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
別稱冰城,黑龍江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最北端的省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哈爾濱是“一國兩朝”即金、清兩代王朝發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于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兒出生在依蘭,金源文化由此遍布東北,發揚全國。哈爾濱是國際著名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城市,素有“東方莫斯科”和“東方小巴黎”之稱。
本期城市推薦官:二笨
非嚴肅型腫瘤科醫生,混跡多年雜志專欄寫手。今年憑借不說話、不暴露口音、問就傻笑的偽裝,成功享受到了地瓜給勺兒待遇的東北小地缸。
在這個被南方小金豆攻占的冬季,哈爾濱這座大家印象中“寧古塔苦寒”,走一步摔十步,常年冰雪覆蓋的工業化老城,突然展現出了新的面貌——討好型市格。
擔心景色不出片?人造月亮給你掛上。雪天氛圍想要更熱烈?插著翅膀的黑色飛馬這就出現。凍梨切盤、地瓜配勺、豆腐腦加糖、雪狐接客,就連平日里一掌怕碎一個小雪人的二埋汰(東北虎),都開始搖頭晃腦裝大貓,脾氣溫柔地仿佛在說“客人,叫我咪咪就好”。
一天一個新花樣,三天一次大改造。至此,哈爾濱成為一座本地人無法導航的城市。爾濱,原來你不是冷,只是暖的不是本地人!
別問為什么沒有哈了。你腦補一下,你在家里住了20 多年,以為每個犄角旮旯閉著眼睛都能轉一轉。結果有朝一日突然來了qie(三聲),眼瞅著大家長嗖嗖嗖不停掏出你從來沒見過的好吃的好玩兒的。你湊上來,“媽,我也想吃蔓越莓”,得到一句“我看你像蔓越莓”,哪個東北小孩兒還哈得出來?唉,獨在故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羨南。
說歸說,鬧歸鬧,如果你來哈爾濱,這些地方定然不可錯過。
【音樂之都】
你是否知道關于這座冰城的另一些冷知識——2010 年,繼意大利博洛尼亞、西班牙塞維利亞、英國格拉斯哥、比利時根特之后,哈爾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為新的“音樂之都”,成為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與歷史原因,哈爾濱是我國最早接觸歐洲古典音樂的城市之一。隨著中東鐵路的發展,居住在哈爾濱這座百年老城中生活穩定且富足的俄僑們有了更高的藝術追求。1908 年,哈爾濱俄僑組建了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哈爾濱東清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隨后,哈爾濱中東鐵路管理局又將俄國阿穆爾鐵路第二管弦樂隊調入哈爾濱,正式成立“哈爾濱東清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這就是哈爾濱交響樂團的前身。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哈爾濱東清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鼎盛發展,一度號稱“遠東第一交響樂團”,被后人稱為“老哈交”。至此,哈爾濱逐步成為我國中西音樂文化的樞紐,我國多項音樂相關的“第一”都在這里誕生:第一架鋼琴運抵哈爾濱、第一場交響樂會在哈爾濱奏響、第一所音樂學校在哈爾濱建成、第一支交響樂團在哈爾濱成立……
若是黃昏時刻到達哈爾濱,不妨直奔哈爾濱大劇院,享受一段交響樂的浪漫璀璨。哈爾濱大劇院包括大劇院(1600 座)和小劇場(400 座),建筑采用了三維曲面的外型設計,遠遠望去仿佛風與水自然融合,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其中,大劇場更是采用了世界首創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方式,豐富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創造節能環保新模式。2016 年2 月,它被ArchDaily 評選為“2015 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類建筑”。同年6 月,又獲得世界建筑新聞“2016 最佳表演空間”獎。2017 年1 月被英國《電訊報》評為“世界最佳音樂廳”,4 月獲得第十四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落日下,哈爾濱大劇院潔白的外觀與冰雪之城相映成趣。樂譜上,百年故事悄然流淌。
【中央大街】
夜幕下的哈爾濱看哪里?中央大街必是不二之選。
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是哈爾濱西洋風情的點睛之筆。其位于哈爾濱道里區,全長1450米,占地面積約1 平方公里。西至通江街,東至尚志大街,北起松花江,南至經緯街。
談起這條大街的歷史,需追溯至1898 年。當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筑鐵路和城市建設,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洼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于是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荒地撥給散居哈爾濱的中國人,至1900 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1924 年5 月,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任中國大街總設計、總監工,其采用花崗巖方石雕鑄路面,每塊方石長18 厘米寬10 厘米。1928 年7 月,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眾多外國友人紛紛進駐經商,一時貿易空前繁榮。當鋪、書局、各色文玩、各國美食。時至今日,中央大街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中主義、新藝術運動以及古典主義等西方建筑風格的歷史建筑65 棟(均為歷史保護建筑),不負“亞洲第一街”的歷史盛名。1997 年6 月1 日,哈爾濱市政府將中央大街改為步行街,國內第一條商業步行街由此誕生。
【圣·索菲亞教堂】
與中央大街相鄰的,還有另一座標志性建筑——圣·索菲亞教堂。它位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透籠街59 號,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東正教教堂,設計者為俄國建筑設計師科亞西科夫。整座教堂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體建筑有個標準的大穹窿,紅碑結構,巍峨寬敞。教堂平面設計為東西向拉丁十字,墻體全部采用清水紅磚,上冠巨大飽滿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翼大小不同的帳篷頂,形成主從式的布局,錯落有致。四個樓層之間有樓梯相連,前后左右有四個門出入。正門頂部為鐘樓,7 座響銅鑄制的樂鐘恰好是7 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并用,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相傳可以覆蓋整個主城區。
【英雄城市】
打開哈市主城區地圖,你大概早已注意到,哈爾濱市有四條以民族英雄命名的街路——兆麟街、靖宇街、尚志大街、一曼街,對應的還有四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公園——兆麟公園、靖宇公園、尚志公園、一曼公園。
東北抗聯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在抗戰歲月中寫下《露營之歌》,在抗聯部隊嚴重受挫時極大鼓舞將士浴血奮戰、打擊日寇士氣,卻因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而被特務殘忍殺害的李兆麟將軍;被叛徒出賣,于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死后被日本人解剖,發現其胃里面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草根和棉絮的楊靖宇政委;被日偽軍懸賞通緝,叫囂“一錢骨頭一錢金,一兩肉得一兩銀”,最終在率部襲擊梧桐偽警察所的戰斗中被內奸打傷,受傷昏迷后被日軍逮捕殺害的趙尚志司令;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昏迷被俘,而后面對日軍施以的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始終堅貞不屈,終被日軍處死,慷慨就義前寫下家書“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的趙一曼政委。上一次請動鄂倫春族人出山的不是乾隆,而是東北抗聯。他們的名字鐫刻在這片黑土地上永垂不朽,東北抗聯不畏艱險勇赴國難的大義在這冰雪之都代代相傳。
【七三一部隊遺址】
若是走過了一曼街241 號的東北抗聯博物館與東北烈士紀念館,最后一站,我希望大家可以來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 號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遺址看一看。在這里,陳列著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研制細菌武器和實施細菌戰等罪行的無數鐵證,揭開了細菌戰“惡魔”試圖掩蓋的歷史上的罪惡一頁。
為盡量完備研討細菌對人的傳染作用,七三一部隊廣泛進行用活人作對象來檢查。“馬路大”日語本意是原木、木材材料,但在這兒指的是被日軍抓來進行實驗的活人——老人、孩子、青壯年,孕婦、嬰兒,乃至尚未出世的胎兒。人馬血交換、人體倒掛、槍透、凍傷實驗、毒氣實驗等。在長達13 年的時間里,至少有五千人被以“活人做實驗”的手段殺害。此外,他們利用疫鼠和疫蚤制成“王牌武器”細菌彈,1945 年日本投降,七三一部隊潰逃之時特地將帶有鼠疫菌的馬和老鼠等驅至鄰近村屯,給當地無辜居民帶去不敢回想的瘟疫噩夢。在罪證陳列館參觀完畢后,要走過一段冗長又幽暗的隧道,證言墻上字字泣血,七三一部隊的種種惡行罄竹難書。
出來的那一瞬,陽光晴好,熏風和煦,從黑暗到光明,新中國就在眼前。
哈爾濱的冰雕展就不再贅述了,畢竟冰城的冰,就是冰雕的冰。一言蔽之,如若你是冰雪季來到哈爾濱,不去冰雪大世界和兆麟公園看一看,那本地人都不同意。
2025 年亞洲冬季運動會由哈爾濱舉辦,“我在哈爾濱等你”是句很俗氣的話,卻也是每個哈爾濱人最真實的心聲。
來嗎?來嘛,我也給你把凍梨切盤,我保證!
敲黑板:
2024 年4 月,重磅推薦吉林省,歡迎吉林省內的小伙伴和我一起,化身家鄉推薦官,把家鄉風景、美食、民俗、工業、博物館等一一呈現。
收稿郵箱:1638791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