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小學數學作為培養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重要階段,其課堂教學也需要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相契合。本文將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新樣態,并對構建問題情境課堂、導向聚合課堂、開放創新課堂、交流互動課堂以及時空活動課堂的具體方法進行研究。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涵蓋了數學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數學思維和數學情感等方面。具體來說,學生要具備對數學基本概念的準確理解和運用能力,包括數的認識、數的讀寫、數的比較和數的計算等。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概念,學生才能在后續的學習中建立扎實的數學基礎。還需要具備識數技能、運算技能、測量技能和幾何技能等。通過反復不斷地練習和鞏固,學生就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最終形成熟練的數學技能。
此外,數學基本方法也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學生需要學會靈活運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培養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包括分析問題、確定解題方法、進行推理和驗證等。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的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數學問題和挑戰。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創造思維和批判思維等數學思維,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訴求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更注重灌輸知識和機械運算,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包括邏輯思維、創造思維和批判思維等,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小學數學課堂也應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或探究性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和創新意識,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應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并進行驗證和總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價值觀,小學數學課堂應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趣味性的數學活動、引入有趣的數學故事等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學習動力。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課堂。通過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或探究性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并進行驗證和總結,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和創新意識。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具備以下幾個特性:
(一)注重學習情境的創設性、真實性和遷移性
創設性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角色扮演、探究活動等形式,創造具有挑戰性和合作性的學習情境。真實性的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教師可以引入真實的問題和情境,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概念、技能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遷移性的學習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不同的情境和領域,教師可以設計跨學科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這樣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并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二)尊重學習知識的理解性、生成性和應用性
小學數學課堂不僅僅追求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應用,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所學習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概念的解釋、定理的推導和問題的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小學數學課堂應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構建數學知識。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和探究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從實際情境中自主發現數學規律和定理,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生成知識,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這樣的學習過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三)強調學習過程的挑戰性、動態性和變化性
小學數學課堂應通過設置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和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度提高學習難度,讓學生面對一定的困難和挑戰。小學數學課堂應注重學習過程的動態變化,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和資源的選擇,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課堂。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和面對逆境的應對能力,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堅持性。
(四)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發展性
小學數學課堂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點和潛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同時,教師還應提供適當的學習支持和指導,幫助學生規劃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并鼓勵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責任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就。
(五)著眼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應用性和靈活性
小學數學課堂應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實物教具等形來呈現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實踐、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和思維策略,培養他們的多元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應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能夠主動思考和評價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和方法進行分析和比較,讓他們從多個角度審視數學知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構建問題情境課堂,聯通知識體系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通過構建問題情境課堂和聯通知識體系,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提供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實際需求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在問題情境中探索和解決問題,不僅可以提高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還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在聯通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小朋友去商場購物的情境,假設小朋友手中有一定金額的零花錢,需要計算購買商品后的余額。通過創設這個情境,學生能夠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概念。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幾個具體的購物問題,例如:“小明有20元,他買了一支鋼筆12元,還剩多少錢?”“小紅有35元,她買了一本圖書和一支毛筆,一本圖書的價格是15元,一支毛筆的價格是8元,她還剩多少錢?”這樣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運用加法和減法進行計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二)構建導向聚合課堂,實現情智共生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導向聚合課堂中,教師通過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導入環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在實現情智共生的過程中,教師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情緒體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情緒智力。這樣的數學課堂能夠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氛圍中體驗到數學的樂趣,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實物展示不同物體的形狀,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形,并讓學生觀察和描述它們的特點。教師還可以引入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如讓學生觀察并討論一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如書本、桌面、地磚等。通過這樣的引入,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這些形狀的存在,增加對概念的實際認知。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問題,如:“怎樣才能確定一個物體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討論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通過教師引導,逐步總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和區別,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此外,還要進行情緒智慧的反思和總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和思考。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情緒智慧問題,如“學習中有什么困惑或挑戰?”“你是如何克服困難的?”通過反思和總結,學生不僅可以增強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培養情緒管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構建開放創新課堂,引領自主生成
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創造力,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通過自由探索和合作創新,不僅可以提高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還能夠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同時,引領自主生成的方式使學生能夠主動掌握學習的節奏和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創造能力。這樣的數學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促進他們的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位置與方向(一)”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他們自由討論并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使用實際地圖或建立模型來表示不同位置和方向的關系。在小組內,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激發彼此的創新思維,并通過合作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觀察到的實際情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通過回答問題、撰寫日記或繪制地圖等方式,進行知識應用和總結,鼓勵學生提供自己的見解和創新思路,并讓他們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構建交流互動課堂,激活合作探究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通過交流互動,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還能夠從他人的觀點和解決方法中學習和借鑒。同時,通過合作探究,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合作,并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數學課堂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學業發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為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討論和分享自己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理解、觀察和發現。學生可以共同學習和解決問題,互相交流和啟發思維。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發現,設計出不同的拼湊方式或找到不同的實例,并通過展示與其他小組分享。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讓他們回顧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困惑。學生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進行成果分享,展示自己的答題過程和解決方案。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評價,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認知的提升。
(五)構建時空活動課堂,增強核心素養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深刻體驗數學的意義,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時空活動課堂的參與,學生能夠培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這樣的數學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能夠增強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各種多邊形模型,如使用紙板、剪刀制作平行四邊形、梯形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感受多邊形的特點,并通過測量尺寸和計算,得出各個模型的面積。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設計游戲或競賽活動,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多邊形的面積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模型,分享制作過程和面積計算的結果。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并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方法,提出問題和探討解決方案。教師可以給予肯定和評價,鼓勵學生在共享中進一步提升核心素養。通過構建時空活動課堂,增強核心素養,學生能夠通過實地觀察和深入活動理解多邊形的特點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總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數學課堂,通過構建不同類型的數學課堂,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問題情境課堂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激發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導向聚合課堂能夠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開放創新課堂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交流互動課堂能夠促進學生合作探究和相互交流;時空活動課堂則通過實地觀察和活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