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發展設施蔬菜產業是提升河北省農業主導產業水平、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迫切要求。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河北省設施蔬菜在產業增產、優良品種選育、技術體系推廣應用、產品質量提升以及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整合潛力,有效促進了河北省設施蔬菜的經濟效益與生態價值的提高。但目前仍存在新型基礎設施薄弱、數字化設施裝備水平低、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不足、農業科技勞動力人才短缺等問題。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借助新質生產力,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前沿科技攻關,培育專業化數智人才,把握凈菜發展機遇,落實“三品一標”提升行動,為推進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力。
關鍵詞: 設施蔬菜; 新質生產力;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4)09-188-07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empowers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Realistic challenges and improvement paths
LI Can1, QIE Dongxiang2, ZONG Yixiang1
(1.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Hebei, China; 2.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11, Hebei,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leading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agricultural provi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acility vegetables in Hebei province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integration potential in the aspects of industrial increase, excellent variety breeding, technical system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product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value of the facility vegetables in Hebei provinc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weak new infrastructure, low level of digital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insufficien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shorta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 talen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requires the us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the acceleration of cutting-edg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digital intelligence personnel, the grasp of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pure vegetabl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products and one standard” promotion action,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to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Key words: Facility vegetable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 2024-06-04; 修回日期: 2024-06-30
基金項目: 河北省教育廳基礎研究重點培育專項“河北省供京蔬菜供應鏈協作模式及利益分配研究”(JCZX2024008); 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設施蔬菜產業創新團隊項目(HBCT2023100301); 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24-F-01)
作者簡介: 李 璨,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農業產業經濟等領域研究。E-mail: 1225879150@qq.com
通信作者: 宗義湘,女,教授,主要從事農業產業經濟、農村政策等領域研究。E-mail: zyx_0625@126.com
通過利用現代化農業工程和機械技術,設施蔬菜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條件約束,有助于提升蔬菜穩產保供能力[1]。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新的經濟概念[2],強調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術等新一代科技,跨界整合科技創新資源[3],以產業結構優化為目標,帶動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隨著科技進步和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現代農業提供強大的支撐力,并不斷賦予農業產業高創新科技、高素質勞動力、高綠色含量的發展[4]。新質生產力下的設施農業是技術、資本、組織、管理等要素的變革調整,旨在實現資源要素的綜合集成和相關主體的協同創新,最終實現投入產出效率大幅提升。2023年我國出臺《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5],緊隨其后,河北省印發了《河北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6],為全省發展設施農業提供了根本遵循。借助政策東風,到2025年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將再上新臺階。近年來,河北省積極推進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打造環京津高水平“菜籃子”生產基地和衡滄高品質蔬菜產業示范區,提速“河北凈菜”進京,著力提升設施蔬菜產量和品質,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綠色化、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發展水平。鑒于此,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梳理了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的現實情況,分析了新質生產力賦能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發展中的現實挑戰,進而探索新質生產力賦能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提升路徑。
1 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的現實情況
1.1 產量和播種面積穩中有升
2018-2022年,河北省設施蔬菜(含瓜果類,下同)播種面積由22.08萬hm2增長至24.13萬hm2,年均增長2.25%,占全省蔬菜(含瓜果類,下同)總播種面積的25%以上;產量由1 403.61萬t增長至1 534.50萬t,年均增長2.27%,占全省蔬菜總產量的25%以上(表1)。設施蔬菜產業空間布局趨于集中。2023年,唐山市、保定市、衡水市、邯鄲市、滄州市、廊坊市6個地區設施蔬菜播種面積2萬hm2以上,總播種面積約占全省的75%,總產量約占全省的73%。唐山市設施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第一,邯鄲市和滄州市青縣兩地被評選為“2023年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
全省設施蔬菜播種面積1萬hm2以上的大縣有3個,饒陽縣設施蔬菜播種面積為1.68萬hm2,位居第一,該縣的高品質果蔬產品日供京津地區1600 t;產量為73.56萬t,排名第三,主要原因是2023年7月,饒陽受強降雨影響,被淹受災果蔬大棚達到2.1萬多座,處于災后重建階段。樂亭縣和青縣位列第二、第三,播種面積分別為1.49萬hm2、1.28萬hm2,兩地產量均超100萬t,分別為105.58萬t、111.67萬t(表2)。樂亭縣的設施甜瓜是該縣重點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約占全縣種植業總產值的30%。青縣羊角脆和博洋9號甜瓜、黃瓜、口感番茄等特色果蔬暢銷京津地區,被北京新發地確定為“優秀果蔬供應基地”[7]。
1.2 優良品種進一步推廣應用
河北省高度重視蔬菜優良品種的選育推廣,主要集中在果菜類。以優質、抗病、抗逆、高產為目標,2023年河北省推廣的優良品種約48個,如衡水、滄州地區推廣的吉諾比利番茄,示范面積680 hm2,春季售價高于普通番茄2.4元·kg-1,秋季高1.6元·kg-1,市場銷售形勢良好(表3)。在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公示的2024年度農業主導品種中,冀番143番茄、冀研20號辣椒、農大604茄子、綠島7號黃瓜、冀研118甜椒等5個設施蔬菜優良品種榜上有名。
1.3 推進產業新技術規模化應用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設施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節本增收以及推進現代化、智能化技術應用是設施蔬菜現代化的科技需求重點。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調研發現,河北省高度重視設施蔬菜全產業鏈技術的推廣應用,從育種育苗、環境調控,到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高效管理,突出了區域產業特色,夯實了設施蔬菜生產的基礎。
推進種業創新與推廣。2023年河北省在耐低溫弱光茄子、優質多抗番茄、強單性結實旱黃瓜、高品質甜椒和強適應性抗病辣椒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如設施蔬菜創新團隊研發的農大604茄子、綠島7號黃瓜、冀研108號甜椒為代表的系列國內自育品種經河北國研種業等經營主體示范應用和銷售,目前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其中農大604茄子年推廣面積約733.33 hm2,帶動農民純收益1.1億元。冀研20號、冀研105、冀研108、冀研118、金皇冠等系列甜辣椒及冀番143、冀番144、冀番145等系列番茄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等推廣面積約1 333.33 hm2,帶動農民純收益0.1億元。
育苗產業優勢明顯。擁有曲周、肅寧、饒陽、藁城、永年等一批蔬菜集約化育苗基地,2023年育苗總量達到100億株,100萬株以上的育苗場175家,其中年育苗量1000萬株以上的50家,育苗品種覆蓋茄果類、瓜類、甘藍類等18種蔬菜。例如2023年在沽源縣三源食品公司基地示范推廣的設施葉菜漂浮育苗設施、基質、營養液、環境調控等關鍵技術,育苗量6000余萬株,覆蓋葉菜種植面積866.67 hm2。
病蟲害化學防治逐步規范,防蟲網、粘蟲板、高溫悶棚等物理防治技術全面推廣應用。例如,在廊坊、保定地區示范推廣棚室番茄全產業鏈綠色生產技術,集成棚室結構優化與高效模式、番茄優新品種、熊蜂授粉技術、棚室番茄病蟲害綠色防控保健性栽培技術、“三節一省”技術、設施土壤連作障礙修復技術等,推廣面積66.67 hm2,在栽培種類、管理技術、病蟲害生態防控、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都取得進步。
水肥高效管理技術取得新進展。例如2023年示范推廣了多棚室的水肥藥一體化智能控制裝備和單棚室的“精準配液系統+灌溉決策系統(水面蒸發量估算模型)+多模式控制”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裝備,創新應用了化肥減量與氮磷鉀平衡調控技術、設施蔬菜根水肥同位同步供給技術以及減蒸節水生態驅蟲覆蓋技術等高效技術。實現了節水30%、節肥15%、節灌溉工50%以上以及增產10%左右的效果。
1.4 衡滄高品質蔬菜示范區建設見成效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也是綠色生產力[8]。為把衡水市和滄州市建設成為安全、綠色、營養、特色的全國高品質蔬菜生產基地,河北省啟動了衡滄高品質蔬菜產業示范區創建,旨在帶動全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公布2023年度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標準化基地認定名單,認定12家基地為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標準化基地,其中,河北省衡水市和滄州市的8家蔬菜基地入選,涵蓋番茄、茄子、甜瓜、辣椒等設施蔬菜品種(表4)。依托科研院所、產業體系專家團隊、相關檢測機構,分品種建立蔬菜主要品種特征品質指標體系,目前已經完成安平白山藥、海興多刀茴香兩個蔬菜品種的特征品質指標體系,“饒陽西紅柿”等4個品質指標體系已基本完成,肅寧圓茄等4個指標體系正在加緊編制中,衡滄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蔬菜產品總數達到111個。此外,全省1100多個蔬菜產品通過了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認證。
1.5 產業鏈條不斷拓展延伸
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交互和功能支撐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表現[9],隨著消費需求升級和環京津冷鏈物流體系的加速發展,設施蔬菜由單一種植向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延伸等縱向升級延伸,凈菜、鮮切菜、冷凍蔬菜、預制菜發展加快。截至2023年5月,河北省共有蔬菜加工企業2171家,其中鮮切菜企業72家,與北京共建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115家。憑借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河北凈菜”進京取得新突破,在唐山玉田縣、廊坊固安縣、滄州肅寧縣、衡水饒陽縣、承德圍場縣和邯鄲市經開區建設了6個京津冀蔬菜直采直供服務中心。例如,饒陽康瑞農業凈菜加工基地構建了集鮮食果蔬、休閑果蔬食品加工的產供銷一體化基地,主攻北京果蔬供應鏈中高端市場;河北興蘆農業科技集團向北京超市、社區門店銷售原凈菜,向連鎖餐飲店供應鮮切菜,向家庭提供鮮配菜,平均每月向北京輸送凈菜100 t左右。
2 新質生產力賦能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的現實挑戰
2.1 新型基礎設施薄弱,蔬菜生產硬實力待提升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推動設施蔬菜生產活動朝著精準化、自動化、集約化、高效能發展,然而,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所涉及的栽培設施、冷藏車、冷庫、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步伐受到阻滯。一方面,部分地區溫室建筑結構形式落伍,保溫性能較差,無法進行機械作業,更新或新增環境調控設備或作業機具無法安裝,受極端天氣影響較大,栽培設施亟需迭代更新。2023年河北省先后經歷了夏季特大暴雨和冬季超低溫暴雪兩次大的災害性天氣,雨水倒灌到棚內,引起一連串問題,例如連棟溫室結構發生變形,日光溫室墻體局部坍塌、骨架與基礎連接部位銹蝕斷裂、后屋面局部坍塌、塑料大棚拱架斷裂等。12月份的持續低溫和強降雪天氣使得部分越冬棚室蔬菜生長緩慢、病蟲害加重、上市期推遲。另一方面,蔬菜采后物流運輸距離遠,設施蔬菜生產場地的水利、電力、公路、冷鏈貯藏保鮮等附屬設施設備配套不足,蔬菜采收后只能在地頭銷售,或者滯留在地里,批發價格大打折扣,均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背道而馳。
2.2 生產技術集成緩慢,數智化設施裝備水平低
設施裝備和機械化、數字化生產是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現階段,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生產技術集成應用較為滯后,這對新質生產力的有效賦能形成挑戰。2023年,河北省設施種植業綜合機械化率僅為42%,用工多、用工貴、用工難問題普遍存在。分環節來看,耕整地機械化率在70%左右,收獲和種植等環節機械化率低,中間管理環節如授粉、疏花蔬果、整枝打杈等管理基本以人工為主。從農藝要素來看,主要蔬菜品種規模種植方法、模式與機械化作業條件不匹配;從農機要素來看,適用于設施蔬菜的農機裝備較少,產品市場發育還不夠成熟,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設備品牌也較單一,例如設施蔬菜專用傳感器、無人巡檢機器人、無人植保機器人、無人化采收、無人運輸機器人、溯源技術等數智化技術應用不足[10],造成“無機可用”和“無好機用”的局面;從設施要素來看,無論是日光溫室還是塑料大棚,在建造期間沒有考慮宜機化、智能化、數字化,導致“機不好用”“水土不服”[11]。
2.3 綠色技術推廣不足,產品難以實現優質優價
在促進河北省設施蔬菜綠色發展的進程中,新質生產力的賦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隨著茄果類蔬菜種植比例逐年上升,多年連作大量施用化肥,并且缺乏精準變量對靶施肥裝置,致使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土傳病害加重以及棚室土壤氮磷鉀含量逐年增加。加之番茄晚疫病、灰葉斑病、灰霉病,甜瓜蔓枯病,黃瓜霜霉病等流行性病害普遍發生,根結線蟲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在新樂、饒陽等地有加重危害趨勢,黃化曲葉病毒病在秋茬番茄危害嚴重,青縣、冀州區等重病區仍有毀棚拉秧現象發生;番茄褐色皺紋果病毒病、潛葉蛾等新發生病蟲害已傳入河北主要蔬菜種植區并有蔓延擴散趨勢;煙粉虱、薊馬、紅蜘蛛、斑潛蠅等危害設施番茄、黃瓜、茄子、甜辣椒、甜瓜,各茬口均有發生。病蟲危害導致減產5%~15%,重者80%~100%。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力度不夠,部分種植戶和新型經營主體仍沿用傳統種植模式,肥料和農藥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現象,農資投入偏高,蔬菜生產亟待向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為重點的綠色高效生態栽培模式轉變。
2.4 農業科技人才短缺,勞動市場結構失衡
在河北省設施蔬菜主產區,普遍面臨著數字化專業人才短缺的現實問題。一方面,青壯年勞動力不足。由于河北省毗鄰京津,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農業勞動力平均超過55歲。與露地蔬菜相比,設施蔬菜生產勞動強度更大,部分種植戶勢必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出,機械化普及相對困難,“誰來種菜”成為急需破解的產業發展難題。另一方面,綜合型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大多數種植戶以自產自銷為主,能夠受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有效牽引帶動的較少。先進農業技術應用對設施蔬菜經營主體的知識和技能儲備要求較高,因此對于大多數僅靠“老經驗”從事設施蔬菜生產的“小農”并不友好。農民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整體素質、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機器換人”工作推進緩慢。尤其是播種移栽環節,由于專業機手少、人機配合度低等問題,移栽技術有待進行一步推廣應用[12]。這種人力資源結構阻礙了設施蔬菜產業新技術的引進以及新質生產力在設施蔬菜產業經濟中的多樣化發展。
3 新質生產力賦能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3.1 加大改舊建新力度,建設新型基礎設施
完善的基礎硬件設施是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和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針對饒陽、樂亭、青縣等設施蔬菜優勢區開展老舊低效設施改造,要以增加作業空間、提高生產效能和安全性能為重點,通過更換骨架、加固結構、增加棚內保溫設施等措施,逐步加快鋼骨架塑料大棚和橡塑保溫材料主動續放熱日光溫室等新型設施的推廣,優化設施結構性能。二是在館陶、平泉等蔬菜設施相對集中的產區推廣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標準溫室,推動設施結構向大型化、宜機化、智能化轉型。推廣建造全鋼架、組裝式設施,適當增大跨度、減少立柱,方便機械操作。新建設施可裝配機械卷簾、機械卷膜通風、水肥一體化、補光、二氧化碳施肥、內保溫、外遮陽等設備,引入物聯網控制技術,提高設施內溫度、濕度、光照、土壤墑情等自動監測預警和調控能力。三是全面推動水利、公路、冷鏈物流及蔬菜生產加工基礎設施數智化轉型[13],推動設施農業提檔升級。
3.2 加速前沿科技攻關,賦能綠色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內容,針對設施蔬菜產業應繼續探尋促進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綠色發展的關鍵技術。一是建設蔬菜標準化技術應用示范基地,利用基地實現工廠化育苗、標準化技術應用、精品高檔菜生產、小型設施專用智能農機裝備使用[14],篩選出適合推廣應用的設施結構、種植模式、優良品種及高新配套集成技術。二是鼓勵河北省科研院所與推廣機構、河北省創新團隊、相關農業企業圍繞高效設施開展自主創新,加快種業、專業化資材、機器設備、關鍵生產技術的成果轉化[15]。三是推進設施蔬菜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利用,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智能化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施藥系統等節水節肥節藥技術,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與先進高效植保機械,以科技創新提高全省設施蔬菜產業的穩定性、優質性、生態性。
3.3 加強智慧裝備推廣,培育專業數智人才
在新質生產力賦能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提升設施蔬菜新型經營主體的數字素養極為重要。河北省應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使用,推廣設施蔬菜規模化生產人機智能協作技術。一是加快設施蔬菜適用農機具及配套技術的研發與推廣,重點做好設施環境監控、水肥精準供給、病蟲監測防控等先進技術推廣。二是完善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加強標準化技術集成。著力推動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集成應用,提高設施蔬菜機械化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效益[16]。三是通過技術引進、技術協作,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等,培育新農人、職業經理人、參與現代農業發展建設的各類企業家和專業技術人員等[17],建立科技服務體系,創建棚室建造、設施裝備運維、綠色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組織。
3.4 緊抓凈菜發展機遇,推動產業改造升級
新質生產力將促進產業鏈整合,通過設施蔬菜產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河北凈菜”走進北京食堂、超市、社區,提升其附加值。一是要加快凈菜加工基地建設,引導凈菜初加工向凈菜流通體系鏈條前端轉移,配套產地預冷設施、分級包裝、低溫配送中心、批發市場冷藏設施建設,提升蔬菜采后商品化處理水平。二是鼓勵環京周邊以及衡水、滄州等重點區域建立大型蔬菜加工基地或凈菜加工中心,構建蔬菜冷藏鏈,推動凈菜入市。三是對凈菜加工企業提供用地、資金支持,實行“綠色通道”政策,促進凈菜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增加凈菜種類,有效降低凈菜價格[18]。四是積極研發適合凈菜加工的機械設備,搭配信息化、圖像識別、圖像數據濾波分析等技術,自動識別凈菜加工過程中品質控制點,逐步調整加工裝備執行機構,實現蔬菜加工的智能化。
3.5 落實“三品一標”行動,助力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為實現河北省設施蔬菜產業的新質生產力賦能,需要落實“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助力產業實現標準化生產。科技引領品牌,品牌賦能科技。一是抓好農業的“芯片”種業,著力提高育種單位對種質資源的精準鑒評能力和優異種質創制技術水平,提升種質資源利用效率[19]。二是進一步調優品種結構,積極培育認證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名特優新等蔬菜產品,抓住認證、注冊等關鍵環節,引導龍頭企業及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高品質蔬菜。三是鼓勵經營主體積極革新,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強有力的品牌培育和營銷推廣[20],提供多種蔬菜展銷平臺,鼓勵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國內外知名展會,支持品牌主體對接中高端市場渠道,推動與大型電商平臺、連鎖商超、知名餐飲酒店等的合作,促進品牌主體市場開拓,推動實現優質優價,提高品牌的實際效益轉化率。
參考文獻
[1] 袁為海.我國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現狀與方向[J].中國農村科技,2023(6): 18-21.
[2] 侯冠宇,張震宇,董劭偉.新質生產力賦能東北農業高質量發展:理論邏輯、關鍵問題與現實路徑[J].湖南社會科學,2024(1): 69-76.
[3] 王簫軻,陳杰.新質生產力賦能國家糧食安全:理論邏輯、現實挑戰與踐行路徑[J].當代經濟管理,2024,46(7): 52-62.
[4] 陳健,王丹.新質生產力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45(2):99-107.
[5] 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部關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報,2023(8): 34-38.
[6]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河北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和《河北省支持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政策措施》的通知[EB/OL].(2023-10-23)[2024-06-02].http: //nync.hebei.gov.cn/html/ www// xxgkzl/zhengcfg/ 1764841819114168322.html.
[7] 河北新聞網.河北青縣“菜園子”保供京津“菜籃子”[EB/OL].(2024-04-25)[2024-06-02].https://m.hebnews.cn/cangzhou/2024-04/25/content_9170443.htm.
[8] 鐘鈺,宗義湘.新質生產力助力糧食生產的邏輯理蘊與主要途徑[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4(10): 71-85.
[9] 高帆.新質生產力與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機制[J].農業經濟問題,2024(4): 58-67.
[10] 高鳴,宋嘉豪.以新質生產力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理論邏輯與現實路徑[J].社會科學輯刊,2024(4): 134-239.
[11] 馬曉河,楊祥雪.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J].農業經濟問題,2024(4): 4-12.
[12] 馮佐龍,杜亞尊,王焱,等.河北省設施蔬菜機械化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34): 31-35.
[13] 李健.數字經濟助力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理論機制與創新路徑[J].經濟體制改革,2023(3): 80-88.
[14] 曹冰雪,李瑾,趙春江,等.智慧農業科技創新引領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J/OL].智慧農業(中英文):1-12[2024-06-14].http://link.cnki.net/urlid/10.1681.S.20240612.2228.002.
[15] 陳瑪琳,陳俊紅,龔晶,等.產業集群視角下北京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的思考[J].北方園藝,2022(7): 127-132.
[16] 郄東翔,狄政敏,張建峰,等.河北省塑料大棚蔬菜生產現狀及建議[J].中國瓜菜,2020,33(6): 63-66.
[17] 姜長云.農業新質生產力:內涵特征、發展重點、面臨制約和政策建議[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24(3):1-17.
[18] 洪嵐,盧悅,張恪渝.都市餐飲企業的凈菜需求影響因素分析:以北京市為例[J].中國瓜菜,2021,34(3): 112-117.
[19] 宗義湘,高一丹,吳雅琪,等.河北省蔬菜產業形勢及“十四五”發展對策[J].中國蔬菜,2021(11): 1-5.
[20] 鐘春艷,王植.拉薩市設施蔬菜產業升級動力因素與路徑研究[J].中國瓜菜,2023,36(7): 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