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家,在白云深處。
故鄉這個詞,在那月色般溫柔的古詩詞里,“鄉禽何事亦來此,今我生心憶桑梓”。少年的心總是念著遠方,幻想著遠方海上滑翔的鷗鳥、在柔軟的沙灘里安家的小蟹,以及閃著璀璨燈光的城市建筑。
人世間許許多多相類同的人生規劃里,離家是必然的。視野里鋪展開的小路彎曲到天際,滿路衰草迷離,而歸程,尚在家人的期盼中。喚回他的,是從白云深處寄來的一份牽掛。姥姥寄來了他最愛吃的桃子,粉白的顏色,像故鄉的天空中被朝陽染成胭脂的云彩。
歸途的列車攜著一路風塵。離鄉時走過的小徑,青草萋萋,老屋斑駁。頹墻之上的柳樹經過了十載光陰,碩大的根部裸露出墻面,仿佛再經一天的日光照撫,便要從頹墻上呼躍而出。柳條看不穿粗壯枝干的野心,在輕風中溫柔地舒展著身子。路過它時,他凝眸望了許久。
長滿青草的小路沒有盡頭,但是前方那扇絳紫色的大門會留住他的。山中清新的空氣里涌動著綠意。急雨飄過,雜塵赴地,澄藍的天空下,青山、碧樹、流水、孤村,這不加雕飾的一切,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錯覺。遠遠地望見,姥姥在山腰處的桃園里采摘桃子,他來不及放下背上的行李,便直奔向俘獲了他味蕾的桃園。
姥姥采摘了一籮筐的桃子,坐在一棵青葉紅果的桃樹下歇息,用汗巾一下一下地擦去額角的濕汗。他坐在姥姥的身旁,能夠清楚地看到那些躲在皺紋里擦不去的汗漬,經年累月地積存,成了他心中永遠也無法越過的溝壑。
姥姥精心照料的果園很美,白中帶粉的桃子、褐里夾灰的枝干和蔥綠狹長的葉子,它們的后面,是蒼蒼山川與淙淙流水,諸多顏色、諸多形態默契地融合在一起,落入他的眼中。遠山上方蒼藍的云霧隱去了這自然而純粹的一切,一種山間清流漫過全身,隨之而來的是難得的平靜。
許多年后,他仍記得,姥姥的身后,一層層淡藍色河流一樣的霧氣從天宇傾斜而下,縈繞在樹林之間。而霧中若隱若現的村落,就坐落在云深處。霧散開時,群鳥撐開脆藍的天空。夏至早過,花事已了,白楊樹濃密的葉叢中有雀鳥啾鳴。姥姥采摘來的桃子經水的濯洗后愈加顯可愛,粉滟滟的,又嫩又脆。
暮夏的夜晚漸有涼風拂過,疾雨清掃過的亭院里留駐著月亮的影子。院子里,姥姥與他拉著家常。而他也學會了山的沉靜,洗去輕浮,在往后的旅途中沉默地掛念著遙遠的故鄉,懷想著那一川帶水、白云幽深處的如畫家鄉。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