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表現為一種態度、一種習慣、一種感情、一種自信。幼兒園應該如何深入推進勞動教育,把勞動和成長、培養意志品質融合起來。北京市第一幼兒園海晟實驗園從生活、游戲、教育活動、家園活動、特色活動等幾個方面深入探索勞動教育的實施途徑,培養幼兒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和珍惜勞動成果的觀念,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初步掌握生活自理技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首先,拓展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即教育,勞動教育與幼兒一日生活息息相關。我園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的勞動內容,讓幼兒在參與中逐步形成自我服務的意識與習慣。通過繪本、兒歌等形式引起幼兒的勞動興趣,引導幼兒逐漸理解并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我園開展“我有一雙能干的手”活動,讓幼兒自己穿脫外套、整理物品、疊放衣物等,著重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讓幼兒體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培養集體意識與責任感。我園注重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例如,開展“我是值日生”“愛心小天使”等活動,幼兒在活動中完成修補圖書、擦大型玩具、洗杯子、掃地等任務,體驗幫助他人、為集體做事的快樂。除此之外,我園還開展“不同勞動大調查”“快樂勞動體驗多”“尊重勞動我做起”等活動。在“不同勞動大調查”活動中,幼兒收集、分享、交流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和與生活的關系,豐富了對各行各業的認知。在“快樂勞動體驗多”活動中,幼兒進一步發現、感受不同職業勞動者的辛苦付出,懂得尊重不同崗位的勞動者。在“尊重勞動我做起”活動中,幼兒懂得要珍惜勞動成果,不能揮霍浪費。各項活動相互配合、層層遞進,使幼兒形成了關心他人和服務集體的意識。
尊重不同的勞動。幼兒通過閱讀繪本、談話、職業體驗等方式初步了解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意義。例如了解農民、環衛工人、教師等職業,體會不同職業的工作給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務。例如,我園開展親子活動“探尋小記者”,幼兒和家長通過書籍、電視和日常觀察了解不同的職業。幼兒搜集不同的職業RHNpz8BUTRlRqyQptj+jsg==,通過交流分享,廣泛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和意義。
我園積極調動家長及幼兒參與班級活動開展和環境創設。如開展“職業搜索攝影展”“小小講述員”活動,請從事不同職業的家長為幼兒介紹他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調動多種感官加深幼兒對不同職業的認識與了解,發現和感受不同職業與生活的關系。
幼兒對職業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更加渴望進一步參與感受這些職業,為此,我園開展了“走進他們”的體驗活動,在超市、醫院、餐館等不同環境中開展角色體驗,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和親身感受,進一步加深對不同職業的理解。活動結束后,幼兒將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通過自制圖書呈現出來。同時,教師收集文明行為的資料,如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鼓勵幼兒將好習慣落實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
這些活動內容是在充分了解幼兒興趣和經驗基礎上的預設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追隨幼兒興趣點和表現,及時調整活動形式,有效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讓活動內容真正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在活動中,教師還要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用行動尊重勞動者,學會感恩,珍惜勞動成果。
體驗勞動的分工與合作。幼兒園勞動教育應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形成合作精神,學會互相幫助。例如在種植活動中,有的幼兒負責挖坑,有的幼兒負責澆水,還有的幼兒負責撒種子。他們一同商量、協作完成,不僅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還明白了每個人都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美好與可能。
勞動與收獲。在“小小種植園——我會照顧它”“快樂勞動日”等特色游戲活動中,幼兒自己準備材料,嘗試制作食物、整理貨架,在與社會的互動中,既提高了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又增強了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
其次,探索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施的方式。
創設勞動教育環境。我園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勞動教育環境,如設置勞動體驗區、種植區、養殖區等,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勞動的樂趣。教師引導幼兒主動觀察,了解勞動的意義和價值,為幼兒提供更多感受的機會。例如在活動“老師,我愛您”中,幼兒體驗和討論班級教師的日常工作。首先,幼兒體驗教師的日常工作,如拎水果桶、洗玩具、疊被子等,深刻體會教師工作的辛勞,從中感受到教師對幼兒的愛與責任。其次,幼兒向教師表達愛,通過記錄的方式激發幼兒的主動思考,鼓勵幼兒分享交流,從中梳理出可以分擔的勞動項目,并鼓勵幼兒積極行動。
創設多樣的勞動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創設多種多樣的勞動活動,如使用筷子、系鞋帶等生活自理活動;將操作材料投入游戲區、美工區引導幼兒進行各種手工制作活動;開展“我是文明引導員”“我是環境小使者”等活動,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這些活動既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樂趣,又能讓他們從中獲得語言、藝術、健康、社會等方面的發展。
注重游戲教育情境。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在勞動教育中,教師應將游戲融入其中,設計富有趣味的勞動教育情景。例如在“我是小廚師”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開展剝豆子比賽。豆子怎么剝,怎么剝得更快,剝完豆子有什么感受,教師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感受、表達,獲得勞動經驗與快樂。
強化家園合作共育。家庭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場所,幼兒園與家庭要雙向互動,積極溝通合作,共同構建和完善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內容、制定勞動教育計劃,鼓勵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參與勞動,形成家園共育的良好氛圍。例如,我園開展“我是家庭勞動小能手”活動,鼓勵幼兒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家長分擔家務。家長將幼兒分擔家務的行為以拍照或錄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幼兒園中分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選擇應源于幼兒,關注幼兒興趣,注重捕捉對幼兒發展有價值的契機,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并注重回歸幼兒生活,從而對幼兒的行為和情感產生積極影響。
積極及時評價反饋。教師應注重對幼兒勞動過程和成果的評價與反饋,利用多種方式給予幼兒肯定和鼓勵,如一同欣賞其勞動成果,激發幼兒自豪感;或者通過一個擁抱、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擊掌等,提高幼兒的勞動積極性。教師還應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方法,不斷調整勞動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幼兒園勞動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讓幼兒學會基本的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獲得成長。在勞動中,幼兒形成了尊重他人、關心集體、愛護環境等美好品質。同時,勞動也鍛煉了幼兒的意志品質,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