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8月23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獲悉,山西省政府印發了《山西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30年,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
《規劃》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結合《山西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補短板、鍛長板,加快推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即以縣域為單元,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小型工程規范化,實現縣域專業化管理全覆蓋,推動農村供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強不強”轉變。
《規劃》總體目標——
到2025年,工程供水保障水平和應急保障能力穩步提升,水量、水質、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持續穩定達標,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規模化工程覆蓋率達到45%,千人以上工程基本實現24小時供水,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標率力爭達到10%以上,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縣域統管。
到2027年,基本實現農村供水水源有保障、工程可持續、水價能承受、服務跟得上,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5%,規模化工程覆蓋率提高到55%,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實現24小時供水,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水平全面提升,基本消除旱井、水窖等分散工程;應急供水設施配套基本完善;農村供水水質總體達到當地縣城供水水質水平;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標率力爭達到30%以上,農村供水全面實現縣域統管。
到2030年,從“水源”到“水龍頭”安全可靠、保質保量、城鄉融合的供水工程建設管理體系基本構建,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規模化工程覆蓋率提高到70%,全面實現農村24小時供水,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達標率力爭達到80%,基本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均等化。
到2035年,農村供水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全面實現縣域供水統一管理,農村24小時穩定供水,農村供水工程體系、良性運行的管護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