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集團化辦園改革的根本動因在哪里?如何將集團規模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北京明天幼稚集團堅持“把最好的教育奉獻給每一個兒童”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園在資源配置、知識共享和團隊互動上的重要優勢,創新全面文化管理的改革路徑,從師德、師魂、師能、師風四個方面著手,打造具有明天特色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團隊,引領明天人步入和諧發展的幸福之路。
文化點亮心靈
人心齊則泰山移。集團采取先思想后專業的思路,抓事關人心的“文化”,通過幸福文化重塑明天之魂。
立破并舉,樹信仰之師。集團將“真善美”的價值融入“求、立、至”的不懈奮斗,鑄成“求真、立美、至善”六字箴言,以此體現生命成長之真,實現師幼生命成長之美,引領師幼突破自我、持續精進。一是通過學習榜樣、閱讀經典、導師輔導等途徑,讓教師明晰“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的基本問題。二是各園打造內容深刻、形式多樣的文化墻,鞭策教師的言行舉止。三是開展文化大討論,組織《明天文化伴我行》《文化的力量》等征文活動,讓文化深入每個人的內心。
兼收并蓄,鑄教育格局。一是走出去。比如,結合相關課題,組織干部教師走進大學,參觀校史館,參拜先賢紀念碑,看到大學學子的厚德載物與自強不息,讓學制教育的起點與終點在大學相遇。二是請進來。邀請知名教授開展領導力、執行力、專業力等課程,全面拓展教育格局。三是動起來。組織撰寫《幸福覺察日記》,提高教師覺察自省能力;組織教職工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開展團隊拓展活動,增強團隊的凝聚力與發展力。
修心鑄魂,走幸福之路。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集團引入幸福型組織的有效載體,在組織層面營造和諧的幸福文化,在管理層面實施幸福管理,在個人層面提高幸福勝任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幸福坐標系。一是構建幸福文化,重塑思想根基。集團將幸福內化于精神,外化于行為,固化于制度,依托于環境,以學習為動力,以活動為載體,形成了朝氣蓬勃的思想與行為范式。二是創新幸福管理,厚植人文關懷。集團開展了覆蓋中層干部的領導力培訓課程,創新PDCA工作法,把工作變成螺旋上升式的循環。輔以思維導圖、SWOT分析法等管理工具,提高中層干部的領導力與管理力。堅持以人為本,為教師量身定制發展規劃,形成成長清單,增強教師的內驅力。三是開展五項修煉,煥發幸福活力。集團以幼兒園為道場,開展了旨在提高幸福勝任力的“仁、信、禮、智、勇”五項修煉。例如,開展禮儀專題培訓,舉行“中國好老師”評選表彰活動,培養溫潤如玉、內外兼修的明天人。
學習增強動力
學習是解決精進專業、推動全面成長的重要途徑。為此,集團引入了行動學習工具方法,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實效。
學習落地,優化成長路徑。集團以“行動、反思、對話”為框架,形成了“正念—覺察—反思—對話—重構—行動”的行動學習新模式,通過小組學習來解決實踐問題,塑造全新的心智模式和行為方式。行動學習在集團的落地,聚焦真問題,開展真研究,組織真行動。例如,集團以教育督評、“六一”活動等為契機來鍛煉提升團隊。
學習革命,匯聚團隊智慧。行動學習融合了人事境,聚焦了團隊學,連接了腦心手,應用“目的回溯”界定問題,通過“定放收轉”來引導對話,有效凝聚了團隊智慧,形成了邊教學邊學習邊研究的工作范式。我們交叉應用甘特圖等工具,固化傳播行動學習成果,定期召開教育和文化年會,印制《行動學習案例與體會》,以便復盤評估,循環優化。
學習驅動,突破發展瓶頸。行動學習為教師的成長增強了動力,培養了習慣,踐行了“讓學習隨時發生,讓優秀成為習慣”的理念,引導教師實現了從思維到能力再到習慣的全面蛻變。行動學習開拓了教師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形成了“聽記述問言”的“傾聽5字訣”,搭建起“師法友”的共進平臺,建立起系統思維模式。行動學習的特點在于行動,它給人以系統的思考,也給人以細節的關注,在方法上追求“精”,在流程上追求“細”,構建了“知會熟精通達”的成長階梯。
管理鑄造優勢
集團化管理就是多個幼兒園組成的指揮統一、協同運作、整體發展的聯合體,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我們將理念、戰略、模式、體系、機制和責任作為集團化辦園的六大關鍵要素,構筑了團隊建設的管理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倡導共好管理。集團倡導共好理念下的人文管理,相信、理解、尊重、包容、接納每位教職工,并將這種理念落實在文化與管理中。組織專業團隊,運用座談、問卷等途徑來調研團隊問題,充分利用SWOT工具,構建戰略地圖和行動藍圖,實現了團隊發展的最優設定,例如在教育內涵發展的戰略關鍵期,集團的重點是推進幸福課程,讓管理因時而化。
創新生態多層的模式,實現協同共進。我們創新組織建設、園所發展、人才培養的三套模式,通過模式構建助推團隊發展。在組織建設上建立“精進模式”,以全面變革,止于至善推動精確創新,以自檢自查、精益求精推進持續進步,以資源配置、開放共進促使效能提升。例如走進幼兒園的教育現場活動已經成為集團管理的督評常態。在園所發展上建立“艦隊模式”,集團總部是指揮中樞和綜合平臺,各園就是協同出征的戰艦,既能各負其責、協同共進,又能各自為戰。在人才培養上建立“矩陣模式”,在縱向上是班組、幼兒園和集團三個層級;在橫向上是管理、保教、后勤三個模塊,描繪出矩陣九宮格。每位教師都身處其中,充分汲取縱橫的優勢來實現成長。
優化和而不同的機制,推動多元發展。集團從優化機制中實現了和而不同的多元發展,建成了“總部+幼兒園”的直線職能式與矩陣式相結合的運行機制,推動了總部與幼兒園的職能優化。相同的是使命、目標與文化,不同的是專業分工、具體實踐與教育特色。我們希望每位教師都能明晰職責、同生共長,在集團化辦園平臺上獲得充分的成長支撐。
建立科研先導的體系,激發創新活力。集團高度重視科研先導作用,營建了立足實踐、開放多元、重視交流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科研體系,服務了保教實踐,激發了創新活力,弘揚了優良學風。搭建集團和幼兒園、教師三層科研平臺,實施“幸福種子”計劃,承擔了百余項國家市區課題。
教育助推發展
《禮記·學記》指出:“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集團整合家園社的優勢資源,以幸福教育課程為支架,全面提升幼兒核心素養,讓教師的專業能力在教學相長中升華。
構筑師幼共同成長的幸福雙主體理念。幸福課程是在課程中播下幸福種子。它以生命生長為核心,以一日生活為基本內容,以生成為課程基本形式,以游戲精神為課程靈魂,以師幼為共同主體,構筑師生共同成長的有溫度、有生機、有活力的,且富有挑戰性、自主性和開放性的幼兒園課程。
營建統一理念與多元發展的幸福教育模式。集團幸福課程實踐形成了“135X”圖譜,描繪出幼兒成長和教師發展如魚得水、相遇交融的畫面。
“1”是指根植于生命幸福成長的一個起點。幸福課程是有溫度的課程,它尊重幼兒生理發展之“時”;是充滿游戲精神的課程,它追隨幼兒心理發展之“需”;是富有挑戰的課程,它相信幼兒有發展之“力”;是開放靈活的課程,它孕育幼兒自主發展之“悅”。比如,改變集體加餐等環節,融入游戲活動,讓幼兒獲得更好的教育體驗。“3”是指求真、立美、至善三個幸福基點。集團將“求真、立美、至善”的價值追求融入課程。“求真”即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引領幼兒在情境中真游戲、活動中真自主、生活中真探究。“立美”即培養幼兒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至善”即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幼兒的幸福力和成長力。比如在自主游戲研究中,教師實施放手策略,為幼兒提供基于觀察的策略支持,促進師幼共同成長。“5”是指幸福成長“五場”的課程空間。主要包括創設幸福成長生態場,打造課程資源帶;創設幸福成長能量場,提高課程的系統教育力;創設幸福成長動力場,構建課程的集團化實踐模式;創設幸福成長合力場,促進課程的多元主體參與;創設幸福成長研究場,強化課程的教師支撐。“X”是指一園一品的多元課程群。例如美術集群中,雙榆樹園以水墨畫為特色,定西園則是以生活美學為主,這些多元并存的特色教育共同組成了幸福教育。
“135X”圖譜是師幼幸福互動的生動表達。通過建構“行動—覺察—反思—重構”的課程實施模型,引領師幼在學習情境中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收獲了幸福,推動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