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分數嘛,報中醫只能去民辦了。”
“我如果是你的話,會認真考慮你們鄉鎮衛生院地方的定向鄉村醫生。”
2024年年高考志愿填報季,充滿焦慮的學生和家長再次擠滿了張雪峰的直播間。
在一次直播連麥中,一位來自河北唐山的農村女孩表示,自己平時成績在490到500 分之間,希望念中醫相關的專業。聽了女孩的預估分數以及家庭情況后,張雪峰當即給出了上述建議。
這一次連麥,讓張雪峰再一次上了熱搜。他的這個建議,更被不少人認為幫助了農村孩子了解有編有崗的“定向鄉村醫學生計劃”,打破了“信息差”,是“最良心的一次建議”。
什么是“信息差”?
所謂“信息差”,指的是在信息傳遞和溝通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信息不對稱。信息差可以分為三種:認知差、資源差和能力差。認知差指的是你懂,但是別人不懂;資源差指的是你有,但是別人沒有;能力差指的是你會,但是別人不會。
由此可見,對“定向鄉村醫學生計劃”的不了解,這就屬于“信息差”中的第一種——認知差。
那么這些“信息差”的造成,是因為有“內部信息”不外傳嗎?答案是,并不是。
上述“定向鄉村醫學生計劃”的正式名稱是“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計劃”。在教育部陽光高考網上的首頁左邊,點擊“特殊類型招生專題”,即可看到相關的具體介紹。如果你不擅長用網絡,那么本省的《招生計劃》大本上一定會有詳細的介紹。如在廣西2024年《招生計劃》(物理類)有關的介紹就占了整整兩頁(第4頁和第5頁),非常詳細。
我們再來看以下有關“信息差”的志愿填報案例。
考了“985”的分數,卻被錄到“民辦三本”
2024年河北省本科批投檔,有物理組考生以624分的高分,投檔至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投檔分同樣是624分的,有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等“985”大學的專業,以及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211”大學的專業。
你是不是覺得東南大學也不錯啊?事實上,東南大學成賢學院與東南大學是兩個25a9f844e141ea8be94d50852fc082bd0e19d055766e9814b649c4d9e1d8407e不同的大學。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的性質是民辦,也被稱為獨立學院,以前和其他民辦院校一起在三本批次招生。東南大學成賢學院不僅學費高(每年學費為每生1.8萬至2.4萬),而且畢業時頒發的是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不是東南大學的畢業證和學位證。
獨立學院屬于新事物?并不是。獨立學院的概念被正式確立,始于2003年的教育部8號文件,此后涌現出大量的獨立學院。
這些獨立學院的性質屬于不外傳的“內部信息”嗎?并不是。在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河北省本科批平行志愿投檔情況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后面有“獨立學院”四個字,而不像其上下的院校那樣帶有“公辦”二字。事實上,在《招生計劃》大本以及網上志愿填報系統中,各個院校的性質都是有著這樣明顯的備注的。
類似的填報事故,這一年還有不少,如河北歷史組考生以611分的高分投檔至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會計學專業;廣西歷史組考生以570分的相對高分投檔至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因為選科不符合要求,不得已放棄向往已久的專業
這樣的案例在2024年新高考地區特別突出。最為普遍的是歷史組考生抱怨不能填報中醫學類專業;沒有選考政治的考生,抱怨不能讀公安學類專業,只能放棄填報警校。還有不少選擇物理沒有選擇化學的考生,發現自己可選的余地非常小,幾乎所有的理工農醫類專業都不能填報。
關于選科要求,是不公開的信息嗎?并不是。
2021年,在總結了前三批新高考省份的相關經驗基礎上,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并明確說明此要求于2024年起正式啟用,對“3+3”“3+1+2”省份均適用。
根據教育部的此文件,各個高校分別擬定本校2024年在新高考地區的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這些均可在各新高考省份的省級招生考試院官網查詢得到。
如何破解志愿填報中的“信息差”?
每年高考志愿填報,都有人抱憾錯過更合適自己的院校和專業,有的人甚至出現滑檔、被退檔等填報事故,不得不落到下一個批次,或者被迫選擇復讀。這些情況的發生,絕大多數是因為對志愿填報的相關政策和規則不了解,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差”。
與此同時,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要填報幾十個,甚至近百個志愿,相關的高校專業錄取信息和規則顯得更加紛亂繁雜,疊加上越發微妙的就業形勢,就使得“信息差”這樣一個詞迅速走紅。這使得本已夠焦慮的高考生及其家長,更增加了一種自己被隔絕在“內部信息”之外的不安全感。
想要破解這種“信息差”,高考生和家長首先要明白,沒有所謂的不外傳的“內部信息”。在互聯網時代,有關高考招生信息和規則已經是非常透明,只要有心去查詢,都能找得到。一定要有這樣的信心。此外,高考生和家長更要明白,進入社會之后,搜集獲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說是決定人生最關鍵的能力,沒有之一。而志愿填報,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的“高考附加題”,恰恰能夠幫助高考生更好地培養這個能力。
讓自己得到更好的錄取結果,當然并不容易,需要踏踏實實地去搜集信息,按自己預估的分數來模擬填報,通過實操來了解規則。多做幾次,你就會發現,雖然很煩瑣,但這其實是一個規則很明確的、步驟很清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