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廉潔教育;傳統美德;主題班會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2-0044-03
【作者簡介】戴雪芳,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青云學校(江蘇蘇州,215200)辦公室副主任,一級教師,吳江區德育學科帶頭人。
一、教育背景
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表著公正、公平、誠信和自律。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開展廉潔教育,培養學生的廉潔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引導六年級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本次主題班會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廉潔的內涵,認識廉潔的重要性,并激發他們踐行廉潔的熱情。
二、教育目標
認知方面:讓學生全面了解廉潔的概念、內涵和重要性,明確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情感方面:培養學生對廉潔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和道德情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行為方面: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踐行廉潔自律的行為規范,做到誠實守信、公正公平、清正廉潔,爭做新時代的廉潔使者,做一個廉潔自律的小公民。
三、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清正廉潔人物故事、兒歌《小學生廉潔歌》、PPT課件。
學生方面: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演校園清廉情景劇。
四、實施過程
導入:不受曰廉,不污曰潔。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個人修養,更是一種道德行為規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廉潔。
(一)明廉潔之理
教師出示課件:“廉”字的不同寫法。
教師:“廉”可以組成哪些詞?
學生回答:廉潔、清廉、廉明、廉正等。
學生說,教師板演。
教師:從古至今,有許多人用一身正氣、一世清白書寫了這個大大的“廉”字。同學們,“廉”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廉潔?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廉,就是正直、誠信、不貪圖小便宜、不違法亂紀。潔,就是潔白、純凈,指的是有道德修養、行為純潔、光明磊落的人格。為什么要講廉潔呢?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廉潔對于一個人和整個社會都非常重要。廉潔的人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廉潔的社會促使人們提高道德水平,進而推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誘惑和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具備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書寫漢字,讓學生了解廉潔的概念、內涵和重要性,為接下來的活動開展作鋪墊。
(二)學廉潔之師
1.兩袖清風的于謙
故事《兩袖清風的于謙》:明朝正統年間,有一位名叫于謙的官員,他堅守清廉,成為時代的一股清流。于謙在擔任巡撫期間,每年都要進京匯報工作。然而,他從不攜帶任何禮物,也不搞“迎來送往,聯絡感情”那一套。他的同僚們紛紛勸他,即使不送金銀珠寶,也應該帶一些線香、手帕等土特產。對此,于謙堅決拒絕。當同僚們再次勸說時,于謙笑著舉起寬大的袖子,風趣地說:“帶了呀,我帶了兩袖清風。”為了表達自己的清廉之志,于謙專門創作了一首名為《入京》的詩。詩中寫道:“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教師:故事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于謙兩袖清風?你對于謙還有哪些了解?
學生討論,集體背誦《石灰吟》。
教師小結:《石灰吟》是于謙一生的寫照,體現了他為國盡忠、不畏權貴的品格和堅守高尚情操的決心。于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廉潔為公的杰出代表。
2.剛正不阿的包拯
包拯的故事:包拯在廬州做官時,執法不避親黨,一視同仁;在開封時,開官府的正門,使要告狀的人可以直接到達堂前見到他本人,講述自己的遭遇,杜絕奸惡之人從中作梗。他立朝剛毅,后世把他當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教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包拯是一個怎樣的人?清正廉潔的典范從古至今數不勝數,課前同學們已經收集了許多材料,誰來講講當代人物清正廉潔的故事。
學生討論,并講述當代人物故事。
3.清正廉潔的焦裕祿
焦裕祿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焦裕祿對妻子和子女要求非常嚴格。他對妻子說,不能收受別人的任何東西,不能占公家一點便宜。有一天,焦裕祿下班回家,妻子給他端來一碗大米飯,并對他說:“這是縣委辦公室考慮到你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特意送來的。”焦裕祿對妻子說:“我們不是最需要照顧的,這個以后咱們不能吃了,你把這些給那兩個研究泡桐樹的南方大學生送去吧。”焦裕祿不僅自己不搞特殊,還時常通過生活上的小事教育家人要清正廉潔。
學生分組討論,暢談感想和認識。
教師小結:通過講述廉潔故事,我們了解了廉潔的重要性,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貪圖小便宜,要講良心,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故事講解、案例分析和討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其對廉潔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感和道德情感。
(三)行廉潔之禮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廉潔呢?請大家觀看同學們自編自演的校園清廉情景劇。
學生表演。
教師:同學們自然的表演透露出大家對廉潔的理解與感悟,日常生活處處要以“廉”字要求自己。看完情景劇,說說你們的感受。
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校園廉潔知識問答”活動。
教師小結:同學們,在校園里,我們要做到誠實守信,不撒謊、不作弊、不抄襲。我們要拒絕誘惑,比如不貪圖小便宜、不偷竊、不欺負同學。同時,我們要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情景劇表演環節,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同時,加深其對廉潔內涵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四)開廉潔之花
教師:廉潔,從自身做起,讓快樂永在;清正,從大家做起,讓幸福長留。
大屏幕出示《小學生廉潔歌》:
廉潔文化進校園,全體師生把誓宣。
家長社會齊參與,你一句來我一言。
做人要講誠和信,道德遵守最重要。
說話行事講文明,助人為樂是美德。
不可貪圖小便宜,拾到錢物要歸還;
不可索求他人物,不與他人爭名利;
要向清者學榜樣,不與濁者同合污;
從小爭做小雷鋒,社會風景日月新!
學生共同朗誦兒歌。
教師:接下來,我們將進行“廉潔”的承諾活動。請大家在花瓣紙上寫下自己的承諾并簽名,分小組分享自己的承諾。最后,我們將每人的廉潔之花貼在整個組里的花束上,保留我們的承諾。
【設計意圖】教師以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自律和拒絕誘惑的能力,讓學生堅守自己的承諾,做廉潔之人。
五、活動延伸
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極踐行,爭當小小廉潔使者,為學校、為社會、為家庭的清廉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清正廉潔人物故事講述、校園情景劇表演、兒歌誦讀等多種形式,使廉潔教育更加生動有趣。
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對廉潔的認識,還培養了自律和拒絕誘惑的能力。學生通過講解和討論,對廉潔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明白了廉潔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更是一種道德行為規范,認識到廉潔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廉潔概念、內涵的講解需要更加深入具體,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在情景劇和兒歌等形式的運用上,教師要注意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踐的內容,從而引起學生共鳴,加深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