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家,一進門就瞄到一本大號老黃歷,躺在電視機下的矮柜上。一半被翻過去,隆起一條小山脈,往前延伸,上面是母親的老花鏡;還有一半服帖地躺著,大大的阿拉伯數字很是顯眼,睡在中間。
日歷無非是365個數字,沒什么可看。可讀日歷,卻成了母親每日的功課。
1
以前老宅墻上總掛著這樣一本“老黃歷”。封面是大紅色底,上面印有笑容可掬的福祿壽三星和童子。內頁是單薄的紙張,每頁印有當天的豐富資訊,有陽歷、陰歷,有星期、節氣,還有良辰吉日、屬相合忌等。這些米粒小的字密密麻麻占了半頁,剩下阿拉伯數字孤零零地站在上面。若是節日,上面還有精美的圖案。母親很少看這些,不識字的她總央求我給她讀那些小字。
那時陪母親讀日歷成了我額外的功課。晚上學習到困倦時,便聽到鍋碗瓢盆叮當作響,有甜食的香味飄來,這是母親弄好了一家人的夜宵。我打開房門,直奔餐桌,端起一碗甜食,走到老黃歷前,一口甜食,一口播讀日歷。凡是寫著“吉”的大聲念出,因為這些母親最喜歡,而看到“兇”的字眼,我便搖頭不說話。有時候忙著寫作業,母親站在門口喚道:“快出來,趁熱吃!”我知道,她急的不止夜宵,還有今日的功課。母親端進來一碗甜食,放到桌上又輕輕退出去。待我出去時,她早已候在門外,接過碗,轉身再添兩勺甜食,端到日歷牌前,示意我邊吃邊讀。于是,我一會攪拌甜食,一會指著小字念。她身體前傾,眉眼間隆起小山堆,老花鏡后面那雙眼珠,直勾勾盯著我剛才指著的字。
2
忙時顧不上母親的功課,她便自己跑去日歷前,看了半天后提高嗓門問:“這字念什么啊?”她往前伸長脖子,扶著老花鏡,用粗棍狀的食指指著那些小字。我瞄了一眼道:“寅,子丑寅卯的寅。”說完離開,她依然指著那字,嘴里喃喃重復著:子丑寅卯的寅……
有時,遇到親戚孩子出生,她會輕輕地捏起當天日歷紙的一角,折上去。你若好奇問起這個折角,必定聽到煙花盛開的聲音:“今天是個好日子!”好像她考得好成績一樣,樂滋滋地向所有人宣告她的喜訊。到了晚上,她遞給我一支筆,讓我把孩子的時辰寫在那日歷紙上。我打開折角,看到“寅”字被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圓。“不錯啊,這么難的字都認得。”我回頭沖她豎起大拇指,她反倒不好意思地笑道:“看了好久,含含糊糊的,覺得像就畫那了。”一想到這些米粒大的字讓母親難受,我便拿起筆,在紙上空白處,端正寫下一行大字:今日寅時,大姑喜得大孫!
3
品讀日歷的日子有艷陽高照,也有陰雨綿綿。那天,遠房的姨婆生病住院,母親惦念著姨婆從小的關照之情,想去探望她。一大早得知消息后,她便一直等我回家,想問我哪個時辰適宜探望病人。讀完時辰的兇吉,我回頭看她時,剛才眼里閃著的光芒已被烏云遮住。我不屑道:“好心辦事,沒人怪你的。甭管這些!”“我不怕,只希望你們平安健康。”她摘下老花鏡,嘆了口氣。我猜她又回憶起過往,想趁機溜走,卻被她拉住:“再看看。”我只好幫她預習明后日的功課。在我一點一點的“解讀”中,那朵烏云漸漸散開,天空逐漸放晴。
4
別人家都是撕日歷,每過完一天,隨手一撕拿去做餐桌紙,或扔進垃圾桶。而我家的日歷,有母親的保護,沒人撕得了它們。它們是母親的課本,被保護得好好的,年終時收起來時,除了有點拱起變形,其他都完整無缺。有一天,諸事不順的我,看到日歷上各種兇的字眼,一怒之下,抬起手來,“啪啪啪”打下去,紙瞬間裂開。慌亂間,我捏起紙張的一角想撕掉它。誰知被母親攔下:“日歷上的吉兇,并不是對你日子的預判。日子好壞怎么看,關鍵在你自己的心。就算上面寫的壞,也是提示你該歇歇了,好日子就在后面呢!”說完,她找來透明膠帶,粘好那道裂縫。
5
許久沒讀日歷了,我俯身盯著矮柜上那本老黃歷,沒一會,便覺得脖子酸。怎么不把它掛墻上呢?一想到這,我的臉唰地灼熱起來。那天,終于迎來全家的大好日子——離開掛得滿滿當當的老宅,搬進新房。看著潔白的墻壁,我命令誰也不許往墻上釘釘子掛東西!原想著弄個電子日歷牌,可因母親堅決不要而作罷。后來我去了外地便忘了老黃歷的事。沒想到,母親把它請回新家。我才讀一會兒,便覺得累,可母親日日俯身讀它,該多么難受啊!
我想把日歷掛起來,讓母親選面墻。母親笑著說:“過日子要會變通。想看時,拿過來坐到沙發上,不用站著,多好啊。有時候我也不看了,只要覺得是好日子,那便是。”她指著老黃歷說,“看,今天你回家,就是好日子!”
日子就這樣,在母親的殷切期盼中,一頁一頁地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