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同時,不斷探索新時代管黨治黨的科學方法,不僅提出依規治黨這一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還在實踐中強化和推動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并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如何對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進行系統性總結和研究?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志江教授于2024 年5 月在學習出版社出版的專著——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研究》,就是這方面的一部力作。該書以習近平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依次研究和論述了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的概念特征與相關關系、構成要素與主要內容、理論基礎與演進歷程、基本原則與重大意義,在此基礎上細致地分析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面臨的問題,并通過對科學把握新時代依規治黨的三重維度的剖析,詳細探究了新時代依規治黨的有效路徑。此外,該書還對以依規治黨引領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執政黨治理現代化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保障、依規治黨是實現執政黨治理現代化的制勝法寶等有新意、有深度的觀點,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結論和啟示。
總體來看,這本書有以下顯著特點和創新之處。
第一,對相關概念進行了學理性辨析和科學界定。學術研究是一項科學、嚴謹的社會觀察、知識總結和思維創新活動,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概念作出科學界定,明晰有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這是開展學術研究的前提和基礎。本書對“治理”“依規治黨”以及依規治黨與黨的建設、黨的制度建設、制度治黨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等作出了學理性辨析和科學界定,這為學術界進一步展開相關研究提供了借鑒或啟示。
第二,研究內容豐富而系統,是一部對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進行整體性研究的力作。學術界對黨內法規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礎和成果,但對依規治黨進行系統性、整體性研究的成果不多。本書論述了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的概念特征、構成要素與主要內容、理論基礎與演進歷程、基本原則與重大意義、問題與挑戰、有效途徑等,呈現出對依規治黨進行立體研究的鮮明特點,做到了邏輯與歷史、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第三,研究視野開闊,將依規治黨置于國家治理現代化和政黨治理現代化的視角下進行研究和思考。本書不是簡單地就依規治黨而談依規治黨,而是注重從國家和政黨的制度建設以及國家治理現代化和政黨治理現代化的視角思考依規治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實踐建議。新時代以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政治文明建設的重大創新和戰略重任,黨中央提出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是協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原則與要求。從治理現代化的視角,本書提出依規治黨依然要遵循主體多元化、方式民主化、規則法治化、運行公開化、效益最優化等原則,在實現依規治黨和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需要正確處理法治與傳統的人治、德治的關系。
第四,大膽提出了一些有新意、有價值的觀點和思考,做到了守正創新。如:提出依規治黨的思想從建黨伊始就開始醞釀萌芽,并經歷了開始萌芽、曲折探索、初步形成、走向成熟四個階段;辨析了“治理”一詞的內涵,指出不管哪種現代治理都需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只是相比于西方的選舉民主,我國的治理更注重全過程民主、協商民主等形式;依規治黨是實現執政黨治理現代化的制勝法寶;要切實通過依規治黨來引領和深化各項改革,要通過依規治黨切實將國家之“治”轉化為國家之“能”;既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也要避免因理解偏差致使政治建設無序泛化而影響黨的中心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等等。這些觀點新穎而又理性,引人深思。
當然,萬物都是瑕瑜互見,該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制度治黨與思想建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三組常用詞匯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尚未進行詳細具體的分析說明;對如何將黨的各級“一把手”的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還需在現有對策思路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實化、可操作化,以便使相關解決辦法更切實可行、務實管用。
然瑕不掩瑜,總的來說,該書論點鮮明,結構完整,邏輯清晰,資料翔實,論據充足,論證充分,語言流暢,特別是其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還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在書中,從而有效確保了該書在政治上正確、思想上深刻、內容上豐富、結論上可鑒。
(作者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