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癥屬于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是由于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所致。該病是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惡性腫瘤患者合并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發病率為4%~20%,明顯高于一般人群。靜脈血栓栓塞會嚴重威脅腫瘤患者的生命安全,可能導致死亡,因此也被稱為“隱秘的殺手”。
腫瘤患者容易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
1.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腫瘤細胞會分泌促凝物質,導致患者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令其更容易形成血栓。
2.血管壁損傷
腫瘤患者需要長期接受靜脈置管等有創性醫療操作、服用化療藥物,這會嚴重破壞血管壁。同時,癌細胞也會侵犯血管壁。血管壁損傷后,可促進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因子,促進血栓形成。
3.血流淤滯
患者長期臥床、腫瘤壓迫血管可導致局部血液流動受阻,發生血液瘀滯,形成血栓。
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癥狀
靜脈血栓栓塞癥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根據血栓形成的部位、嚴重程度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
1.深靜脈血栓
患者肢體出現不對稱的腫脹、疼痛、發熱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組織壞死。有些患者沒有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明顯癥狀,以肺栓塞為首發癥狀。
2.肺血栓栓塞
絕大多數肺血栓栓塞都是由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引起。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甚至昏厥,嚴重時可猝死。此外,患者還可能有煩躁不安、驚恐甚至瀕死感,咯血(常為少量咯血),咳嗽、心悸等表現。
患者如果出現上述不適,應考慮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可能,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診治。
預防建議
1.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
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高膽固醇飲食,戒煙戒酒,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
(2)適當運動
患者應避免久坐、久臥,建議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鍛煉。散步、快走等簡便易行,很適合腫瘤患者進行。建議每日步行達到6000步。睡前用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術后患者應抬高患肢,在家屬的幫助下主動或被動活動肢體,促進血液回流。家屬可以每日輕柔按摩患者的肢體,促進血液循環。病情有所恢復后,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
踝泵運動能夠有效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具體方法是:躺或坐在床上,伸直下肢,先用力向上勾起腳尖,保持5秒后放松;再用力向下繃腳尖,保持5秒后放松;最后以踝關節為中心,腳做360度繞環動作。順時針、逆時針各做5次。
2.自查肢體情況
每日觀察肢體情況,如果發現肢體呈不對稱的腫脹,出現顏色改變、靜息痛(靜止狀態下發生疼痛)、一側皮溫高等情況時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3.物理預防
血栓形成風險高者應遵醫囑使用足底靜脈泵、間歇充氣加壓裝置、梯度壓力彈力襪等醫療器械,可以有效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預防靜脈血栓。
4.藥物預防
需要長期臥床、靜脈血栓形成風險高的患者,可遵醫囑服用抗凝、溶栓等藥物。服用抗凝藥物期間應避免發生磕碰,用軟毛牙刷刷牙,延長穿刺點(如肌肉注射、血糖檢測等)的按壓時間,同時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
腫瘤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定期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CT血管造影、下肢靜脈彩超檢查等,主動防治深靜脈血栓,減少血栓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