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考試通過了。”2024年7月12日15時43分,鶴壁市審計局賈連星突然收到省審計廳的通知。面對這一喜訊,他知道,自己9個月的努力與辛苦終于結出了果實。面對著屏幕上的成績,他的思緒再次被拉回到了2023年10月8日那天……
首戰失利,折戟沉沙
2023年10月8日至12月8日,河南省審計廳在南京審計大學舉辦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班,當期招收學員80名。為統籌全省,省審計廳采取初試篩選學員。賈連星成功通過全省預選并正式參加這次培訓。臨行前,局領導反復囑咐:“省審計廳組織此次培訓機會難得,作為鶴壁市審計機關的唯一參訓人員,你代表的可不是你個人,不管你熬多少個通宵,考試必須通過,你可是立了軍令狀的!”
面對領導的信任和同事的祝福,賈連星原本顧慮重重的內心,卻逐漸堅定起來。雖然有壓力,但也信心滿滿。
然而,真正培訓2周后,“我就受到了一萬次暴擊,國產數據庫、Python、密鑰、數據庫實例、SQL語句、正則表達式、循環結構、變量、列表、字典……這么多新的概念一股腦倒進腦子,瞬間成了一團糨糊”。
賈連星是一名轉業軍人,別說一連串的計算機語言讓他摸不著頭腦,就連計算機中的很多英文單詞他也不認識。面對如此困難,他很快就敗下陣來:Python完全跟不上,硬盯屏幕看半天也搞不懂神通數據庫的語句原理;課堂講課都沒搞懂,課后練習也手足無措。無從下手又找不到方法的他,只能時常在夜里一個人盯著窗外發愣,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責問自己:“我是不是不行啊?這如何向組織交代啊?”
好在短暫的迷茫后,他迅速調整狀態,重拾信心,整理出加強和改進學習的舉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于是,賈連星把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全部利用起來,兩個半小時吃飯午休時間、每晚9點后的宿舍休息時間以及周末的休息時間。課堂上跟不上進度就課下聽網課、做練習,遇見不會的題就反復多做幾遍。2個月里,他一直在埋頭追趕。
然而,盡管他已經使出了百分之百的力氣,但最終考試結果表上冰冷的“兩門未通過”幾個字,終于像一塊冰,讓一顆火熱的心沉到井底。
找回希望,再戰考場
培訓結束后,賈連星回到單位繼續工作。領導和同事們得知他的成績后,紛紛鼓勵其振作起來,再戰一次。但經歷過一次失利,他難免又迷茫起來。
“首次集中2個月的全職備考都未通過,更何況現在回到工作崗位。”“沒有南京審計大學優秀教學老師輔導,沒有一同并肩奮戰的同學幫助,這無疑是更大的挑戰。”“我如果不再去考試了,也許只被笑話一次;假如我再次去備考,如果再不通過,那會不會成為同事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內心的顧慮讓他遲遲不敢前進。此時,局領導再次找到他進行談話。“你可是立下軍令狀的,組織相信你,只要繼續努力,你一定行的!”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一遍遍地在賈連星腦海中反復播放,也讓他從一團荊棘叢中找到了方向。
失利不失志。2024年,賈連星終于再次備考。從Python基礎知識變量、數據類型開始,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從頭到尾把所有的知識又復習了一遍。
當離6月15日考試還有20多天時,他的復習效果還是不太理想。有時一段報錯的代碼,可能找1個小時都找不出錯在哪兒。現實的殘酷仿佛在一遍遍地訴說:這樣下去,終究還是失敗。那一刻,賈連星毫無疑問再次動搖了,“要不我不去考試了,還是算了吧”。
當他忐忑不安地把這個想法報告給局領導后,局領導再次給予了他支持和鼓勵。
考前一周,賈連星背上行囊再次征戰南京審計大學,熟悉的戰場讓他重新燃起激情,并告訴自己:“這次你一定行的!”
盛夏的南京,炎熱正當時,審計人的熱情一樣熱烈,同學們為了中午能夠多學習一會兒,用不到5分鐘的時間吃完快餐,就找幾個板凳拼一拼躺會兒或者在桌子上趴會兒。深夜12點的校園里,備考的同學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回宿舍的路上依然探討交流,學習熱情絲毫不減。
考試的日子終于到了,全國各地的審計人都來到了南京審計大學這個審計人心目中的圣地。“經過一天的考試,到最后一道題寫完、交卷,邁出考場的那一刻,我只感覺一切都已盡己所能,內心是那么的平靜。”
勝利歸來,接續奮斗
2024年7月12日,他收到了考試通過的通知,上機分數121分,筆試99分(每門滿分150,兩門均過90分視為通過)。他以絕對的優勢邁過了通過線。在這一刻,所有的努力與付出終于澆灌出了豐收的果實。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賈連星始終以腳踏實地、奮勇爭先的精神面貌,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這也終為鶴壁市審計局大數據審計事業再次添磚加瓦。面向未來,賈連星將滿懷激情,利用自己所學的計算機審計技能,提升本領,并在奮斗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青春風采。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