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升仙世界的物質文化表達

2024-09-25 00:00:00許海軍
絲綢之路 2024年3期

[摘要] 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的喪葬理念基本延續了漢代以來“事死如事生”“升仙永生”等墓葬文化傳統,在河西地區已發掘魏晉墓葬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考察墓主人營建墓葬時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可以看出營造升仙世界和期望享樂生活永恒,是當時世家大族墓葬文化習俗的重要主題,與魏晉時期士人階層推崇“無為”玄學思想的社會背景有關。墓葬從空間、照墻、葬具等方面為墓主人營造了升仙世界的物質載體,磚壁畫則主要圍繞墓主人生前的享樂生活,繪制了宴樂、炊事、博弈、狩獵、出行、農耕、畜牧、蠶桑、屯墾、驛傳等豐富多彩的畫面,全面展示了當時的社會生產生活狀況,為認識和研究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民俗及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關鍵詞] 升仙世界; 墓葬文化; 嘉峪關; 魏晉墓

[中圖分類號] K876.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5-3115(2024)03-0167-10

[作者簡介] 許海軍(1973-),男,漢族,甘肅酒泉人,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嘉峪關地方史、長城史。

嘉峪關新城魏晉墓被發現后,經過幾次考古發掘,共發現磚壁畫墓葬8座①。這些墓葬在古代都已被盜,墓內物品散亂,考古發掘所獲隨葬品有限,但墓葬磚壁畫保存較好,已出土的磚壁畫共有700多幅,多以“一磚一畫”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我國東漢末至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社會的生產生活狀況,全面反映了墓主人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多年以來,河西地區發掘的魏晉十六國時期的墓葬很多②,研究成果豐碩,郭永利《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1]、孫彥《河西魏晉十六國壁C7c+sRcRB3RMyOv1VDedvjuX82MFhpcDnELoaPwk8nc=畫墓研究》[2]、鄭巖《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增訂版)》[3]等專著,對河西魏晉各時期的墓葬形制、年代分期、壁畫主題、墓葬文化等進行了綜合性研究和探討;賈小軍《榜題與畫像:魏晉十六國河西墓葬壁畫中的社會史》[4],鞏家楠《高臺魏晉墓壁畫農牧圖研究》[5],馬剛、尹立峰《魏晉時期河西墓室彩繪磚畫的藝術特點》[6],公阿寧《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的百姓服裝研究》[7],李懷順《河西魏晉墓壁畫少數民族形象初探》[8]等論文,從磚壁畫反映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社會、經濟、藝術、民族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和闡釋。透過磚壁畫反映的具象內容,從墓葬文化傳統延續和所要表達的喪葬理念出發,考察墓主人在營建墓葬時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可以看出營造升仙世界和期望享樂生活永恒,是當時世家大族墓葬文化習俗的重要主題。墓葬內的磚壁畫,從繪畫藝術層面,正好為表達這一思想提供了廣闊空間,從而為我們考察當時社會的物質文化生活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一、漢代中原墓葬文化對河西地區的影響

1972年,第一次發掘嘉峪關新城魏晉墓4座,根據墓葬形制、照墻裝飾、隨葬器物等信息,被初步推斷為漢代墓葬[9]。之后,隨著發掘工作進一步展開(先后發掘20余座),出土文物更加豐富,對墓葬研究逐步深入。1985年,發布《嘉峪關壁畫墓發掘報告》時將墓葬斷代為魏晉時期[10]。后來,研究者張小舟通過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的變化對西北地區魏晉十六國墓葬進行了分期[11],鄭巖將新城2號墓出土有曹魏甘露二年(257)年鎮墓瓶作為墓葬斷代的參考[3]38-39,郭永利結合河西其他地區魏晉墓葬形制、壁畫題材分類以及出行、宴飲及墓主圖像的演變等進行了墓葬類型劃分和分期[12],基本都認可并沿用了這一斷代結論。墓葬文化是地方文化傳統和習俗的一種表現,離不開地方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歷史積淀。河西地區在漢代以前主要是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漢武帝時期,經過與匈奴的幾次戰役,河西地區全部納入漢朝統治版圖。漢朝通過移民、設郡、屯墾等措施,對河西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軍政建設和經濟開發,為河西地區以后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漢代中原地區的文化對河西走廊的影響是巨大的。

漢代統治階層推崇孝道,厚葬父母在民間就成為盡孝的最重要方式。加之“舉孝廉”又是漢代察舉制的一項重要科目,孝行卓越者,可以選拔為官,個人的孝與否與自身前途命運有關聯。因此,造成的社會影響就是以厚葬為德,薄葬為鄙。河西魏晉墓磚壁畫的出現,主要是受漢代厚葬之風影響,體現了“事死如事生”“升仙永生”等喪葬理念。漢代打通河西走廊之后,這里成為中原與西域交流的重要通道,經濟社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魏晉時期,由于河西地區沒有經歷大的戰亂,社會安定,大量避戰亂的中原大族和有先進生產經驗的農民涌入河西地區,為河西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河西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這些人也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其中自然包括喪葬觀念和生活習俗。”[13]東漢晚期中原內地就出現大量的壁畫墓,這一墓葬習俗文化隨著魏晉時期中原人士遷移河西,開始在河西地區流行。河西地區已出土墓葬磚壁畫的風格和內容大多源于中原,其繪畫的演變也常晚于內地,并且由于當時河西相對安定,中原文化的某些方面在河西得到繼續發展,這對河西魏晉壁畫的長期盛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4]。這一時期河西葬俗來源于中原地區,還可以從已出土墓葬的結構形制、隨葬品、墓葬設施等找到線索。以照墻題材為例,“河西地區照墻上的這些畫像題材差不多都在漢代的墓葬中能找到,要探求它的功能與發展軌跡還是要從漢代墓葬說起或更早的源頭”[15]。

漢代開發河西以來,內地遷移來的官僚、大族逐步成為當地土豪和世家大族,他們從中原帶來的喪葬文化傳統,經過長時間與河西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地方風俗融合,形成了具有河西地方特點的墓葬文化。河西魏晉墓出土有關墓主人身份的確切信息雖然不多,但從磚壁畫墓中的墓主人形象和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們基本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世家大族的代表,這些人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是河西墓葬文化的代表階層。

二、升仙世界的空間營造

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從墓室形制、門樓裝飾、壁畫和棺板畫等方面,為墓主營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往生世界,延續了漢代以來“升仙永生”的再生思想。有學者指出,“重生信仰因為有先秦魂魄信仰的積淀和漢王朝推崇孝道等世俗社會因素的支持,兩漢影響最大,魏晉南北朝時仍然保持獨立發展的體系,在墓葬活動中提供信仰指導”[16]。

(一)墓葬結構體現的葬俗理念

墓葬文化是社會風俗的一種表現,“人們把對生活的懷念、向往借助具體的空間、器物及圖形濃縮于墓葬之中。因而墓葬也就成為展現當時社會文化風貌最直接且具體的資料”[17]。嘉峪關魏晉墓營造的墓道、門樓、墓室、甬道、耳室、壁龕等墓葬空間,體現了當時的墓葬文化傳統。墓葬用的長方形磚,印紋方磚、雕刻磚、畫像磚等建筑材料,通過一定的砌筑方式,使整個墓葬建筑沒有用任何粘合材料,全部用干磚疊砌而成。這類磚壁畫墓葬建筑形制,在甘肅河西地區魏晉墓葬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漢代以來的“事死如事生”的墓葬文化傳統,把墓葬中的一切歸為真實的存在,這是墓主營造墓葬的初衷,也是他們對往生世界的信仰。“墓葬對生前的再現和對冥世的藝術構建是人們生死觀念物化的重要表現,同時,實體化的墓葬也成為深化認識生死思想的載體。”[18]嘉峪關魏晉墓的墓葬結構在營造時,參照了現實中的日常起居建筑。墓室布局上雖然有前、后兩室墓和前、中、后三室墓之分,但總體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室作盝頂,墓室平面接近正方形,地面大部分下沉,仿照宅居的庭院結構,壁畫內容也是日常宴飲、待客、出行等畫面。中室與前室的結構布局和磚壁畫題材配置相似,是前室功能的延伸部分。后室為普通弧券,墓室平面呈長方形,主要放置棺木,仿照墓主人的起居之所,磚壁畫題材內容也主要是居家使用的漆奩、絹帛、蠶絲等圖畫。

東漢以來,宅第墓室的普及對河西地區磚壁畫墓葬產生重要影響,墓室模擬墓主人生前宅第的傾向十分明顯,如嘉峪關魏晉M6墓葬,前室四壁挑出二層半塊磚,模擬屋檐的傾向更加形象具體,不僅在磚底用顏色繪成條狀,還在磚側繪出圓點,將兩者相連,象征樓閣建筑的屋檐、椽和椽頭。還有M3墓葬,不僅有象征樓閣建筑的屋檐和屋椽,前墓室東、西壁還建有“壁龕”,這些“壁龕”旁邊加寫了各類題榜,如“各內”“臧內”“炊內”“車廡”“中合”等,仿照現實人居建筑的各類功能房屋。墓室的結構和這些朱書題榜,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居宅的設置情況,將魏晉時期“事死如事生”的喪葬理念表達得清楚明了。

(二)照墻的特殊功能

照墻又稱“門樓”,是河西磚壁畫墓葬建筑結構中最具特色的地方。照墻是在墓門上方券拱幾層之后向上砌筑的裝飾立面,用青磚夾嵌磚雕或彩繪的仿木結構和祥瑞圖案,其砌筑方法是,在墓門拱形頂上用磚多層順砌加一層丁砌反復向上砌出垂直壁面,頂部以磚砌多層人字形、平砌的仿椽頭磚,最上層順磚平砌結頂,因似生人門前的照壁而名照墻。嘉峪關已發掘的魏晉墓基本都有照墻,其中M1、M2、M6、M7、M8等墓葬照墻保存較好,高度4-7米,造型奇瑰、氣勢高大、色彩艷麗,成為當地墓葬形制的典型特點。

照墻裝飾有磚雕、人物、壁畫、彩色紋飾等豐富內容,鑲嵌各種類型的建筑造型磚。照墻上部主要用斗拱形,以下用托梁赤幘力士、神獸等磚雕,下部都有磚砌雙闕樓,闕身磚面分別雕有雞首人身、牛首人身像,闕門扉上畫有雙虎圖案,象征闕頂的六角形磚上滿涂朱紅色。闕樓具有升仙思想寓意,而“闕樓上的云紋、奇禽神獸則是升天思想的進一步發揮”[19]。照墻彩繪壁畫主要有青龍、白虎、朱雀、麒麟等圖像,彩繪紋飾主要有YRnA01HjVHrDNquOUPOcqw==“S”形或螺旋形云氣紋。照墻的功能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墓葬豪華的門樓,走進去是死者在地下的‘家’;二是它象征著死者升仙的通道。”[3]141另外,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中還有一個特例,就是M7的前室與中室、中室與后室東側都留有一個方形磚孔,具體功能不詳,有觀點認為,這個孔可能是逝者靈魂出入之門。總體來說,對于照墻的名稱、形制、功能、源流等,相關領域的學者都做了深入研究,對于照墻的主要功能,都認為與引導死者升天有關。

(三)棺板畫繪制的升仙情景

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保存的棺木上基本都有棺板畫,其內容大都與東王公、西王母和伏羲、女媧有關,是當地墓葬文化的一大特色。如M1棺蓋內面可見有朱繪人首蛇身、手捧圓物(可能是象征日、月的金烏、蟾蜍圖案),應當為伏羲、女媧[10]18。M13男棺蓋板上前繪東王公,后繪西王母,以云氣紋圖案襯底。女棺蓋板繪一幅女媧、伏羲圖,也以云氣紋圖案襯底,雜以紅、黑、白、黃、石青幾種顏色[20]。2002年,在嘉峪關魏晉墓保護區搶救性發掘的一座墓葬的棺木上也有相同的內容,“男棺蓋板內頂繪《伏羲女媧圖》,女棺蓋板內繪《伏羲女媧日月星河》,畫面四周為連綿起伏的群山,上為伏羲右手持矩,女媧左手持規,中為星河,有日、月,日中有一鳥,月中繪一蟾蜍,星河中用紅線構出了北斗等星座”[21]。類似的棺板畫在河西其他地區還有不少出土,如2002年在高臺地埂坡發掘的魏晉墓,個別棺木上殘留繪制的女媧頭像[22]。后來,還有一種將伏羲、女媧、星云、日、月繪于墓室的趨勢,如酒泉丁家閘5號墓突破“一磚一畫”作畫方式,而是在墓中大面積營造“天、地、人間”三個境界的景物[23],東壁上繪紅日,內繪金烏,下為盤膝坐于樹上的東王公,下部為重疊起伏的山巒;西壁上繪盈月,內繪蟾蜍,下為盤膝坐于樹上的西王母。還有民樂縣八卦營墓葬,“前室券頂及左右壁面滿繪云氣,在云氣間繪騰飛的青龍,人首蛇身的三女媧及日、月”[24]。

伏羲、女媧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人類的始祖神和生殖神。伏羲創造了人類的生存技能,發明了漁獵工具和八卦,能緣天梯建木以登天。女媧既能補天,又能造人。漢代以來,中原和河西地區的漢墓和魏晉壁畫墓內頻繁出現這些圖像,具有深刻的文化淵源,寓意著陰陽相交、生命長存,也預示著墓主人登天和再生后將要到達升仙世界的情景。

三、升仙世界里的墓主人生活

墓主人“升仙永生”后的世界會是什么樣,通過考察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繪畫題材可以看出,這些磚壁畫涉及宴樂、炊事、博弈、狩獵、出行、農牧、營壘、驛傳等,內容十分豐富,令人眼花繚亂。磚壁畫的配置和分布有規律可循,基本都是圍繞墓主人宴飲、賞樂、游玩等場景展開,從一個側面反映墓主人對升仙世界的期望。

(一)墓主人的身份背景

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墓出土文物中,關于墓主人的身份信息不多。從磚壁畫中看到一例,M1前室南壁東側,一仆持炙肉遞于榻上之墓主人,墓主人手持便面,兩旁有朱書題榜“段清”“幼絜”四字。據考證,“漢代段家在河西一帶頗負盛名,特別是安帝時段禧曾擔任西域都護,故段氏從上邽遷籍姑臧,桓帝、靈帝時的段颎即出自這一支,因此這個段清很可能即其族人”[9]26。M7出土一枚印章,碳精石制成,正方形,無紐,印側有一橫穿孔,頂部有一陰刻虎紋,前方為一陰刻朱雀,后方為一青龍,印面刻有“王霑印信”四字,這枚印章應該是墓主人所有。另外,距離嘉峪關魏晉墓不遠的酒泉丁家閘5號墓,屬于同一時期的墓葬,在其西壁墓主人的燕居行樂圖中,墓主人跪坐于廡內榻上,頭戴三梁進賢冠,身著硃砂間石黃色袍,憑三蹄足隱幾,左手執塵尾[25]。還有同一地區發現的小土山墓,據考證是西涼國主李暠的世陵[26]。雖然這一地區墓葬出土墓主人的確切信息有限,但從眾多磚壁畫中墓主人形象,基本可以把握這一群體的身份特征。

首先,從服飾來看,M1墓主人段清戴黑介幘,據《晉書·輿服志》:“介幘服文吏,平上幘服武官也。”在魏晉墓的多處出行圖中,穿黑介幘皁緣領袖中衣的人物形象,在畫面中都是導騎或是犢車前后捧笏的官吏,這些人在當時屬于地方政府中的屬佐文吏。由此可知該墓主人段清,很有可能屬于當時河西的豪門大族,還是地方政府屬佐文吏[27]。其次,從出行來看,M3墓葬中有“車廡”“臧內”“馬”等榜題,且墓主人出行圖的導從著尖頂帽、灰袴褶、持矟,以及出行儀仗無蓋等信息,可以判斷該墓主人可能是將軍、刺史以下的武官。最后,壁畫墓圍繞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出現大量的宴飲、庖廚、進食、舞蹈、娛樂等畫面,可知這些人都是當地有身份的世家大戶或豪強地主,在經濟上有較強實力,政治上有一定地位。以嘉峪關魏晉十六國墓墓主中段氏家族、西涼王李暠家族為例,一些先前有一定政治背景的官僚之家,在移居河西之后,仍可在較短的時期內迅速成為有較高地位和一定影響力的地方勢力,并左右著當地政局[28]。這類人群應當是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統治階層,主導著當地的主流文化方向,他們從物質到精神都有一定的追求。因此,這樣一個階層才有能力在河西這樣一個偏安一隅之地營造如此豪華的墓葬。

(二)以墓主人為中心的磚壁畫配置

關于魏晉墓磚壁畫題材配置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以墓主人像為中心。以M1前室畫像的題材為例,“以墓主人像為中心,畫像的內容基本可以解讀為墓主人像(面對墓道方向)的右側為物質享受部分,表明其生活的豪奢與財物的富足;而墓主人像左側的內容則大多表現其精神享受部分,如宴飲、賞樂、游玩等”[2]103-104。同時,在畫面表達上,縱觀100多年河西壁畫墓中流行的宴樂題材,越來越突出墓主人的中心位置,而且在構圖形式上,也經歷了一個由表現眾多人物參與的宴樂場景,到僅有墓主人的宴樂畫面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墓主人的形象變得高大,形成了中心地位”[29]。二是體現畫面整體性特點。在魏晉十六國壁畫中,不管墓主人像是在前室后壁的左邊,還是右邊,畫像的表達都是緊緊圍繞墓主人展開的,體現了壁畫創作思路的整體性和一致性。三是規律性與隨意性共存。以三室墓M3與雙室墓M1、M5分別進行比較,它們前室圖像內容的配置規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畫像的左右展開方式。M3和M5 圖像的展開方向,代表大多數河西已出土魏晉壁畫墓前室圖像的排列組合和配置情況,但M1圖像展開方向卻比較隨意,這一情況說明當時社會對壁畫題材內容的組合安排并沒有做出統一或明確的規定[30]。另外,通過考察嘉峪關魏晉墓M3、M5、M7磚壁畫中有許多反映墓主的狩獵、兵屯、營壘、軍隊出行等畫面,表明墓主可能是武官的身份;M4磚壁畫則多表現墓葬的莊園經濟、塢壁生活,卻沒有出行圖,表明墓主是當地豪族地主身份;M6磚壁畫有墓主多乘犢車和捧笏出行等畫面,表明墓主可能是地方官吏身份。因此,磚壁畫配置根據墓主身份不同以及個人偏好,又體現了個性化特點。

河西磚壁畫墓葬的題材繼承了漢代以來的葬俗思想,磚壁畫內容既有對墓主人生前經歷回顧的畫面,也有為死者的往生世界準備的衣食住行和吃喝玩樂的描繪,還有象征天命的祥瑞以及對天界具象的圖畫等。以墓主人為中心的磚壁畫配置,充分體現了墓主對升仙世界的愿景。

(三)墓主人的享樂生活

魏晉時期,社會較為動蕩,建立在漢代大一統基礎上的儒家學說走向衰微,代表豪強士族利益的儒家思想受到嚴重打擊。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老莊自然無為、超塵絕俗的思想,正好能夠滿足此時士人的心理需求,產生了崇尚“無為”的玄學思想。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除了墓門照墻上的青龍、白虎等圖像外,墓室壁面的取材全部是現實生活,不見東漢時期流行的儒家標榜的帝王、忠臣、孝子,烈女、節婦等封建“圣賢”圖,正好印證了當時社會士人階層的思想潮流。受玄學“無為”思想影響,魏晉士族階層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希望明哲保身,無所作為,轉而在生活上則抱著任意縱情享樂的態度。所謂“既生則廢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的觀點,就集中體現了魏晉豪門士族的盡情享樂的思想[31]。通過考察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的題材,可以看到大量塢堡、庖廚、進食、宴飲、演奏、舞蹈、出行、狩獵、娛樂等畫面中,墓主人悠然自得的享受宴飲、娛樂生活,而大量形形色色不同民族的底層勞動人民,通過農耕、畜牧等生產勞作,為墓主人的享樂生活提供物質基礎。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墓主人營造升仙世界時,能夠找到的最符合心愿的理想題材,其實就是這樣無憂無慮縱情享樂的生活。這也是當時的豪門士族階層崇尚“無為”思想在墓葬文化中的反映。

魏晉磚壁畫墓的墓主人,希望自己的享樂生活永恒,在墓葬這個摸擬的宇宙空間里,看不到死亡永久的幽冷和寂靜,土紅色為主色調的墓室一如生時的熱鬧與功利,而密閉的墳墓凝固著這永恒的歡樂[12]70。墓葬磚壁畫通過濃墨重彩描繪出的宴飲、出行、博弈、耕種、絲帛等圖像,既是死者的世俗生活,又標識著其所擁有的財富,是墓主人對理想現實生活的轉化形式,表達了這一時期人們內心深處對死亡的態度,那就是追求生命的永恒。

四、升仙世界反映的社會生產和生活

嘉峪關魏晉磚壁畫除了反映墓主人的享樂生活外,還有不少繪畫題材涉及農耕、畜牧、狩獵、蠶桑、林園、釀造、族屬等內容。這些畫面雖然涉及內容眾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是農業生產、畜牧經濟及其他社會生活三類,分布在墓主人日常生活畫面周圍,反映了墓主人奢侈享樂生活源于一定的物質基礎,也使整個墓室磚壁畫內容更具生動性、豐富性和現實性。

(一)農業生產

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有許多農業生產和生產工具的畫面,僅以牛耕圖為例,就有20余幅。牛耕參與農業生產的方式有犁地、耙地、耱地、耕播等,多為民間農耕,亦有軍事屯田。牛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二牛抬杠,二牛肩軛挽拉直轅犁,一人扶犁,牛鼻穿環,系以牛轡,韁繩系于犁把,人一手提犁,一手揚鞭驅牛;另一種是單牛拉犁,一牛曲軛挽拉雙轅犁,一人扶犁,韁繩系于犁把,人一手提犁,一手揚鞭驅牛[32]。有各種耙地方式,如M3的兩幅耙地圖,一幅繪有一農夫手中持韁站立耙上,執鞭驅一牛耙地;另一幅繪有一農夫右手握韁蹲于耙上,左手揚鞭驅一牛耙地,耙齒清晰。還有農作物收獲后打場、揚場的畫面,揚場的木叉,其形狀為直柄橫首上有四孔、六孔或八孔之分。這些農耕畫面和生產工具圖繪制的生動形象、逼真傳神,反映了河西地區農業生產從犁地、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在魏晉磚壁畫墓中,采桑、蠶繭、絲束和與其相關的生產工具形象,在墓室的不同位置都有出現。目前還有許多古桑樹在河西地區生長,說明河西走廊不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有可能生產絲綢。

漢武帝開發河西以后,漢族不斷帶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河西綠洲上開墾土地,進行農耕生產活動,促進了河西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魏晉磚壁畫的農業生產勞動場面中,還有眾多羌人、氐人、鮮卑、烏孫、龜茲等少數民族人物形象,基本包含了當時在河西地區生活的各類少數民族,說明我國各族勞動人民很早就在河西走廊定居生活。磚壁畫中不同容貌和裝束的各民族人民共同生產勞動,共同開發河西走廊,反映了河西地區的各民族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推動河西社會的發展和進步[6]124。

(二)畜牧經濟

河西走廊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地理環境條件。漢代開發之前,河西走廊已是許多游牧民族蕃息之地,他們的生產方式主要以畜牧經濟為主。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中有很多少數民族參與農耕和畜牧的圖像,反映了河西走廊地區畜牧業發達,以及漢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密切關系。如M5前室東壁“畜牧圖”繪有六匹駿馬及牧馬人,M6前室西壁第一幅“馬群圖”繪有五匹駿馬,第二幅“馬群圖”繪有四匹駿馬。M12前室東壁牧馬圖,圖中繪有一牧馬人手持木棍,正在驅趕兩匹馬前行。M3前室北壁西側的“兩馬交配圖”,說明了當時河西地區對馬匹選種、育種的重視。M5前室東壁的“牧牛圖”中繪有一牧牛人, 右手持弓,左手握箭,注視著前面的七頭牛,似乎在吆喝著牛群。M5前室北壁“羊群圖”中繪有12只羊,每只羊的外形神態都有所不同。“河西魏晉壁畫墓中,同一墓葬內兼有農耕和牧獵題材的壁畫磚大量存在,無論是農耕圖還是牧獵圖,都象征著墓主人的生活與財富”。[7]35總體而言,磚壁畫中這些放牧馬、牛、羊的畫面與農耕生產畫面繪制在一起,反映了河西地區畜牧業與農業經濟在生產過程中并行發展,促進了河西農耕地區與西北游牧區之間在經濟文化和生產生活方面的交流。

另外,漢武帝時期,借天馬之名,通過戰爭懾服西域,天馬的出現被視為天降祥瑞,天馬被人為神化。這一觀念很快就融入原始道教的升仙思想之中,作為一種重要的升仙工具而加以崇拜,并且還漸漸地影響到民間的喪葬習俗,把天馬圖像刻畫于墓室或與升仙有關的圖像中[33]。河西地區畜牧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馬匹的重視,正好為實現這一喪葬習俗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其他社會生活

河西地區魏晉墓磚壁畫繪制了當時人們衣、食、住、行等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部反映古代河西地區物質文化生活的百科圖書。在服飾方面,以其類別來說,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中的人物就有身著深衣、大衫、袍服、褲褶、間色裙等各種類型。這些服飾結合不同場景和人物身份,特別是表現勞作場景和少數民族人物身上,更加生動形象,細節突出。有學者研究指出,“為了適應生活的功能性需求,魏晉壁畫墓中的百姓衫子的服裝形制相較于文人衫子整體可以概括為:短、窄、小。短,即衣長短;窄,即衣身較窄;小,即袖口較小”[8]40。這些細微差別,表現了畫師對當時各階層人物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和體悟。對于這些服飾中的一些絲綢原料的來源,結合在酒泉、嘉峪關和高臺、武威等地的魏晉墓中發現絲織品實物,以及磚壁畫墓中的許多采桑、蠶繭、絲束和絹帛畫面,可以說明這些絲織品可能就是河西本地生產的[34]。

在飲食方面,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圍繞墓主人的享樂生活,畫師用力尤甚,表現了非常多的場景。僅以肉食為例,從雞、豬、羊、牛等畜禽的宰殺,到清洗、烹制,以及進食等一系列場面,完整體現了當時的飲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股叉烤肉場景,出現在許多墓室之中,成為嘉峪關烤肉文化的淵源。畫師為了生動表現這些場景,在宰殺圖中,不但有屠夫的操作動作,而且細致刻畫了被宰殺畜禽掙扎、驚恐的神態。另外,還有一些面食、釀造等畫面,更加豐富了飲食文化的內涵。

在住所方面,塢壁是表現較多的一個畫面。塢壁是西漢就有的一種邊塞防御系統,之后逐漸轉變為一種常見的地方社會組織形式。嘉峪關M1、M3、M6、M13等都有不同類型的塢壁畫面,并有朱書題字“塢”。如M1前室的塢壁圖,四周構筑了高厚的城墻,城墻上開設大門,大門上建有角樓,大門右上角畫面表現為塢外的景象,繪有馬、牛、羊和樹木等。這些塢壁主要是世家大族的住所。另外,還有一類是少數民族百姓居住的穹廬,如M3前室北壁西側和東側都繪有穹廬圖,廬帳內有人或蹲、或臥、或做飯,富有生活氣息。

在出行方面,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基本都繪制了各種出行場面。最著名的M5《出巡圖》畫面在六塊磚上展開,長120厘米,寬45厘米,共有八排騎馬武官出行,畫工采用“藏頭露尾”繪畫手法,表現人物眾多、場面宏大的特色[35],此類表現官方的出行方式都是騎馬出行。魏晉士人崇尚“清談”“無為”的個性表達,受其影響,人們乘坐牛車非常流行,逐漸成為民間日常出行、游玩的代步工具,磚壁畫有大量犢車圖(車頂有卷棚,車廂上豎有直木)畫面,而馬車圖很少,說明馬不是日常出行的主要工具。

在娛樂方面,墓主人宴樂圖中有許多表現音樂、舞蹈,還有六博的場面。如M6前室東壁一女子身著長及腳面的衣裙,雙臂伸開,慢步前行,正在舞蹈;中室西壁兩位樂師跪坐于席正在演奏,左邊樂師彈琵琶,右邊樂師吹簫。最典型的是M7中室東壁磚畫中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六博場面,圖中間繪一張褐色棋桌,桌兩端各跪坐一位成年男子,身穿紅色長袍,頭戴元寶帽。左邊一人兩手舉起擲采,二瓊已出手,懸在棋盤上方。右邊一人左手高舉,右手伸向前方,目不轉睛,急于看出結果[36]。這些娛樂畫面以墓主人為中心,反映了當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

其他如M6前室的一幅牽駝圖,畫面是一位趕駝人牽著一匹雙峰駝悠然前行,讓人聯想到古絲綢之路“商胡販客,日款于塞”的商貿活動情景。還有著名的M5前室的驛使圖,畫中驛使頭戴介幘,身著皂緣領袖中衣,左手持棨,右手攬韁,策馬疾馳,馬四蹄騰空,反映了郵驛往來飛馳、傳遞信息的場景,這一著名形象已經成為中國郵政標志。以上這些磚壁畫內容再現了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社會民眾豐富的日常生活,為我們認識和研究當時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五、結語

嘉峪關新城魏晉墓群分布著1000多座古墓葬,目前發掘的雖然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但已發掘的墓葬分布在墓群的各個區域,地表特征明顯,體量較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反映了這一地區墓葬文化的歷史特征和葬俗風貌。將墓葬置于物質文化層面研究,除了考察墓葬本身的營建方式,還要根據墓葬出土文物,進行細致的梳理和研究。從河西其他地區出土魏晉墓葬的新材料可以看出,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所營造的升仙世界的墓葬文化形態,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墓葬文化寓意,在河西魏晉墓葬中都能找到影子,是河西地區墓葬文化的一個重要類型,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河西地區自漢武帝時期驅逐匈奴以后,朝廷通過大規模移民屯田,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與各少數民族共同開發的歷史格局。魏晉時期由于中原長期戰亂而凋敝,反襯出河西地區經過歷代發展和積累,在經濟和文化上出現一個歷史高峰。反映在墓葬文化上,河西地區的墓葬不但延續了東漢以來的墓葬文化傳統,還依據自身的區域環境和文化特征,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河西魏晉磚壁畫墓葬,從而在我國墓葬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注 釋]

①嘉峪關已發掘的魏晉磚壁畫墓有M1、M3、M4、M5、M6、M7、M12、M13共8座。

②按照發掘報告、簡報出版或發表的先后順序主要有甘肅省博物館:《酒泉、嘉峪關晉墓的發掘》,《文物》1979年第6期;甘肅省文物隊、甘肅省博物館、嘉峪關市文物管理所:《嘉峪關壁畫墓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祁家灣西晉十六國墓葬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黨壽山:《甘肅武威磨嘴子發現一座東漢壁畫墓》,《考古》1995年第11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酒泉西溝村魏晉墓發掘報告》,《文物》1996年第7期;施愛民:《民樂縣八卦營墓葬壁畫古城》,《絲綢之路》1998年第3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臺縣博物館:《甘肅高臺縣駱駝城墓葬的發掘》,《考古》2003年第6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酒泉孫家石灘魏晉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5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高臺縣漢晉墓葬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5期;甘肅省文物考古所、高臺縣博物館:《甘肅高臺地埂坡晉墓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9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酒泉侯家溝十六國墓地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2期。

[參考文獻]

[1]郭永利.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12.

[2]孫彥.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3]鄭巖.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4]賈小軍.榜題與畫像:魏晉十六國河西墓葬壁畫中的社會史[J].敦煌學輯刊,2014,(02):121-129.

[5]鞏家楠.高臺魏晉墓壁畫農牧圖研究[J].湖北電視大學學報,2018,(02):60-64.

[6]馬剛,尹立峰.魏晉時期河西墓室彩繪磚畫的藝術特點[J].敦煌研究,2005,(03):56-60.

[7]公阿寧.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的百姓服裝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2:1-70.

[8]李懷順.河西魏晉墓壁畫少數民族形象初探[J].華夏考古,2010,(04):122-125.

[9]嘉峪關市文物清理小組.嘉峪關漢畫像磚墓[J].文物,1972,(12):24-30.

[10]甘肅省文物隊,甘肅省博物館,嘉峪關市文物管理所.嘉峪關壁畫墓發掘報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74.

[11]張小舟.北方地區魏晉十六國墓葬的分區與分期[J].考古學報,1987,(01):19-43.

[12]郭永利.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8:49.

[13]杜林淵.河西漢魏畫墓研究綜述[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5,(03):56-58.

[14]張朋川.河西出土的漢晉繪畫簡述[J].文物,1978,(06):59-71.

[15]韓莎.河西地區魏晉十六國時期照墻研究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02):87-89.

[16]汪小洋.中國墓室壁畫興盛期圖像探究[J].民族藝術,2014,(03):46-52.

[17]宋蓉.南陽地區漢代墓葬研究——兼論南陽地區漢文化的形成[J].考古學報,2015,(02):157-186.

[18]陳二峰.漢代貴族墓葬的生死觀及世俗功用——以中原地區為例的考察[J].南都學壇,2011,(02):17-20.

[19]趙吳成.河西墓室壁畫中“伏羲、女蝸”和“牛首人身、雞首人身”圖像淺析[J].考古與文物,2005,(04):66-70.

[20]嘉峪關市文物管理所.嘉峪關新城十二、十三號畫像磚墓發掘簡報[J].文物,1982,(08):7-15.

[21]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嘉峪關新城魏晉磚墓發掘報告[J].隴右文博,2003,(01):22-33.

[22]甘肅省文物考古所.高臺縣博物館.甘肅高臺地埂坡晉墓發掘簡報[J].文物,2008,(09):29-39.

[23]張朋川.酒泉丁家閘古墓壁畫藝術[J].文物,1979,(06):18-21.

[24]施愛民.民樂縣八卦營墓葬壁畫古城[J].絲綢之路,1998,(03):45-46.

[25]甘肅省博物館.酒泉、嘉峪關晉墓的發掘[J].文物,1979,(06):1-17.

[26]范曉東.酒泉小土山墓葬考古發掘及墓主人身份初探[J].絲綢之路,2014,(24):23-24.

[27]賈小軍.榜題與畫像:魏晉十六國河西墓葬壁畫中的社會史[J].敦煌學輯刊,2014,(02):121-129.

[28]周衛華.論嘉峪關魏晉十六國墓壁畫題材來源[J].藝術教育,2017,(03):172-173.

[29]郭永利.河西魏晉十六國壁畫墓宴飲、出行圖的類型及其演變[J].考古與文物,2008,(03):81-86.

[30]翟玉邦.河西走廊魏晉十六國墓葬壁畫的題材配置略論[J].美與時代(中),2019,(04):126-127.

[31]張朋川.嘉峪關魏晉墓室壁畫的題材和藝術價值[J].文物,1974,(09):66-70.

[32]張曉東.嘉峪關魏晉民俗研究[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0:4.

[33]孫彥.墓葬壁畫所見魏晉十六國時期的畜牧業——以河西走廊為例[J].農業考古,2010,(04)):387-389.

[34]高榮主編.河西通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53.

[35]楊殿剛編著.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圖錄·文釋[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22:19.

[36]張軍武.嘉峪關魏晉墓磚畫——六博[J].體育文史,1989,(03):2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国产视频你懂得|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亚洲午夜天堂| 99er这里只有精品|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色婷婷成人网|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色亚洲成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午夜网站|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日本在线亚洲|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福利网址|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无码高清专区|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2|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色图另类|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婷婷色中文网|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999在线免费视频|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自在线拍| 亚洲浓毛av|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区在线看| 伊人成色综合网| 成人午夜天|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