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齡游戲是指3~6歲不同年齡的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愿選擇而在一起活動的區域活動形式。它是混齡教育中一種比較具體的教育組織形式,也是區域活動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
在游戲的過程中,大孩子可以獨立完成老師發布的小任務,或者協助小孩子來共同完成,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自信心、責任感和領導力。小孩子則會觀察、模仿同齡人和大孩子的行為方式。
混齡區域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提高幼兒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精神,方便幼兒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那么,該如何做好區域活動中的混齡游戲呢?
區域活動是自由、開放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相應的區域活動,老師則作為輔助者進行服務。
皮亞杰指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兒童是在對材料擺弄、操作的過程中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的。在區域活動中,選擇、投放適宜的活動材料,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材料不同,幼兒的操作方法就不同,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也不同。
教師要依據混齡、混班的活動特點,合理地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不同的游戲材料,讓所有游戲元素整合起來。
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兒看到材料就有想參與進來的欲望,充分發揮其在游戲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讓孩子教孩子,更加自然且有效。混齡游戲創造的是一種協作共享的氛圍,混齡的學習環境是家庭和社會的縮影。在混齡游戲中,孩子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他們彼此謙讓,學會協調自己與他人、集體的關系,逐漸掌握了與人交往的基本技巧,促使幼兒發展團隊意識,極大地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在自主選擇玩伴的同時,我們還鼓勵幼兒自主去挑戰難度不同的游戲。每一個區域中的不同游戲的設計目的都不盡相同。不同游戲水平的幼兒即使選擇同一種材料和教具也會探索出不同的結果。同一個教具因為選擇人群的年齡段不同,會展示出難易程度不同的玩法,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滿足幼兒的能力需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選擇自己想要玩的玩具,老師也可以根據每個幼兒的具體情況給幼兒進行單獨演示。
區域活動中的混齡游戲可以讓幼兒學到同齡游戲學不到的東西。相較于和同齡的朋友玩耍,年幼的孩子可以從年長的孩子身上學到更多東西。混齡游戲豐富了幼兒的活動經驗,讓幼兒充分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更有效地提高了幼兒的游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