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所文化是幼兒園的靈魂,是幼兒園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追求。陜西省神木市第二十三幼兒園努力打造“溫潤如家、合樂有加、向陽而佳”的園所文化,將幸福的種子根植于幼兒心中,為幼兒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
家:幼兒園文化之根。家,寓意溫暖,是自主、團結的象征。幼兒園將“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定位為人文關懷,家文化背景下的環境創設、管理、教育方式,讓幼兒身心愉悅,能夠主動實踐和探索,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同時,讓教師感到工作環境的寬松,能夠立足幼兒發展,積極主動思考解決問題,也讓家長理解并支持園所的工作,形成合力。
幼兒園從環境創設、團隊建設、文明禮儀等方面營造氛圍,讓幼兒在愛的滋養下,愛家人、愛老師、愛幼兒園、愛家鄉、愛民族、愛祖國。教師在愛的環境中,知責、擔當、奉獻、合作、樂群。在班子建設、隊伍建設、班級文化建設以及班本課程建設方面滲透園所文化。班子建設方面,明確各部門職責的同時,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工作的核心目標始終是幼兒的發展和幼兒園的建設;隊伍建設方面,對教職工進行園所文化培訓,在管理過程中滲透關愛、合作等理念;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在園所文化基礎上,突出班級特色;班本課程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顯性成果,融合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精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創造性的課程體系。
加:幼兒園文化的枝葉。加,寓意合作,指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幼兒園與家長的合作、幼兒園與周邊單位的合作。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在各個領域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的態度和能力。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可以從幾方面入手:一是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二是采用多種措施,營造班級合作氛圍;三是教師安排多樣的合作小組活動,引導幼兒參與;四是推進幼兒在生活、領域、游戲中的交往活動;五是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讓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與家長的合作: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教環境,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與家長建立密切合作關系,挖掘家長資源,開展“家長進課堂”“家長半日開放”活動。
幼兒園與周邊單位的合作:密切與周邊交通、消防、文化館等單位的合作,豐富實踐類教育資源;密切與其他幼兒園交流,發揮聯合互助作用;密切與小學合作,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園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優勢,深入挖掘“麟州文化”教育資源,豐富幼兒學習內容,發揚和傳承地方特色,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構建具有影響力的校園文化,通過本土化課程實踐,豐富幼兒的生活,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選材方面,選擇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素材生成園本課程;教學方面,堅持以游戲為主,倡導情境式教學法;學習方面,支持幼兒想法,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適時引導幼兒,使其獲取豐富的知識經驗。
佳:幼兒園文化之碩果。佳,意為美好。幼兒園堅持“發展”理念,立足園本實際,匯聚力量,多途徑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幼兒全面而有個性發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促進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在幼兒發展方面,幼兒園始終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開展集體教學、戶外游戲、區域游戲,將游戲始終貫穿于五大領域活動中。教育面向全體幼兒,尊重個體差異,啟發幼兒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提高思維能力;搭建才藝能力展示平臺,讓幼兒對自己的個性優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培養創造性人才。
在教師發展方面,幼兒園制定教師培養方案,分層分類落實培訓,開展園本教研,完善表彰激勵機制,搭建交流展示平臺,培養教學骨干、幼教能手。
總之,文化的印記能夠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能激發教職工潛能,凝聚他們的智慧和力量,為幼兒園優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