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小學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今教學提問方法在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因此,小學階段,教師要加強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方法的應用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方法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語文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且課堂提問環節還能夠增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良好的教學氛圍,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課堂教學提問方法應用效果,對于語文課堂的質量和教學水平具有直接影響,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要盡量把握好提問的度,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問題的難度,針對不同的學生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更加方便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要想讓教學提問方法達到理想的應用效果,就需要提前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和規劃。首先,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要具備謙虛的學習態度,可以嘗試與同行進行交流和探討,也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不斷學習和完善自身的提問方式和提問內容,這樣借助其他人的經驗,更加容易掌握最新的提問形式,從而遵循課堂提問的原則,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其次,語文老師在設置課堂問題的時候,應該要具有針對性,這就需要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問題進行規劃,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重點和關鍵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厘清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優質的問題不僅能夠引發學生對文章更加深入的解讀,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小學老師所提問的問題應該要具有啟發價值,小學生的普遍年齡都比較小,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們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這就需要老師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進行密切的觀察,一旦發現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就需要在恰當的時機開展課堂提問,這種情況下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利用啟發性的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方式的應用效果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具有直接關系,所以老師應該要具有創新意識,不斷完善和創新多元化的課堂提問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首先,老師可以在設置提問問題的時候,先設置一個主問題,然后串聯出多個次問題,在層層問題的引領下,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發育還不是完全成熟,所以對于文章所蘊含的深層次感情很難理解,這就需要老師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將提問的問題進行串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厘清作者的情感脈絡,然后對文章展開深入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節課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前,提問本節課的主題,然后根據課文內容串聯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會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起到推動作用,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的時候,也是自身理解能力的升華。其次,語文老師需要提高提問問題的質量,利用有效的問題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提問風格,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大多數情況下都比較嚴肅,從而樹立自己威嚴的老師形象,但是最終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震懾效果,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抗拒心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素質教育獲得了深入發展,老師也需要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扮演好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在進行提問的時候,提問的問題要盡量與學生融為一體,讓學生借助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老師也需要加入到學生中,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細心傾聽,看到學生認真作答的時候,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老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細致的點評,從而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補充,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展開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還會出現一些比較復雜問題的提問,這種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讓學生對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和交流,這樣就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有利于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老師也可以在恰當的時候提問一些錯誤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糾正,這樣更加容易讓學生找到學習的盲點,不斷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最終達成理想的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合理應用提問方法,將會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且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拓展學生的思維。
(作者單位:山東省單縣人民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