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要求企業堅持從全方位的角度出發,分析當前的發展態勢,推動企業文化建設與政工黨建之間的充分融合,并構建出可持續的全新發展路徑,所以首先需要企業注重自身的文化形象建設,其次需要企業發揮出政工黨建的作用和功能。以下內容就重點探究當前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與政工黨建之間融合的全新路徑,主要包括加強企業精神文化與社會形象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企業政工黨建和諧發展、凸顯企業思政優勢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把握黨建工作的根本要求。
第一,政工黨建。這項工作的開展屬于現代化企業明確自身發展目標、加強黨的指導思想、構建發展整體架構的基礎所在。政工黨建的合理推進,除了可以為員工樹立正確發展思路,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之外,也可以進一步挖掘出企業具有的發展潛能,讓企業可以在不同時期保持自身優良的狀態與文化,進而為當代社會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幫助。第二,企業文化。現代化企業的建設改革和創新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在精神和物質等方面提供的幫助,并且也屬于企業發展中不斷經營變化和工作變化所形成的,可見企業文化能夠凸顯出企業特色,屬于一個重要內容。在當代企業發展變革的道路上,應當把社會主義觀念當成核心思想,并以這個核心思想作為基礎,進一步突出道德素養、政策制度和思想品質等方面的內容。另外,企業的文化建設也屬于引導企業員工意識發展與精神成長的重要工具,觀察員工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種種行為,能夠直觀了解企業文化中的獨特物質形態、文化底蘊與精神價值等內涵。
在企業開展文化建設活動期間,需要對員工們的創新潛力與創造潛力進行重點挖掘,凝聚員工工作中的戰斗力作用,讓員工可以保持更好的團結意識與思想,突出艱苦奮斗的優良精神傳統,基于社會主義理念的角度出發,幫助員工養成正確的“三觀”。企業進行文化建設工作時,要堅持將區域內的紅色文化以及革命分區當成基礎與核心,將區域內的政府精神與政府文化融合到自身文化建設內,促使企業文化的精神目標可以得到更好的升華與體現,并逐步發展成企業文化的建設基石,遇到瓶頸時,企業可以延續一些革命時期的傳統文化,從而保障企業能夠獲取長期的穩定發展態勢。
在企業開展黨建政工活動時,還應當推行人本原則,著重提高對基層員工的關注度、重視度以及尊重度,主動關注員工日常生活與精神文化的多種需求,滿足他們在文化建設和企業發展中提出的新需求,激發員工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讓黨建政工能夠得到應有的成長與發展。除此之外,也要求企業充分關注每一個員工的薪資待遇和工作環境,為他們創造更加優質的工作環境,提供更高水平的薪資待遇,借此讓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積極投入到工作實踐與崗位發展中,并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和企業滿足感,讓他們能夠主動擁護黨建政工,作出自己的重要貢獻,發揮自身的重要價值。
我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所以需要企業對黨建政工中的內容加以豐富,進一步突出企業文化的層次性,讓企業能夠在革新中向著更高的水平發展與建設文化。具體來說,在進行文化建設時,企業需要充分利用好區域優勢,對區域內的文化元素進行深入挖掘,結合新時期背景下的新形勢與新政策,進一步豐富企業文化建設層次,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黨建政工之間的相互融合與滲透,建立起良好的共同發展環境,促使員工們可以感受到來自于企業文化和黨建政工之間的融合作用。在工作實踐中,則要求企業將黨建政工和文化建設作為標準依據,盡可能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這已經成為企業現代化發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股力量。
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指出了應當優化黨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基本要求,這要求各地區內的企業落實好黨建工作原則,并認真學習其中的細節,而后利用更加全面的手段加以實施,讓企業黨建中的思政建設水平與管理監督力度能夠得到強化,從而完成基礎性的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此外,企業還應當從黨建實踐出發,對現有發展載體進行優化和完善,進一步體現出黨建對企業員工在思想方面的引領作用,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集中企業力量,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需求,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水平。此外,黨建還應當切切實實地為員工發展服務,通過黨建要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充分溝通,這樣能夠讓企業實時了解員工思想動態,而后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手段和引領措施,借此提高員工工作的戰斗力和企業的凝聚力。
在新時期下,企業政工黨建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必不可少。而為實現該融合目標,則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從而加大對融合的支持力度。為此,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應當著重建設協調機制與溝通機制。企業政工黨建與企業文化屬于兩個差異較大的領域,然而相互之間同樣會存在一些聯系。所以需要通過建立流暢的溝通渠道和協調渠道,提高二者交流的通暢性。比如可以借助定期組織會議活動或者座談會活動等方式,保證雙方都可以充分表達自身想法與見解。第二,需要制定科學的政策手段。對于政府來說,需要出臺各種各樣的政策法規對企業行為加以規范和優化。比如設置獎勵計劃,借此鼓勵企業員工為政工黨建作出的努力與貢獻。此外,企業也可以選擇將更多的內容加入到培訓工作中,并推進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與教育活動,借助強化員工們對社會責任的理解以及對企業文化的認同。第三,要重視對實踐效果的優化評估。因為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政工黨建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期間要不斷地優化調整和創新發展。所以在推進中應當密切關注現實效果,并及時做好評估與改進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采取的工作手段與工作措施可以完成預期任務目標,并保持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滿足企業的現代化建設與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背景下,企業文化和政工黨建之間的科學融合,能夠推動企業的現代化發展,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基礎、政治保障與文化基礎。
(作者單位:華陽集團供電運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