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務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密切相關。通過科學管理和有效使用財政資源,能夠提升財務透明度和公信力,防止腐敗和保障風險防控,推動績效導向和目標實現,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福利提升。政府財務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
政府財務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系
政府財務是管理和分配國家財政資源的重要部門。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政府財務的科學管理和有效使用對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社會經濟效益至關重要。通過財務管理,政府能夠合理決策和分配財政資源,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
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政府具備透明度和公信力。政府財務的公開與透明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和公開財務信息,政府能夠增強社會對其財政行為的監督和信任,提高治理的合法性和效果。
政府財務的規范管理對于預防腐敗和實施風險防控至關重要。良好的財務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有效遏制腐敗行為,保護公共財產的安全。同時,通過財務管理,政府能夠及時識別和應對財務風險,保障國家治理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國家治理現代化對政府財務提出的新要求
國家治理現代化對政府財務產生了新的要求,包括財務透明度、預算管理一體化、績效導向、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政府財務部門需要積極響應這些要求,加強財務管理的現代化建設,為國家治理現代化保駕護航。
一是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政府財務具備更高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政府應當及時、準確地披露財務信息,使公眾和利益相關者能夠了解政府財務狀況和財政活動。通過提高財務透明度,可以增加社會對政府的信任,促進社會監督,推動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二是全面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財政部推出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和績效目標指標體系,來加強政府財務管理水平。政府財務部門需要嚴格執行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各項數據的收集和上報,將政府財務資金及賬務全面納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協同制定和實施預算,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通過績效管理,可以促進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行政效能和社會滿意度。
三是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政府財務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政府財務部門需要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加強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可以防范財務風險和腐敗問題,確保財務資金的安全和穩定。
四是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政府財務運用創新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政府財務部門應積極推動數字化財務管理和信息共享,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提升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推動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
政府財務在國家治理現代化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剛性預算控制
一些政府財務部門可能過于注重預算編制和預算控制,往往會忽略實際情況,沒有嚴格考核預算的執行情況和預算的結果,沒有具體研究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導致預算以剛性的預算限制為主導,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創新使用受到限制,影響國家治理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二、財務信息不透明
在某些情況下,政府財務部門的財務信息披露不夠透明,政府未按時或不完整地公開財政報告,包括預算執行情況、財務狀況、資金支出項目和稅收情況等信息。公眾無法了解政府的財政活動和資源利用情況。即使披露,也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數據或是社會公眾并不關心、不熟悉的數據,進而影響社會公眾對國家財政的了解和監督。
三、核算方法不科學
政府財務核算方法中存在不合理的會計政策,如對資產計量、收入確認、費用分攤等方面的處理不符合公認會計原則。這可能導致財務信息的失真和不準確,影響對政府財務狀況和經濟活動的正確評估。同時在核算財政收入和支出時也存在方法不科學、計算不準確的問題,導致財政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受到質疑。政府財務核算方法未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缺乏數字化、自動化的財務管理系統,導致財務信息處理效率低下、容易出現錯誤和遺漏,同時也難以滿足財務信息透明和公開的要求。
四、內部控制不完善
部分政府財務部門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容易發生財務管理漏洞和風險。往往表現在財務數據不準確、預算執行不合規、資源管理不當、采購過程不透明、報銷流程不完善、風險管理不足等,這些問題都體現了政府財務的內部控制不足,影響財政資源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
五、缺乏績效導向
政府財務部門在財政管理中缺乏充分的績效導向,從而無法量化和衡量財務績效,導致難以進行有效的績效導向管理。財務部門缺乏科學、全面、客觀的績效評估機制,無法對財務執行情況和結果進行準確評估,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和改進措施。
為提高國家治理現代化應采取的措施
一、推進政府財務改革
一方面加強預算改革,從剛性控制轉向靈活和創新的預算管理模式。引入績效評價機制,對項目和政策的績效進行評估和監督,更加關注目標導向和績效管理。推行預算一體化管理,將各級政府的預算納入統一的規劃和管理體系,實現整體協調和統籌。建立跨部門、跨層級的預算協調機制,促進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協同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優化財政核算方法和流程。加強財務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建立高效的財務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提高核算效率。開展成本費用核算,明確各項成本費用的來源和分配,為資源利用效果評價提供依據。建立完善的財務報告制度,確保財務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
二、加強財務信息公開
政府部門應制定明確的財務信息公開政策和規定,明確要公開的財務信息內容、方式和頻率。政府部門應建立并維護一個便捷的財務信息公開渠道,例如政府網站、專門的財務信息公開平臺等,確保公眾能夠方便地獲取財務信息,應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格式公開財務報表和年度報告,包括預算執行情況、收支狀況、資產負債表等,以提供對財務狀況的全面了解。政府部門應主動公開重要的財務信息,如財政預算、政府投資項目的財務情況、政府采購信息等,以加強對公共資源使用和政府財務管理的監督。政府部門應以易懂的方式向公眾解釋和呈現財務信息,例如通過圖表、圖形化的數據展示等方式,使公眾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財務信息。政府部門應鼓勵社會各界對財務信息進行監督和評價,并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接受公眾的建議和意見,提高政府財務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效果。
三、加強內部控制
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和防范機制。一是確定內部控制的目標和原則,制定相關政策、程序和流程,明確內部控制的責任與權限,為內部控制提供合理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二是規范財務流程和操作,明確財務流程,確立財務職責和權限,規范財務操作的步驟和要求,遵循財務制度和法規,減少錯誤和失誤的發生。三是建立有效的財務監督機制,加強對財務活動的監督和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違規行為和風險,確保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和規范性。四是開展內部控制培訓和教育,提高財務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和認識,增強其內部控制的能力和素質,促進內部控制文化的形成。五是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和應對機制,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和影響。
四、培養財務管理人才
加大對財務管理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力度,提升財務部門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聘用專業的財務人員進行財務工作,完善招聘和培養機制,明確崗位要求和培訓計劃,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吸引和留住優秀的財務管理人才。提供廣闊的職業發展路徑和晉升機會,激勵人才追求個人成長和發展。定期進行業務考核和測試,讓財務人員都能熟練掌握本單位的財政業務。
政府財務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協同發展的展望
未來,國家財務部門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將緊密協同發展,形成良好的互動和協同關系,基本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取得以下幾方面的進展:
一、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國家財務部門將不斷加強技術和業務能力培養,引入先進的財務管理工具和技術,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通過數字化財務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數據的實時監控,提高財務管理的精確性和準確性。
二、加強預算管理一體化
預算管理一體化將更加深入和廣泛地應用于國家單位的財務管理中。各級財務部門將與相關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緊密合作,共同制定和實施預算,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時,加強績效目標的設定和跟蹤,確保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推動財政責任制改革
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水平,財務部門將推動財政責任制改革。建立健全財政預算、決算和審計制度,強化財政預算的公開透明和審計監督,提高財政資源的使用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加強監管和風險防控,建立協同合作機制
國家財務部門將加強對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監督和風險防控。通過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對財務活動的審核和監管,有效遏制腐敗和不法行為,保障財務資金的安全和穩定。國家財務部門將與其他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監管部門建立更加緊密的協同合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形成協同發展的合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作者單位:肥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
(責任編輯:白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