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園建設對于城市發展意義重大,是城市綠化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實際的城市公園綠化施工中,需要結合建設目標和公園條件,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并將施工技術以及養護管理等工作納入整個建設范疇。本文以深圳市人民公園為例,重點分析了該公園建設中綠化施工相關技術要點和養護措施,從中總結針對城市公園綠化施工的通用技術和養護方法。以期為城市公園綠化建設提供基本思路[1],為其長期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城市公園;綠化施工;技術要點;養護
公園在城市各項保障功能中主要用于市民娛樂休閑場所,是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管理者重視公共服務的直接體現,作為城市環境優化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城市公園綠化一直都得到高度重視。公園綠化施工能夠保障公園發揮其設計功能,因為其涉及環節較多,且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考慮養護等要求,因此在綠化施工中需要確保其科學性和合理性。公園綠化施工需要實現安全、精細、美觀等要求,也要為后期的持續完善奠定基礎。
1 項目簡介
深圳市地處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城市緯度較低,從氣候條件來看,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受季風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其余季節則氣候溫和。深圳日照時間較長,年均氣溫22.4℃,每年4—9月為雨季,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 933.3 mm。深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臺風)影響4~5次。這些氣候特點對深圳市園林綠化工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需要在實際建設中予以充分考慮。
本項目為深圳市人民公園,位于羅湖區東門街道,總面積為11.41萬m2。公園以月季為主題,重點突出嶺南園林與自然風光的主要特色。公園綠化施工以滿足公園綜合服務能力奠定基礎,整個施工項目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土壤改良工程。針對公園土壤實際情況,結合種植植物需要進行改良,結合生物改良和化學改良兩種方式,改善公園土壤結構,為公園綠化建設奠定基礎。
綠化工程。按照設計要求種植、移植各種類型的綠色植物,確保植物綠化水平和存活率,在優化公園植物結構的同時,進一步美化整體觀賞效果。
病蟲害防治工程。根據公園病蟲害風險和防治要求,針對特定植物和病蟲害類型,制定并落實病蟲害的各項防治措施,確保公園病蟲害防治效果達到國家要求標準。
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按照公園綠化施工及養護需要對供排水、電力以及其他基礎性保障設施進行建設,為整個公園的正常運營和長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2]。
2 城市公園綠化種植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整個公園的綠化種植施工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結合實際建設條件,選擇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進而為整個公園可以有效發揮服務功能提供條件。公園綠化施工需要重點把握一些關鍵技術環節。這些技術環節作為施工的技術要點應該成為整個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引起綠化種植施工方和運營管理方的高度重視。
2.1 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組織施工
施工圖紙是公園綠化施工的根本依據,在綠化種植施工時必須嚴格遵照設計圖紙進行各項施工工序。施工圖紙是公園設計的具體體現,是根據實際考察綜合各方面因素,并采用科學設計合理規劃,結合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成本等各方面情況最終形成的一個公園藍圖。在施工圖紙中,對整個綠化種植施工方向進行了規劃,同時也充分考慮了施工地區和場所環境、氣候等影響因素,并且還要對公園綠化種植的布局特點和設計風格進行設定,甚至還要顧及后繼的管養維護等環節。只有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施工,才能確保這些設計內容充分體現到實際的綠化效果中。相比建筑和其他基礎設施,公園施工往往有更多的隨意性特點,這使得公園綠化種植施工不能完全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并因此也造成了一些問題,為公園的運營管理制造了一些麻煩。基于此,必須強調對施工圖紙的高度重視,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加強對照檢查,確保施工質量能夠得到充分落實。
2.2 綠化種植施工區域進行土壤改良
土壤是影響綠化種植施工各類植物生長狀況的決定性因素,不同品種和規格的綠化種植對土壤性質有不同的要求。為確保綠化種植施工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施工區域進行土壤改良[3]。首先是對綠化種植區域進行徹底清理,將該區域內的各種垃圾、石塊、雜草等完全處理掉,使土壤能夠適合種植植物。其次,要對綠化種植施工區域土壤的性質進行針對性檢測,重點檢查酸堿度以及關鍵微量元素的含量,確定這些區域土壤對選種的綠化種植是否適合。最后,根據檢測結果對土壤狀況進行必要的改良,主要是通過藥劑或者移入新土來調整土壤酸堿度,增加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構,使得土壤能夠適合種植設計目標綠化種植。
就本項目而言,所用到的土壤改良方案主要是生物改良和化學改良結合的綜合改良模式:通過種植綠肥增加土壤有機質,進而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根據土壤情況適當施用化肥、松土促根劑或土壤改良劑等,從根本上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消除土壤污染等。
2.3 根據綠化種植特點進行種植施工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種植方法,在綠化種植施工中需要根據綠化種植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種植方式。各種植物均存在各自的生長習慣,在進行種植施工前要先對這些植物的生長習慣有準確把握,并制定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案。一些特殊植物,比如:勒杜鵑,竹芋類、觀葉秋海棠類等,對環境條件有特別的要求,這些都要體現在種植技術指導手冊中;諸如火焰木、風鈴木等一些高大喬木的移植需要充分考慮氣候影響因素,需要在適宜天氣和溫度下進行;對一些特殊花草,比如繡球等,對移植后的供水要求較高,需要在施工計劃中進行特別強調。于大部分的綠化種植施工而言,主要采用挖穴方式進行,在綠化種植挖穴施工時,要充分考慮栽培植物的具體情況,據此選擇種植挖穴的大小和深淺等,以提高綠化種植的
成活率[3]。
2.4 提升綠化種植選擇的合理性
綠化種植工程施工的對象就是那些綠色植物,為確保這些綠化種植能夠良好生長,達到建設目標,必須對種植種類進行合理選擇。
首先,要考慮植物的生長需求。不同類型和生長階段的植物對于生長環境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在選取這些植物時,需要充分考慮該區域環境條件,對氣候、溫度、濕度、光照、排水、土質等一些重要因素進行全面考量,進而能夠選擇可以充分適應公園需要的植物類型[4]。
其次,要考慮植物風格滿足設計需要。整個公園的建設需要突出特定的風格,包括綠色植物也要滿足公園設計風格要求,體現出公園建設的獨特設計和整體風貌,凸顯園林藝術的效果。基于此對植物進行選取時,要綜合考慮植物的外貌形態、生長特點、顏色和生長周期等一些關鍵問題。公園特色為月季花,在灌木種植中對月季品種的苗源就需要更加仔細地把控和篩選。
最后,嚴格挑選選定植物植株。對種植植物予以確定后,要根據需要對植株進行采購和挑選,不但要確保植物處于良好生長狀態,沒有嚴重病變和其他隱患,還要根據種植需要對植株的外形以及規格等進行控制,使得這些植物能夠完全適應公園綠化種植施工需要。需要注意采購數量要略高于實際需求量,這樣可以為綠化種植方式調整留出余地,也為運輸儲存過程中的未知損失做好準備。
3 城市公園綠化種植養護管理
城市公園綠化種植養護管理是確保植物健康生長并發揮其綠化和美化環境功能的必要條件,整個養護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對這些植物的生長形成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城市公園綠化養護行為必須展現出足夠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更成熟的技術手段進行各種養護管理[5]。具體分析,公園綠化種植養護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施肥管理
肥料是植物生長的最直接營養來源,為更有效促進植物生長,需要通過科學施肥加強植物的養護。施肥養護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施肥的種類,二是施肥量及其頻率。
(1)施肥種類管理
在植物的特定生長階段根據其實際生長情況適當施加一定數量的肥料,是確保植物良好長勢的重要措施。從實際情況來看,公園綠色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主要是氮、磷、鉀,具體肥料包括尿素、復合肥、“花多多”水溶肥等,不同肥料所起的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的各個生長階段,對各種肥料的需求也有很大差異。公園綠化工程在施肥管理方面,春季施肥種類主要是氮肥,而在秋季則施加磷肥與鉀肥。
(2)施肥量及其頻率管理
公園綠色植物生長過程中對肥料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在實際施肥時應該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對施肥量和施肥頻率進行準確控制。通常情況下,對植物施肥主要集中在萌發期與休眠期,這兩個階段只需各施一次肥進行養護就能夠滿足植物生長需要。如果植物處于比較嚴重的缺肥狀態,植株因營養不良而出現葉片枯黃、莖稈細弱等癥狀,需要加大施肥頻率,并視植物生長情況來決定其后繼的施肥計劃。一次施肥量過大,會對植物的正常生長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嚴重時會出現燒根甚至死亡的情況,在施肥量和施肥頻率上要進行合理設計和控制,確保施肥操作不會導致植物生長出現問題。另外要注意的一點,每次施肥后都要對植物充分澆水,將肥料溶解,有利于植物吸收。同時,澆水也能夠降低肥料濃度,這對植物養護會有更好幫助。
3.2 澆水管理
水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決定性影響因素,盡管深圳市全年雨量都較為充沛,但對于剛進行移植的綠化種植,還需要通過澆水進行必要的養護,尤其是那些較為高大的喬木,只有確保澆水量才能獲得良好成長。同時,正常的公園植物養護也需要在早晨或者傍晚進行澆水,來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從實際情況來看,澆水養護也要具備充分合理性。
首先,澆水養護管理要充分考慮植物本身特點。各種植物會有自身的生長習性,有的更喜水,比如銅錢草、馬蹄蓮等;有的則不然,比如仙人掌科植物,這在制定澆水計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結合植物特點情況適當補充水分,確保澆水能夠形成對植物生長的有力促進。
其次,澆水養護管理要充分考慮天氣氣候的轉變。氣候變化是植物生長需水量的直接影響因素,在澆水養護時需要根據氣候條件嚴格控制澆水量。如果目前階段天氣干燥,此時公園內各種植物缺水問題就比較突出,要適當增加澆水的數量和頻率。如果目前天氣濕潤多雨,則要減少或者停止澆水。
最后,澆水養護要充分考慮實施時間的正確性。植物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外在條件的影響,正確調整澆水時間可以對植物生長有很大幫助。澆水養護需要盡可能避免太陽直射階段,在上午或傍晚進行比較恰當。
3.3 修剪養護
修剪養護的目的就是要讓植物外形能夠滿足園林景觀形象的要求,使得其觀賞性能夠有效體現。同時,修剪養護還可以將枯枝和老枝剪掉,使得植物的生長不受其限制。為確保修剪養護質量,需要定期進行修剪,在植物的不同生長階段采用相應的修剪方式。對喬木類植物進行修剪時,要保證2 m下的植株上不存在任何多余的枝條和新芽,這樣可以促使這些喬木向上生長,整個樹形會更挺拔和漂亮。對于草坪的修剪養護則要將植株高度控制在低于20 cm的范圍,這樣對草地的密植和整體效果有幫助。
3.4 病蟲害防治養護
病蟲害是造成公園綠化種植嚴重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盡早發現和解決病蟲害問題,病蟲害就可能會迅速蔓延,造成公園的更大損失。在病蟲害防治養護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有兩個,一是病蟲害預防,二是病蟲害治理。在病蟲害預防方面,要對綠化種植定期進行病蟲害檢查。特別是病蟲害多發季節,針對特定病蟲害高危植物類型,如榕樹、鳳凰木等,要加強檢查監測。同時,采取必要防護措施對病蟲害風險進行控制,并制訂各種風險預案,將因氣候變化等環境影響造成病蟲害暴發的危險進行全面評估,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在病蟲害治理方面,對發現病蟲害的植株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科學規范的防治方案,采取修剪植物病蟲枝條或噴灑病蟲害消殺藥物。主要包括: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殺蟲雙。
4 結語
綜上所述,公園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綠化施工以及養護對整個公園功能的實現有決定性作用。通過對深圳市人民公園的綠化工程進行分析,能夠明確整個公園施工的技術要點和養護措施。這些成功經驗對我國其他公園的綠化建設有較大幫助。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公園綠化施工質量和養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這對城市建設顯然有非常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鄒贊軍.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養護策略[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9):95-96.
[2] 鄭國泰.探析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養護策略[J].四川建材,2019,45(10):145-147.
[3] 謝易玲.試析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J].建材發展導向,2019,17(21):85-85.
[4] 陶緒祥.探析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養護策略[J].門窗,2019(24):93-94.
[5] 張炳翠.探析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養護策略[J].建材與裝飾,2020(17):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