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優化統籌、合理高效配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這一環境資源,激發企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強化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環境要素支撐保障,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制定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統籌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通知》通過對“指標”進行統籌管理這一“小切口”的制度改革、制度創新,優化完善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管理制度,從全省“一盤棋”的角度更加準確把握好發展與保護的平衡關系,以有限的環境容量支撐更大體量、更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廣東省委“1310”重大戰略舉措和高質量發展。
合理高效配置資源
《通知》按照強化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一盤棋”管理,推動環境資源更加合理高效配置的思路,從指標管理、減排核定、統籌使用和穩步推進排污權交易四個方面作了規定。
實施總量指標“一本賬”管理
加強總量指標信息化動態管理,建立健全總量指標信息調度機制。要求各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局要將各自轄區內的總量指標使用情況,每月報送至省生態環境廳,形成全省總量指標“一本賬”。按照工作計劃,2024年8月1日起,率先從氮氧化物開始,對全省主要污染物指標實施統一管理。
強化總量指標減排核定
進一步挖掘減排潛力,積極推進減排工程落地,及時開展減排量核定和上報。強化總量指標減排的核查,綜合運用好在線監控、現場核查等各種手段,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日常督查、定期核查和執法檢查,確保減排數據真實有效。《通知》特別提出,在國家總量減排核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納入自主減排、環評已批未建和其他合法合規方式切實形成的減排量,推動挖掘更多污染物減排空間。
加強總量指標統籌使用管理
強化總量指標與環評管理聯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時,建設項目新增總量指標來源納入全省“一本賬”管理。要求總量指標優先保障重點建設項目、重大發展平臺、戰略性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各市以及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縣(市)在服務支撐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工作過程中,總量指標確實不足時,省生態環境廳將統籌考慮、協調安排。
建立健全排污權交易機制
穩步推進排污權交易,積極推動以氮氧化物為先行交易因子,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提出要推動新、改、擴建項目通過交易方式取得新增排污指標,鼓勵企業自主減排形成的減排量通過交易方式獲得經濟收益。省生態環境廳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排污權交易政策和配套體系。
創新優化管理模式
廣東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管理是在執行國家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基礎上進行的“管理制度”層面的改革創新。《通知》創新和優化了全省總量指標管理模式,通過強化統籌、深挖減排、保障重點,保證未來廣東省總量指標的需求,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
強化統籌,省生態環境廳將各地市總量指標情況進行梳理,匯總形成全省總量指標“一本賬”,實施統一管理
通過建立健全總量指標信息調度機制,省生態環境廳可以實時掌握各地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新增、使用和存余情況,當省里或者是地市有國家或省層面的重大項目、重要工作需要省進行統籌時,省生態環境廳可以在保障全省減排考核任務的前提下,從總量指標余量盈余的地市取用總量指標,并直接進行調配使用,以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
深挖減排,為進一步保障建設項目的新增需求,深度挖掘廣東省總量減排“存量空間”
在生態環境部核定的因產業結構升級、工業深度治理、燃煤鍋爐淘汰、清潔能源替代等情形下形成的減排量的基礎上,進一步納入自主減排以及其他合法合規方式切實形成的減排量,為全省發展挖掘更多的總量空間,為建設項目落地提供更多總量指標要素保障。
保障重點,明確了總量指標要向重點建設項目、重大發展平臺、戰略性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傾斜
各地市在推動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過程中,如果確實出現總量指標不足的情況,可以由市生態環境局向省生態環境廳提出書面申請,由省直接統籌考慮、協調安排,保障全省重要戰略部署和項目盡早落地。
部署推進排污權交易
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是黨中央的重要工作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提出要“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通過建立市場化的機制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轉、提高配置效率,并讓排污單位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合理回報,排污權交易就顯得非常重要,嘗試排污權交易也是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手段。
《通知》兼顧了統籌管理和排污權交易兩個方面的工作。通過統籌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管理,進一步理清各地市“十四五”以來總量減排、總量指標使用和剩余情況,形成全省總量指標“一本賬”。形成“一本賬”以后,一方面便于對總量指標統籌管理,同時在管理的過程中也為建立全省總量指標調度體系、構建排污權儲備機制也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
省生態環境廳將結合總量指標管理工作實際,開展專題研究,特別是對排污權交易的專題研究。研究考慮以氮氧化物為先行交易因子,在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排污權交易政策和配套體系,根據實際情況,特別是借鑒國內外在排污權交易方面一些成功的經驗,進一步完善排污權交易政策和配套體系,加快修訂廣東省排污權交易管理辦法,完善排污權指標核算核查體系,積極穩妥推進排污權交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