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把核心素養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地位。漢字的造字義理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義,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初級中學依托漢字教學建構了“字在教育”育人體系,充分滿足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需求,加快提升學校文化建設品位。
一、深入挖掘漢字文化內涵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傳統文化高度重視,漢字研究成果日趨豐富。漢字里的文化內涵不斷被深挖,受到廣泛關注。學校基于劉勰的《文心雕龍》與我國知名語言學家徐通鏘先生的“字本位”理論,在認清漢語言文字的獨有特點后,根據“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的“立言”生成規律,提出了“字在語文”教學主張,開始著力研究漢字讀寫規律和隱藏的造字密碼,探尋各學科教育教學的有效路徑,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字在語文”教學主張提出后,學校通過整合多元資源,開發浸潤式漢字文化基礎課程,形成了“字在語文”課程體系。2021年8月學校獨立建制以后,在“字在語文”學科研究基礎上提出“字在教育”育人體系,嘗試以文字教育作為切入口,通過對漢字的學習與應用,實現由學科知識學習向人的素養形成的轉變。“字在教育”在價值觀引導、人格培養、認知發展、情感培養、審美體驗、文化領悟和社會理解等方面實現了課程的育人功能。
二、整體規劃,重視教研
為了更好地發揮“字在教育”的育人作用,學校將“字在教育”育人體系納入學??傮w發展規劃,從整體上把握校園文化建設,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校園文化育人目標。
學校對全體學科教師進行漢字通識教育,在每周的教師集體學習中,第一環節就是集體學習漢字,提高教師對漢字造字義理的認知。加強教研組建設,堅持舉辦學科專業漢字的研討沙龍,讓每位教師熟知本專業中的漢字源流,重視漢字里的文化育人功能。學校將繼續加強同吉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僑大學、暨南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的聯系,定期邀請漢字研究專家分享教研成果。
三、全方位建構“字在教育”育人體系
1.打造特色鮮明的全域漢字物型空間
學校堅持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思想,先后投入100余萬元,以“漢字主題學?!睘榛c,形成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漢字文化園布景格局。
一是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學校建設了“一廊一館三壁四園”:“一廊”是字在清廉長廊,“一館”是數字化書法教學館,“三壁”是漢字畫壁、漢字樹壁、二十四節氣漢字壁,“四園”是甲骨文字園、歷代名帖園、書法對聯園、漢字真草隸篆園。通過項目建設,營造出濃郁的漢字文化氛圍。
二是建構班級漢字文化場域。將漢字融入班級文化布置,使之和學校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開展擦亮班級漢字名片活動,將畢業班的班級漢字收藏于校史館。
2.搭建多樣化載體,開展漢字特色體驗活動
學校每年開展漢字文化節、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演講比賽、“我與漢字”作文比賽、篆刻藝術作品展、班級漢字文化評比等活動,讓古老的漢字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學校還組建了漢字剪紙社、漢字篆刻社、蝸牛版畫社、“字由字在”社、玩轉漢字社、字謎社、漢字成語社等,把漢字學習與書法、篆刻、剪紙、版畫、體育、信息技術等融為一體,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還聯合連云港市蒼梧印社舉辦篆刻藝術作品展,開展特色體驗課程,加深學生對篆刻藝術的理解和對人文知識的了解,幫助學生系統了解漢字的結構之美、意蘊之美。
3.整合多元資源,形成“字在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通過整合多元資源,以漢字為載體,以“字在教育”物型課程為依托,實現“文化塑形”。目前學校開發出浸潤式漢字文化基礎課程、拓展性漢字文化綜合課程、體驗性漢字文化探究課程等富有地域特點和校本特色的融合特色課程。
浸潤式漢字文化基礎課程?!白衷谡Z文”是江蘇省基礎教育對外合作交流的重點項目。該項目以漢字研究和語文教學為導向,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從漢字文化的角度挖掘語文教學的深層內涵,研究讀寫規律,以此發揮對漢字教學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還依托基礎性學習任務群“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以項目化學習形式在學生中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拓展性漢字文化綜合課程。在保證國家課程實施的情況下,學校積極開展校本化研究,從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方面開發了多類漢字研究課程,意在打通漢字與數學、地理、藝術、生物、信息、勞動等學科間的通道,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如在立秋之日開展暑期勞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二十四節氣,并通過活字印刷術來了解立秋知識中的關鍵漢字。
體驗性漢字文化探究課程。該課程通過項目探究、主題探究、線上探究等自選項目,讓學生自找同伴,尋找資源,合作探究。如以漢字“衿”為原點,開展“華冠麗服,美在青衿”項目化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感受漢字之美與服飾之美;又比如“觴酒豆肉,美在中秋”項目化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中秋之美與文化之美。
“字在教育”育人體系促進了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助推教師團隊專業發展。學校組織所有學科教師分文史、地生、數學、理化、音體美進行漢字專題教學,并積極組織專題沙龍和研討活動。學校還積極承辦省市級大型活動,邀請漢字專家做講座,帶動更多教師參與進來,促使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研究與實踐。通過項目探究式、主題探究式、互助探究式、反思探究式、創新探究式等學習方式,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他們能更加自信從容地表達與展示自己。在省市級各項學生活動中,學生表現優異,成績斐然。此外,學校通過指導幫助、師資培訓等形式幫助共建學校打造漢字社團,共建核心素養視野下的漢字文化體驗課程,推進學區聯盟建設,有效發揮了區域聯盟輻射功能。
在接下來的研究與實踐中,學校將把“字在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向縱深推進,使文化場域建設形成特色規模,校本課程形成系統、形成特色,充分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