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與能力是影響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安冠城幼兒園基于當下教師發展的共性問題,探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方式,以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以發展規劃為方向力
園所規劃明方向。科學、具體的教師分層分類培養的計劃與方案能為教師個人發展規劃明確方向,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幼兒園應依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結合教師群體的年齡結構及教育教學水平,制定本園教師分層分類培養計劃與方案,明確“新教師專業核心素養發展目標”以及不同時期所達成的層次目標和培養舉措。
個人規劃抓落實。每一位教師專業能力及素養水平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幼兒園應該引導教師根據幼兒園教師培養規劃制定個人成長規劃。
以教研培訓為驅動力
若想通過園本教研與培訓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要確保“兩個1”。
1核心——按需培訓。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很多幼兒園開展培訓教研活動隨機性大,不契合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導致教師參與教研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幼兒園了解教師的已有經驗與所面臨的問題,是做好教師培訓的重要前提。
1模式——訓、研、踐一體。“訓”即專題講座、專項培訓。教研組應根據教師的實際問題與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專項培訓,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研”即教研組與教師共同圍繞教育過程進行實踐反思。教師需要反思自我的教育實踐與行為,并圍繞所見展開研討,用理論指導實踐。“踐”即回歸教育現場。“訓”“研”所涉多屬“術”的層面,還需在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實踐。比如,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對于投放什么材料、如何投放有了清楚的認知后,還需要在實踐中關注幼兒的材料使用情況,從而不斷優化材料的投放方式。
以多維場域為推動力
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其一,幼兒園要堅持不懈做課題研究。一方面積累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引導教師深入了解該課題相關的知識并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其二,幼兒園應將課題研究落地實踐。課題研究不應流于形式,而應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園所發展、教師發展以及幼兒的發展貢獻力量。
以教學競賽為練兵場。一方面,幼兒園可根據教育教學重點,每學期組織1-2次教學基本功競賽或者崗位大練兵,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參與。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倡導教師參與市區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教學比賽,促使教師提升專業素養與能力的同時,激發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及獲得感。
以名師工作室為成長平臺。名師工作室是集學習、教研、提升為一體的專業成長優秀團隊。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依托園內的支持,還應該鼓勵教師走出去,接觸不同的優質資源與群體。
以骨干教師為號召力
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幼兒園骨干教師是一項重要的教學資源,其在一日活動的組織、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游戲的支持與引導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幼兒園應利用這一資源,讓骨干教師上好示范課、展示課,充分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減緩新教師成長坡度。
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幼兒園應請園內有一定教育經驗的骨干教師與新入職教師結成師徒小組,通過跟崗、模課、對話教學等方式進行一對一精準指導,推動新入職教師迅速成長為合格教師。
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骨干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應主動在幼兒園工作中擔任主角,和其他教師一起以輔導、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開展教學研究,幫助教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