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園共育是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幼兒園與家長需共同承擔責任,形成合力。特別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家庭教育來完成。做好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能夠有助于家園共育的實現,為家長帶娃分憂解難,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明晰核心功能與優勢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是指幼兒園對家長或監護人在教育子女方面進行的專業指導和建議,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家庭教育指導的直接對象是家長,間接指導的對象是幼兒。其核心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有助于幫助父母明確角色和職責,實現科學養育。家長需要通過學習來提高教育意識、轉變教育觀念和態度、改進教育方法,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可以幫助家長不斷提升教育素養,推動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二是有助于和諧家庭的建設,營造孩子健康成長的積極氛圍。孩子是能動的個體,也是聯結家庭成員關系的重要紐帶。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既要指導家長尊重孩子,也要引導孩子尊敬家長;既要指導家長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也要引導孩子自我成長。
在開展教育指導工作中,幼兒園具備三方面顯著優勢。其一,教師的優勢。幼兒園教師具有進行家庭教育咨詢,開展園、家、社協同育人工作等所需要的素養,涵蓋觀察和分析能力,多主體溝通互動能力,活動設計、組織與實施能力,自主學習與反思能力等。其二,家園共育的優勢。幼兒園能夠為家園合作共育提供平臺和專業引領,具有較強的組織力,扮演著引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性的重要角色。其三,指導路徑的優勢。主要包括個體指導和團體指導方面。在個體指導方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關鍵是建立基本的信任關系,幼兒園教師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更加完整、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容易獲得家長的信賴,通過線上線下的日常交流溝通,可以有效地開展針對性的家訪、個別指導等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在團隊指導方面,幼兒園面對著不同家庭的孩子,同時面對著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成立家長學校,對一些家庭教育共性問題組織團體指導。
◎掌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技巧
充分了解家長的養育觀,幫助家長明確自己的角色與責任。
幼兒園可利用社會科學研究的多種方法,如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等,深入了解家長的養育觀。同時,通過講座、座談會、日常交流等方式幫助和指導家長,使家長明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大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家長的主體責任,?強調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責任是全方位的。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遵循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同時尊重孩子的參與權和發表意見的權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家長應當是孩子成長中的伙伴,是孩子親密無間的朋友,想要孩子有良好的行為,首先就得起到表率作用。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因此家長要用心去讀,不要總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其他孩子的長處比較,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適時、適度地肯定孩子的長處。
推動家長學習和掌握科學的養育知識,鼓勵和引導家長反思家庭教育問題。
其一,通過家長學校、講習班或學術沙龍等多種形式,幫助和引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專業性,改變非科學的教養方式,特別注意讓家長理解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使得孩子在情感、認知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從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更獨立、更具有高自尊,主要是因為父母在約束性和自主性之間掌握了科學合理的平衡,在培養孩子自立的同時,又給他們提供了必要的標準、限制和指導,促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發展興趣,挖掘自身潛力。
其二,充分進行日常家園溝通,如接送孩子時、家長接待日等,及時發現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豐富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與方法,協助家長解決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分析不同結構的家庭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家庭教育指導的相關內容。
其一,家庭教育指導內容的規劃。如今,常見的家庭結構不僅包括由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的核心家庭,還包括由祖輩、父母、孩子組成的主干家庭。在核心家庭中,應更注重從科學育兒的角度進行家庭教育專業指導。比如,子女數量的變化引發了一些新的家庭矛盾,多子女家庭中容易出現重男輕女或照顧小孩子、忽視大孩子的問題,家庭教育指導就應更多地關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而在主干家庭中,家庭教育指導應更關注祖輩、父輩及子女之間的關系。
其二,家庭教育指導方法的選擇。幼兒園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中,應在堅持正向引導的原則下,教會家長掌握交談法、委婉暗示法、家庭會議法、書信交流法、示范法等多種常用的教育方法,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性格特點有選擇性地使用。如對于性格開朗的、線條粗的孩子不適合暗示法,可以直接批評;對于性格內向敏感的孩子就不宜直接批評,可以采用暗示法。
與家長共情,葆有專業態度,讓家庭教育指導變得有效。
共情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杰斯首先提出的,是指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體驗其內心世界的能力。幼兒園教師要善于站在家長的角度換位思考、認真傾聽、理解共鳴,進行高效溝通。在家庭教育指導之前,教師需做好準備工作,例如尋找一個適宜的見面時間和地點,熟悉交談對象的情況,提前預設交談的內容。用解決問題的態度與方式來討論,而不能把責任簡單歸咎于家長,更不要指責或者說教。同時,開展支撐性指導。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幼兒園教師需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及時發現家庭教育中的新問題,形成有計劃的連續性支持,提供操作性強的具體策略。例如孩子有攻擊性行為,要先和家長一起找原因,從癥結入手解決,然后請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并及時鼓勵孩子出現的積極行為,進行正強化,通過一段時間的支持,來使孩子逐步改變。
此外,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葆有熱愛、尊重、真誠、負責的專業熱情。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保護指導對象及其隱私,堅守家庭教育指導的倫理原則。指導之后,及時跟進,并不斷觀察和追蹤,講究實際效果。從幼兒園層面和社會層面來看,需要積極構建一支既能為幼兒提供優質教育又能為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隊伍,逐步建成以園長、中層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師為主體,專家學者、優秀家長和志愿者共同參與,專兼結合、具備較強指導能力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隊伍。
總之,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需要家園之間的有效協同,幼兒園要發揮協同育人的專業引導優勢,構建家園合作共生的教育生態,找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著力點,促進孩子全面、健康、有個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