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高二學生在經過一年的高中學習后,對于高中的學業與生活有了更豐富的體驗與感受。日復一日的枯燥學習生活及不斷加劇的“內卷”壓力,令不少成績落后或起伏不定的同學感到迷茫和困惑: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為了回應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懷疑和追問,本節課選擇橘子這種水果作為探討生命意義的媒介,和學生一起去探索一顆橘子可能的生命意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意義概念,從具體的生命歷程中感悟生命的意義感。
【教學對象】 高二年級
【教學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水果排位賽
活動內容:教師呈現4種水果,請各組同學在迅速討論后根據這4種水果的價值,對它們進行排序。水果包括榴蓮、芒果、陽光玫瑰、橘子。每組學生用30秒時間對水果進行價值排序,然后展示排序結果。
教師提問:看起來好像對于前3名,大家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但是對最后一名大家的意見都是一致的。請大家告訴我,你們排在最后一位的都是什么水果呢?
學生回答:橘子。
調動同學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營造課堂氛圍,并通過橘子的價值最低引出課堂主題——橘子關于自己生命的思考。
(二)團體轉換階段:橘生的意義
教師提問:確實,不管是榴蓮、芒果、陽光玫瑰,好像都是很厲害的水果,在水果界,是那么璀璨奪目、卓爾不群。而普通的橘子,既沒有光鮮亮麗的背景,在水果店的售價也是最便宜的,在水果的競爭中一點兒也不占優勢。那大家覺得,這么便宜、普通的橘子,當它身處于榴蓮、芒果、陽光玫瑰這些水果中時,會聽到哪些聲音呢?
學生回答:“看起來一點兒都不高級,我媽不讓我跟你做朋友……”“你這樣是進不了985/211水果店的!”“這么多年了,價格還沒漲上去,你一定是不夠努力!”“生而為橘,我很抱歉……”
教師提問: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小調查,有沒有同學覺得,我好像也和這顆橘子有點兒像,在看起來很優秀的水果面前,自己顯得黯然失色。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看起來這么普通,怎么也卷不過別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以及自己存在的意義。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和這顆橘子也有點兒像,請輕輕地拍一拍你的桌子。
教師引導:謝謝所有向我反饋的同學,讓我看到了你們和橘子相同的困惑和思考。是啊,那我這普通又平凡的橘生,到底有什么意義呢?而此刻,這一顆帶著困惑的橘子,就來到了你的面前。
通過營造橘子的普通,看起來沒有太大“價值”,以及提議將自己與橘子做對比,引出學生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橘子的生命思考自己的生命,初步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
(三)團體工作階段:我與橘子的對話
活動一:正念吃橘子
請大家輕輕地拿起你面前的這顆橘子,跟隨著老師的指導語,好好觀察、細細品味這一顆橘子。
播放背景音樂,用指導語引導學生打開自己的各種感官細細品味橘子,并且引導學生想象橘子的生命經歷。
使用正念的方法觀察、感受、品嘗這顆橘子,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索這顆橘子的特征與細節,想象橘子的成長過程與生命經歷,從具體的生命過程及品嘗橘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的生命力量,啟發學生去充分探索作為一顆橘子可能的生命意義。
活動二:我與橘子的對話
現在,假設在我們的教室里有這樣一個神奇的空間,你可以和剛才你手中的這顆橘子對話,你想跟它說些什么呢?它又會怎樣回答你呢?
學生書寫后做小組分享及全班分享。
生1:我想對橘子說:“橘子,你從哪里來?你的家在哪里?那兒是什么樣子的?你有多少兄弟姐妹呢?”橘子回答我:“我常常充滿懷念地回憶我的過去,我從遙遠的農村來。以前我在山里的橘子樹上,那里有湛藍的天空,飛翔的鳥兒,我沐浴著陽光、雨露,也經歷著風霜、雨雪。同一棵橘子樹上,我有許許多多兄弟姐妹,我們互相陪伴共同成長。如今,有幾萬顆橘子和我一起被運輸到了城里,出現在你的面前。”
生2:我想對橘子說:“橘子呀橘子,你辛辛苦苦生長了這么久,最終卻還是被我吃掉了,你覺得值得嗎?”橘子回答我:“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曾思考過,我覺得,相比于落在土里,我能夠被人采摘,最終被你品嘗到,并且帶給你清香和甜美的滋味,我的橘生就沒有白白生長。而且我的存在帶給了養育我的農民一份收入,我很為自己自豪呀!”
生3:我想對橘子說:“10元3斤的你真好吃!雖然沒有其他水果昂貴,但是沒關系,我只喜歡吃你。悄悄告訴你,我超不喜歡榴蓮、芒果的!”橘子回答我:“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喜歡我獨一無二的滋味。來世上走一遭,每個橘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意義。你也是。”
教師:我們的橘子都是帶著橘生的問題和困惑來的,“我的橘生,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呢?”那現在,大家覺得橘子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呢?
小組討論后,全班分享。
生1:“在我漫長的生長中,我可以感受陽光的熱烈,雨水的洗禮,感受白天的溫暖與夜晚的寒冷,看日升日落,看星星和月亮。農民為我奉獻汗水,在收獲時我也看到了他們的笑容。而如今,我也為人們奉獻了我的生命。我感謝我的一生中遇見的一切物和人,這些就是我橘生的意義。”
生2:“其實我的表皮不是很好看,有很多斑點和凹陷的坑,還有一些疤痕。斑點是因為我經過了陽光的暴曬,凹陷是因為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擠壓,疤痕是一些小蟲子路過的痕跡。這些雖然不太美,但都是我努力生長的證明。我來過,我成長過,我經歷過,這些就足夠了,不是為了某種結局,是為了這些過程本身。就像有人說,人生不是為了趕路,而是感受路。”
生3:“對橘子而言,它經歷過春天的清風,夏天的星空,最終被我認真地品嘗,感受了它的清香,品嘗了它的美好味道,它的滋味一直留在了我心里,我覺得這就是它橘生的意義。它留下了自己的清甜,哪怕有一天,再也沒人記得它曾來過,也沒關系,至少清風會記得。”
以心理咨詢中空椅子技術的理念為基礎,引導學生與橘子進行對話,幫助學生探索與處理自己在剛才感受橘子生命的過程中產生的情緒體驗。并通過橘子的回復,以及橘子對于生命意義問題的回答,讓學生借助橘子這個媒介,深入地思考生命意義這個話題。
(四)團體結束階段:生命意義的歸納與升華
教師從學生的分享中提煉總結橘子生命意義的兩個方面:
(1)體驗:正如剛才許多同學提到的一樣,對于橘子來說,每一個當下,每一段經歷,所有美妙、困頓、酸甜苦辣的經歷與感受都是意義。這些是橘子的回答,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的回答。
播放采訪視頻:學生對于生命意義在體驗方面的回答。
(2)聯結:還有很多同學提到,對橘子而言,它的奉獻,它在成長過程中所有的遇見,都是它生命的意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和其它生命的相遇、相互影響、情感、奉獻,也都是意義。正如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所提出的波動影響理論,我們與其他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就像水中的漣漪一樣一圈圈擴散出去。就像這樣一顆普通的橘子,它的生命結束了,但是它的味道、故事留在了我們的心里,這也是它的生命產生的波紋。
播放采訪視頻:學生對于生命意義在聯結方面的回答。
在剛才的分享中,大家也能夠發現,在不同的人眼中,生命的意義也不同。其實,正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或許,生命的意義并不是藏在哪里等著我們找到,而是需要我們主動去賦予的——就像我們今天做的這樣,賦予一顆橘子它的生命意義。也希望看到大家在未來去書寫屬于你們每一個人自己的生命故事。
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分享,總結生命意義可能的兩個方面:生命的體驗本身,以及與世界的聯結。再對課堂整體進行升華,鼓勵每位同學都能夠積極主動地賦予和建構自己生命的意義。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去體驗與感受,將抽象的生命意義的概念轉化為對具體的生命與成長歷程的思考,并從中探索和發現可能的答案。而在這堂課的生成效果中,學生深度參與了課堂,并有著深度的體驗和思考。很多學生從對一顆橘子的投入感受中想象出了精彩而令人感動的橘子的生命故事,例如由果肉的清香而想象到它曾凝結數日的陽光與雨露的精華,由橘子皮的汁水留在自己手上的黃色痕跡而想象到它也在努力留下自己存在的證明。在深度的體驗中,學生更可以深刻地領悟到,每一個生命,都可以賦予自己豐富的生命意義。
特約編審/唐遠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