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世儒
1949年10月生,祖籍福建,擅長草書。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2015年至今,書法作品多次參加比賽并獲獎,優秀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得到各界廣泛好評。2015年10月,書法作品參加第八屆“中國重陽書畫展”。2015年12月,作品參加第四屆“羲之杯”全球書畫藝術大賽并榮獲三等獎。2017年1月,書法作品參加在香港大學圖書館舉辦的展覽,部分作品被香港大學圖書館收藏。

柯世儒自幼酷愛書畫,對草書更是偏愛有加。除了認真學習晉、唐書法作品,還在書法藝術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創新,形成了個人風格與特點,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喜愛和關注。他在書法藝術創作中,既習得古代書法家的精髓,同時注重作品的結構,使他的作品在入筆、使轉、結字及收筆方面,都呈現出創作者精湛的技法。柯世儒在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寫好草書確實難》《無數商機在大灣區》《禪詩一首無門關》等作品融入了古代章草結體意識,并力求空間開合有度。在作品《懷素自敘篇摘錄》中,柯世儒運用懷素筆法,體現了方筆的斬截,同時其處理線條棱角和鋒尖之間的手法,表現了中鋒用筆的藝術特性。作品《四五少年贊》及《張旭懷素是唐代書法大家》融入了大家的書法特性,效仿王羲之的草書結體,用中鋒的筆法注入了張旭的神韻,寫出了狂而不亂、草而不雜的作品。柯世儒學習古人書法不但注重其形,更注重其神韻和內容。觀其近幾年的作品,更是以心馭筆、滿紙靈動,將胸中丘壑盡訴筆端。柯世儒不但用筆遒勁,筆墨豐厚,而且結體古樸,布局開張自有章法。細細品來,其筆法、墨法、字法、章法井然有序而又別有韻致。
柯世儒的書法創作,可謂游刃有余。其筆墨瀟灑不失淳厚,雄渾不失秀潤,那疏狂、勁拔和樸茂的筆墨意趣中,閃現著非比尋常的藝術神韻。他筆下的字體大璞不琢而形神兼奇,活力四射。他筆下的勾連之美、吻合之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在流暢的書寫中自然展現出來。從柯世儒的書法作品中可以領悟到,其在中鋒的運筆中處理草書中的方角字及著墨等問題上,展現用筆上強大的駕馭力。柯世儒在國內外大型賽事中多次獲得大獎,比如參加“羲之杯”并獲獎,同時其作品在澳門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展出并被收藏,實為難能可貴。
柯世儒書法作品方筆斬截、銳而不峭、厚而不滯,顯示出他書法造詣上強大的駕馭能力。柯世儒作為藝術家,不僅具有開拓精神,還在字法規定的框架內尋找突破的可能性,從而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了一種既古拙、方正又不失厚重的書法之美。在柯世儒的草書作品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那飽滿張揚的熱情和沉郁壯美的詩意,強勁厚韌的使筆用墨,無不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