化趨勢。并在發展過程中,建立病蟲害信息化管理平臺,積極整合各項監測數據及病蟲害的相關信息,構建病蟲害預警和決策支持系統,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樂里鎮林業部門應加大對先進病蟲害監測技術和設備的投入力度,及時引入各種先進技術與設備,以便了解病蟲害的發生規模和分布情況,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相關林業部門可以與研究機構、企業等加強合作,共同建立監測網絡,共享監測數據和信息。通過合作共享資源和技術,增強樂里鎮林區的監測能力,提高病蟲害監測的效果。同時做好對林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對病蟲害識別及監測技術的掌握能力。保證科學使用監測設備,對所獲得的監測數據、信息等,做好hwHHoAUQfoN9F8llaZzfDeKlNjq37ZYW897RVNvAuhw=精準分析與解讀。建立健全的數據分析和預警系統,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預警。根據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趨勢,及時采取控制措施。
3.4 積極營造混交林,提高生態系統多樣性
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減少病蟲害發生,還應大力倡導可持續林業經營方式,通過采取科學的林業管理和經營措施,保持森林的健康狀態,降低病蟲害的發生風險。積極推行生態保護和植被恢復計劃,修復林區破壞的生態系統,恢復物種多樣性,還原天然森林的生態系統結構。同時,加大對公眾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其對于自然資源保護的認識,引導大家共同參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行動。結合樂里鎮林區的氣候條件等,應用多樣化的人工造林方式,選擇不同樹種進行混交或交錯種植,增加林木的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的復雜性,這有助于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不斷提高林木的抗性,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及擴散。加強林業管理,推廣科學的林木管理和栽培技術,改善林木的健康狀況,增強其自身的抵抗力。同時,應用合理的森林經營方式,能夠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引入適宜的天敵來控制人工林中的病蟲害,以生物方式維護林木健康。
4 結語
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實現樂里鎮森林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重要舉措。當前,樂里鎮應正確認識相關工作展開的重要意義,并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方法,進一步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和效果,為森林生態環境提供有效保護。加強協同合作,共同推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科學展開,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媛媛,曹玉翠.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思考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3,13(2):157-159.
[2] 馮娜.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運用[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4,53(1):122-124.
[3] 孫艷華,李聲浩.林業病蟲害發生及無公害防治措施[J].廣東蠶業,2024,58(1):38-40.
[4] 趙得才.祁連山地區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應用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4(1):53-56.
[5] 李許文.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無公害防治技術運用分析[J].河北農機,2023(18):124-12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