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床下那一摞課外讀物里,抽出一本小說,簡單地翻了翻,里面的內容要比數學公式還要滾瓜爛熟。
在六十分索然無味的日子里,我在慢慢地等待時間褪去,一點點靠近迷茫又平淡的青春。直到一滴水落進平靜無波的河面,激起一片漣漪,我的青春終于活了過來。我開始努力奔向有他也有自己的世界。
高一那年,偷偷藏起的小說和雜志占據了床下不起眼的角落。為了不讓老師發(fā)現,我頗為煞費苦心地將一本物理書蓋在了最上面,思考良久,又掏出了一本數學書。這是兩本讓我又愛又恨的教科書。奈何作為文科生還要學習一些理科的課程,最終在高二結業(yè)考試之后結束彼此的緣分。
作為一名文科生,對于物理和數學我拿不起也放不下。也是從小到大我一直在納悶的一件事情,為什么我如此地愛數學,數學卻總是瞧不上我,連帶著遠親物理和化學對我也有些許的意見?
“可能你不是他們的菜,或者你那圓潤的腦子里裝滿了小清河的河水。”朋友如是說。
此時的我們正坐在臺下,無聊地看著一批批上臺領獎的同學,就像小說里那樣,一抹藍色闖進正抬眼看去的我的眼眸里。他站在隊列里,穿著藍色的短袖,拿著一個紅色塑封的證書,我將眼鏡向上扶起,看到了“物理一等獎”的字樣。
藍色的短袖,一看就是1班的班服,我稍稍抬起身子向1班所在的地方望去,只有一片模糊的藍。我想,我和他的距離就像我們的班號1和12那樣遙遠。雖不算遙不可及,但也永遠沒有交集。
我又悄悄向臺上望去,臺上早已換了一隊領獎的同學。我的眼神開始四處尋找,終于在那一群藍里看見了他,他抱著獎品好像在和老師說笑。我注意到他也不過十分鐘,卻又仿佛想了很久很久和他的故事。
我裝作無意地向同學打聽他,在聽到他是學霸的那一刻,又裝作無意般地贊美“真厲害”。唉,他最擅長的是我最拿不起的。
我從床下那一摞課外讀物里,抽出一本小說,簡單地翻了翻,背里面的內容要比背數學公式還要滾瓜爛熟。里面的女生為了男孩子學會了做咖啡,也學會了拉花。即使我知道現實永遠不是小說,但依然冒出個念頭:我若是變得優(yōu)秀了些,若是能夠同樣站在領獎臺上,他也許會像今天的我一樣注意到一個12班的女孩吧。
我將小說放回原位,拿走了那兩本遮擋它們的物理書和數學書。末了,想了想,又將那些讀物向角落里推了推,甚至心里默默地說了一句,“畢業(yè)時,頂峰見。”
人一旦在心里留下一個影子,就會念念不忘,連帶著他的某些特點。我在高一(12)班,他在高一(1)班;我在四樓,他在一樓。隔著的不僅是十個班級,也有不同學科的阻礙。想來我們三年都不會有坐在同一個教室的機會。我心里嘆了口氣,就算是有滿滿的借口,也無法總是路過他的班級。
我便只有在第三節(jié)課的大課間里,在操場上軋馬路,那時候教室里總會空無一人,而我也有機會在綠茵場上遠遠地看見他。這算是一個最好的時機吧。我看見了他,依舊是藍色的班服,還有校園里大部分男生獨有的短發(fā)。
我終于理解了小說里女主突然的悸動,還有嘴角的上揚。因為我看見他和身邊的同學說著些什么,應該是開心的事吧,要不怎么會嘴角彎彎呢?
學校里每學期都會舉辦表彰大會,我認真地思索了一下,作為一個沒有特長的人來說,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特長才好。多次在大課間里遠遠望著他的我,終于在這個夏季做出了一個決定——要好好學習物理和數學,爭取和他站在同一個位置。
我將書堆最底下的數學書拿出來,又到書店買了兩本練習冊,望著窗外天空飛過的小鳥,想象著有一天自己也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臺下有他。我不再上課埋頭走神,也不再下課飛奔而出,一下課就圍在老師身邊的同學里面最終也多了一個我。
愛數學和學數學應該是兩回事。即使自認為苦學了一陣子,卻沒得到應有的回報,六十分依舊是六十分。我懊惱地在操場上跑步,看到了一群少年在籃球場跳躍的身影。我停下來,站在一棵樹下,如我所想和所愿,又見到了他。
打籃球休息的間隙,我想要鼓起勇氣去問一下他關于學習的心得,哪怕是心里早已打了無數遍草稿,卻遲遲沒有邁出那一步。我怕他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抑或是怕太冒昧。我還是打算將那點小心思只放在心里。
我就著星星的光亮,再一次看了看那個領獎臺,又踏著晚自習的鈴聲看了他一眼,他正抱著籃球和我一樣向教室跑去,月光伴著星光照在他臉上,青春又熱烈,點燃了我心里那方小小的火苗。我又重新振作起來,不就是數學和物理嘛,一定要等著我啊!
我終于在高二上學期,將那個無奈的數字倒轉了過來,得到了一個九十分的夏天。可我依然沒能站在那個領獎臺上,還是作為一個觀眾看著那個男生和他手上舉著的證書。我很欣慰,我沒能太過沮喪,因為我也得到了該得的九十分。但在他下臺的時候我還是拼命地鼓起了掌,不知道是在恭賀他還是鼓勵自己。良久,我放下手,推了推眼鏡,望向他的背影,做了個“謝謝”的口型。我回過神,將眼鏡摘下,拿出紙巾擦去了上面莫名的水漬,然后重新戴上,領獎臺清晰卻不再高大。
最后一次見到他是在熱水房里,我們沒有像小說里寫的那樣巧合,不小心撞在一起,也沒有電視劇演的那樣不小心對視,而是像陌生人一樣擦肩而過,可是我這個九十分的夏天卻浪漫又美好,他也依然是我心里的滿分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