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實意方能“指”至人心
政務號既要發布權威內容,又要兼顧創新表達,更要踐行好服務群眾的初心使命。總結那些過于“成熟穩重”的標題,總是令讀者望題失興。一段篇幅上千的內容,在形式上做到了“誠意滿滿”,卻難以與用戶真正共情。而反觀那些“出圈”賬號及其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網絡悟性”。民之所向,政之所往,若想掌握移動互聯網傳播規律,需深刻洞察群眾需求,善用親民的話語體系,妙用豐富的互動形式,巧用貼心的服務功能,體現新時期服務型政府的擔當作為。政務號作為展示政府形象、傳達“政”與“真”的窗口,只有向群眾付出真情,向社會傳達實意,才能真正從群眾“指尖”走進“心間”。(棗陽" 陳晶)
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政務號應改發布思維為服務思維,避免應付式運營發布,要對自身精準定位,根據服務群眾特點細分賬號類型,根據需求發布內容,并提供字體放大、語音朗讀等功能,做到人性化服務。政務號應改機械灌輸為柔性溝通,創造用戶型網絡賬號,需研究用戶心態,以平等溝通方式進行信息傳播,杜絕居高臨下式發號施令。政務號應改墨守成規為積極創新,構建智能化傳播平臺,積極利用AI大數據模型等前端技術創造更多優質內容,用科技力量為賬號賦能創新。" " " " " " " " " " " " " " " " " " " "(漢川" 高潔)
創“新”更要用“心”
政務新媒體是機關單位展示工作成效的新平臺,同時也是人民群眾了解機關單位的主渠道。一方面,要創造新的吸引力。做到模式要新,通過創新“新媒體+政務服務”等模式,注入新活力、新動力。做到內容要新,擴大社會知曉度和群眾參與度。另一方面,要營造“心”的感染力。要貼合民心,聚焦百姓關心、社會關切、媒體關注的民生熱點,及時解讀重大政策、貼近群眾開展互動,架起溝通人民群眾的“連心橋”。要凝聚人心,堅持以內容創新、服務高效為主線,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隨州" 周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