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棚選18號韭菜是以不育系p6c3為母本、自交系38-5-9-18為父本經雜交培育而成的不休眠型韭菜新品種。該品種葉色深綠,植株直立性強,生長速度快,品質優,產量高。株高在41.2~51.8 cm,葉長在41.6~48.4 cm,平均葉寬1.15 cm,最大葉寬1.40 cm,單株葉片數6~8片。露地干籽直播當年可收割2~3茬,667 m2產量3000 kg以上,翌年667 m2產量可達8000 kg以上;溫室栽培全年可收割6茬,667 m2年產量12 500 kg以上。粗纖維含量(w,后同)1.0 g·100 g-1、蛋白質含量1.72 g·100 g-1、胡蘿卜素含量2.10×103 μg·100 g-1,鈣含量54.4 mg·100 g-1,鐵含量1.17 mg·100 g-1,磷含量22.5 mg·100 g-1。該品種適合于河北省廊坊市、石家莊市、衡水市及京津地區等生態條件類似地區種植。2023年通過河北省種子總站認定。
關鍵詞: 韭菜; 新品種; 棚選18號
中圖分類號: S63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4)09-183-05
Breeding of a new leek variety Pengxuan No. 18
TIAN Qingwu, ZHANG Guihai, WANG Xueying, HUANG Zhihui, WANG Changhao, ZHANG Zhao, ZHANG Zijuan, LIU Yajing, TIAN Xiaofei, TIAN Yingchun
(Hebei Langf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Langfang 065000, Hebei, China)
Abstract: Pengxuan No. 18 is a new non-dormant Chinese chives variety developed through hybridization, with the p6c3 (sterile line)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the 38-5-9-18 (inbred line) as the male parent. This variety of leek features dark green leaves, strong erectness, rapid growth, superior quality, and high yield. The plant height ranges from 41.2 to 51.8 cm. The length of leaves range from 41.6 to 48.4 cm with average leaf width of 1.15 cm and a maximum leaf width of 1.4 cm. The number of leaves per individual plant sample is between 6 and 8. In open field direct broadcast, it can be harvested 2 to 3 times per year, with yield exceeding 3000 kg per 667 m2 in the first year and over 8000 kg per 667 m2 in the second year. Under greenhouse cultivation, it can be harvested up to 6 times a year, with an annual yield of over 12 500 kg per 667 m2. Pengxuan No. 18 is nutrient-rich, containing 1.0 g·100 g-1 of crude fiber, 1.72 g·100 g-1 of protein, 2.10×103 μg·100 g-1 of carotene, 54.4 mg·100 g-1 of calcium, 1.17 mg·100 g-1 of iron, 22.5 mg·100 g-1 of phosphorus. This variety of leek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Langfang city, Shijiazhuang city, Hengshui city, the Beijing-Tianjin area, and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ecologi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Leek; New cultivar; Pengxuan No. 18
收稿日期: 2024-06-24; 修回日期: 2024-07-25
基金項目: 河北省根莖葉類蔬菜現代種業科技創新團隊項目資助子課題-韭菜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21326311D-6)
作者簡介: 田慶武,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蔬菜遺傳育種及栽培技術。E-mail: Tqw18031694280@126.com
通信作者: 張桂海,男,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蔬菜遺傳育種及無公害栽培。E-mail: zhangguihai8@126.com
1 育種目標
韭菜色鮮味美,營養價值高,屬食、藥同源的營養保健蔬菜,深受人們的喜愛[1]。其不僅營養豐富,還含有特殊的辛香揮發性物質硫化丙烯,該物質具有增進食欲和殺菌的作用[2]。據中國蔬菜協會統計,2023年全國栽培總面積40萬hm2左右,占蔬菜栽培總面積的2%左右。在特色蔬菜中韭菜栽培面積僅次于辣椒、大蒜和大蔥[3-4]。韭菜品種繁多[5-6],以農家自留品種、地方品種、野生品種等為主。這些品種均存在產量低、品質參差不齊和退化混雜現象嚴重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韭菜種植產業持續性發展[7-9]。在韭菜育種領域,國外只有日本、韓國等少數國家進行韭菜育種研究,且起步較晚,可供參考文獻少。我國對韭菜育種研究一直處于世界前列,河南省平頂山農業科學研究所于1979年在國內第一個人工育成韭菜品種791,繼791之后又育成了不同類型的平韭、久星等系列韭菜品種[10]。河北省在韭菜育種方面起步晚,韭菜主栽品種一直以平韭、久星系列韭菜品種為主,在廊坊地區以平豐8號、嘉興白根、久星23及農家自留種為主。由于種子更新換代慢,有些品種種性退化嚴重,導致韭菜生產能力徘徊不前。隨著人們消費水平提高,對韭菜品質,尤其在口感、風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現有品種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市場需求及韭菜產業發展需要。廊坊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針對河北省韭菜育種現狀及消費端需求,將培育直立性強、產量高、口感好、風味佳、適應性廣的韭菜新品種作為育種目標。
2 選育過程
2.1 母本選育及特征
母本p6c3是2013年在廊坊市農林科學院吳堤試驗場溫室內種植的300余份種質材料中發現的雄性不育單株,經7代連續回交篩選得到穩定的不育系。該不育系屬于不休眠類型,其花藥紫灰色、瘦癟、無花粉,雌蕊正常可育,雄性不育率100%,株叢直立,植株葉色深綠,株叢高51.6~52.5 cm,最大葉寬1.4 cm。耐寒性強,中抗灰霉病。
2.2 父本選育及特征
父本38-5-9-18是在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韭菜自交系圃中于2014—2020年連續進行自交選出的高代穩定自交系,屬于休眠類型。該自交系花藥鮮黃色、花粉量大,育性強。株叢直立,植株葉色深綠,株叢高55 cm、葉寬1.08 cm、假莖長10.5 cm。耐寒性強,中抗灰霉病 。
2.3 選育經過
2019年9月,在廊坊市農林科學院潘場試驗基地以p6c3等為母本、優良自交系38-5-9-18等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34個。同年11月中旬,將種子種植于溫室內開展組合篩選。雜交組合C4(p6c3×38-5-9-18)在植株整齊度、直立性、葉色、株高、葉寬、產量、抗性、口感等方面均表現優良,定名為棚選18號。2021年在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陳家務基地、潘場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22—2023年分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藁城區)、廊坊市(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香河縣)、秦皇島市昌黎縣、張家口市,以及北京市大興區等地進行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2022年9月14日,由廊坊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對“韭菜新品種棚選18號的選育與應用”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綜合評價得分89.3,屬于技術開發類應用成果。yDA6KM33LbSvBK7zF/PS1g==2022年10月9日,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進行了成果登記。2023年6月12日經河北省種子總站認定,獲得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證書,認定編號:冀認菜(2023)004。
3 試驗結果
3.1 中選組合農藝特征及商品性調查
2019—2020年從34個組合中篩選出11個優秀組合,通過對11個優秀組合農藝性狀及商品性調查比較,最終確定了C4(p6c3×38-5-9-18)為優選組合。定名為棚選18號。棚選18號在調查中表現為葉色深綠,株叢高度41.2~51.8 cm,葉長41.6~48.4 cm,平均葉寬1.15 cm,最大葉寬1.40 cm,單株葉片數6~8個,假莖粗度0.69~0.75 cm,假莖長5.64 cm,花薹長度63.5 cm,花薹中部粗度0.35 cm,抽薹始期8月16日,韭薹始收期8月27日,始花期9月3日,末花期9月16日,種子始收期10月9日,單株種子數212粒。抗蟲性中上,抗病性較強,耐寒性強。辛辣味濃,口感略甜。生長速度快,干尖產生晚,延遲收割,口感仍然較嫩,商品性好。
3.2 設施栽培品種比較試驗
2021年在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陳家務基地溫室內進行設施栽培品種比較試驗,以平豐8號為對照品種。2021年4月5日穴盤育苗,8月15日移栽,行距30 cm,簇距15 cm。每簇15株,小區面積45 m2,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采收時期: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共采收7茬。棚選18號667 m2總產量14 264 kg、對照總產量12 222 kg,棚選18號比對照顯著增產16.7%(表1)。
3.3 露地栽培品種比較試驗
2021年在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陳家務基地進行露地栽培品種比較試驗,4月19日使用韭菜精量播種播種,行距30 cm,簇距15 cm,每簇播種18粒,667 m2用種量1.0 kg。小區面積45 m2,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采收,共采收6茬。結果(表2)表明,棚選18號667 m2總產量為11 460 kg、平豐8號667 m2總產量為9936 kg,棚選18號比對照顯著增產15.35%。
3.4 區域試驗
2022—2023年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藁城區)、廊坊市(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香河縣)、秦皇島市昌黎縣、張家口市,以及北京市大興區等地進行露地區域試驗,試驗面積2400 m2。4月中旬采用干籽直播,行距30 cm,簇距15 cm,每簇播種18粒,667 m2用種量1.0 kg。小區面積45 m2,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秋季收割2茬,翌年全年收割4茬。對照品種為平豐8號,試驗結果表明,收獲6茬,棚選18號667 m2總產量11 948.86 kg,平豐8號667 m2總產量10 614.83 kg,比對照顯著增產12.57%(表3)。
3.5 生產試驗
2022—2023年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藁城區)、廊坊市(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香河縣)、秦皇島市昌黎縣、張家口市,以及北京市大興區等地同時進行露地生產試驗,試驗面積5400 m2。4月下旬采用干籽直播,行距30 cm,簇距15 cm,每簇播種18粒,667 m2用種量1.0 kg。小區面積100 m2,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秋季收割2茬,翌年全年收割4茬。對照品種為平豐8號。收獲6茬的試驗結果(表4)表明,棚選18號667 m2總產量11 579.62 kg,平豐8號667 m2總產量11 023.19 kg,比對照顯著增產5.05%。
3.6 抗病性鑒定
2022年2月23日和2023年3月13日分別在永清和安次日光溫室進行2次灰霉病發生情況調查。采用五點取樣法取樣,每點隨機調查5株,對每株韭菜全部葉片進行調查。灰霉病抗性分級標準:免疫,病情指數為0;高抗(HR),0<抗病指數≤5;中抗(MR),5<抗病指數≤15;中感(MS),15<抗病指數≤25;高感(HS),病情指數>25。
病情指數=[Σ(各級病株數×相對級值)/(調查總株數×9)]×100。
經2次測定:棚選18號灰霉病病情指數分別為5.210、5.140,平均病情指數為5.175。平豐8號灰霉病病情指數為7.670和6.920,平均病情指數為7.295。試驗結果(表5)表明,棚選18號對灰霉病抗性強于對照平豐8號。
3.7 品質測定
2020年委托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對棚選18號韭菜(鮮樣)進行品質檢測。水分含量(w,后同)92.2 g·100 g-1、灰分含量0.81 g·100 g-1、蛋白質含量1.72 g·100 g-1、粗纖維含量1.0 g·100 g-1、胡蘿卜素含量2.10×103 μg·100 g-1、鈣含量54.4 mg·100 g-1、鐵含量1.17 mg·100 g-1、磷含量22.5 mg·100 g-1、脂肪未檢出。同時,在單位內選取比較喜歡食用韭菜的男女各6人分成3組,每組由2男2女組成,對棚選18號及平豐8號2個韭菜品種進行盲測,從韭菜的外觀、鮮嫩度、有無甜味、辛辣度、口感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考評打分,棚選18號平均得分9.65分,平豐8號平均得分9.26分。結論:棚選18號韭菜營養豐富,辛香味濃,口感好。
4 品種特征特性
棚選18號為不休眠型韭菜新品種。具有葉色深綠、直立性強、生長速度快、品質優、產量高等特點。其株高41.2~51.8 cm,葉長41.6~48.4 cm,平均葉寬1.15 cm,最大葉寬1.40 cm,單株葉片6~8片。露地干籽直播,當年可以收割2~3茬,667 m2產量3000 kg以上,翌年667 m2產量可達8000 kg以上;溫室栽培全年收割6茬,667 m2產量可達12 500 kg以上。適宜于廊坊市、石家莊市、衡水市,以及京津地區及生態條件類似地區種植(詳見彩插6)。
5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松、土壤pH在7.5以下,前茬為非蔥蒜類蔬菜的地塊栽培。667 m2施撒有機腐熟肥10 m3、三元素復合肥(N、P、K質量比為15∶15∶15,后同)50 kg。采用干籽直播的方法播種,667 m2播種量1.0 kg,簇距15 cm,行距30 cm。河北省及周邊地區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種。播種后及時澆1次透水。2~3 d后采用30%除草通乳油667 m2用量100~150 mL,對水45 kg均勻噴灑地表,以預防雜草。雨后要及時排水,注意灰霉病、疫病的預防,蟲害主要有韭蛆、潛葉蠅,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學藥劑進行綜合防治。每年收割3茬以上,收割后結合澆水667 m2沖施復合肥15~20 kg。
參考文獻
[1] 尹守恒,劉宏敏.韭菜[M].鄭州: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8.
[2] 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全國中草藥匯編:下冊[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
[3] 馬棟豪,李美換,陶露露,等.韭菜新品種久星31號的選育[J].中國蔬菜,2024(5): 133-135.
[4] 趙幫宏,宗義湘,喬立娟,等.2019年我國辛辣類蔬菜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建議[J].中國蔬菜,2019(6): 1-5.
[5] 佚名.超高產、高抗寒、高抗病韭菜新品種寒青韭霸[J].河南農業科學,2001(12): 39.
[6] 劉建軍.小拱棚韭菜新品系-雪韭王[J].蔬菜,2003(6): 10.
[7] 楊國棟,崔連偉,劉愛群.遼寧省韭菜產業發展概況[J].遼寧農業科學,2020(4): 53-55.
[8] 付乃旭,王群,榮傳勝.韭菜品種引進鑒定[J].蔬菜,2012(12):57-60.
[9] 李紀軍,李藝瀟,馬培芳,等.韭菜新品種棚寶的選育[J],中國蔬菜,2021(7): 98-100.
[10] 張學平,馬棟豪,蔡黎明,等.久星系列韭菜新品種推介[J],長江蔬菜,2016(7): 16-17.
[11] 張桂海,王明耀,王學穎,等.優質寬葉韭菜新品種“優寬1號”的選育[J].北方園藝,2015(15):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