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實踐證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應清醒認識到,唯有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受思維定勢制約,不善于思考新問題、探索新路徑,不想改、不愿改舊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法,甚至視新生事物為洪水猛獸,畫地為牢,作繭自縛,與各種機遇失之交臂。毋庸置疑,很多日常工作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歲歲年年人不同”,倘若凡事都墨守成規、瞻前顧后、患得患失,一味照搬照抄舊模式、老辦法,勢必難以突破固有格局,開創新的局面。只有勇于躍過“習慣高度”,才能提升謀劃工作和抓好落實的起點,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躍過“習慣高度”,重在獨立思考、解放思想。古語云: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黨員干部想問題辦事情不能囿于常規、裹足不前,而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時因勢因事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觀點、新思路。只有堅持破立并舉、立字當頭,不唯上,不唯書,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銳意創新,才能真正實現從解放思想到工作創新的飛躍。
躍過“習慣高度”,重在緊貼實際、務實篤行。創新思維只有用于工作、進入決策、指導實踐,才能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中,黨員干部要把本職崗位作為創新的最好實踐平臺,立足實際、務實篤行,堅持干什么創新什么,工作在哪里創新到哪里,把職權范圍內的創新資源用足、用夠、用活,盡量少打“隔山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創新效率高、成效好,進而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