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引領新質生產力提升的關鍵要素。近年來,當陽市將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聯動推進,不斷做大總量、盤活存量、把準變量,釋放人才驅動效能。
全力引才做大總量。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創新人才招引方式方法,打通人才引進“堵點”。構建引才政策體系,不斷提升人才政策精準性。堅持頂層設計,出臺“1+3”人才政策,涵蓋人才引進、人才培育、創新平臺支持、人才服務保障等15條具體措施;堅持需求導向,針對化工、教育等專業人才引進難,實施產業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專項,予以個性化政策支持,引進各類急需緊缺專業人才185人。搭建引才聚人平臺,引進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探索“事業編企業用”引才模式,核定33個專項事業編制,結合企業需求,招引化工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3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積極鏈接國內高校、科研院所資源,通過產業顧問、技術合作等形式,引進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100余人。拓寬市場化引才渠道,著力破解縣域引才難問題。加大與國內知名獵頭公司合作,探索國有企業總經理等高端人才職業化方式;依托人力資源機構建立工作站,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380余人。
精心育才盤活存量。健全完善人才跟蹤培養機制,確保人才儲備好、培養好、用得好。摸清人才底數。分層分類建檔立庫,建立農村實用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各類信息庫,實行動態更新,現有在冊人才2.2萬余人;重點對象跟蹤了解,結合每月“雙千”活動以及常態化人才調研,對已納入人才庫的對象加強跟蹤培養,優先推薦參加各類提能活動及人才評選。突出精準培養。為每名新引進人才配備“一對一”成長導師;落實入職即培訓,上好新引進人才入職第一課;對市外儲備人才,實行“育苗式”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在校大學生人才儲備庫,結合寒暑假,組織當陽籍學子開展實習實訓、看當陽話未來等系列“沮漳學子家鄉行”活動。強化人才選樹。開展當陽市優秀專家、信義楷模、沮漳工匠等評選活動,促進本土人才破土而出,近年來,新增各級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各級勞模等人才284人,總量達591人;發揮專家人才典型帶動作用,依托官方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開設“致敬勞動模范 建設信義當陽”“青年人才看當陽”等宣傳專欄,在全市營造尊才愛才濃厚氛圍。
用情留才把準變量。做好常態動態服務。強化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機制,按照“縣級領導帶頭+各單位班子成員全員參與”的模式,為1800余名在外人才明確服務專員;建立“日回復”機制,解決各類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問題230余件;落實常態化人才調研機制,針對調研中反映最強烈的安居問題,新增人才公寓433套。創新人才增值服務。全面推行“一卡一碼一中心”人才服務新模式,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卡(碼)制度,一卡(碼)通享教育、醫療等11項優質服務;成立“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實行“前臺綜合受理、部門分類審核、對內跟進督查、對外專人服務”,實現增值化服務事項“一窗受理、幫辦代辦”。豐富人才活動場景。創新打造“青春當燃·才聚沮漳”青年人才活動品牌,持續舉辦青年夜校、周末講堂、人才社團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搭建留才平臺,全力打造拴心舒心的人才發展“軟環境”,2023年以來,舉辦各類活動30余期,參與人次達3900余人。
(作者系當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