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下旬以來,美元指數迅速走弱,特別是8月上旬,一度在一周內從105快速下跌至102。這背后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經濟放緩,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升溫。
首先,美國新增就業大幅放緩,失業率上升。工資也大幅放緩,平均時薪較上年同期增長3.6%,低于6月的3.9%。7月失業率升至4.3%,高于預期。當前美國失業率從2024年以來的低點上漲了0.6%,觸發了基于失業率預測衰退的“薩姆規則”,激起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其次,消費持續走弱,消費信心回落。6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增速下降0.1%,表明消費者支出壓力加大。選舉的不確定性也削弱了經濟前景,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回落。
再次,房地產市場銷售低迷。自2022年初以來,美國抵押貸款利率翻了1倍。在高利率沖擊下,民眾的首次買房和置換需求被迫擱置,二手房市場供應短缺,樓市陷入量跌價漲的境地。
最后,制造業活動持續萎縮。美國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從6月的48.5降至7月的46.8,創近八個月新低。芝加哥PMI5月跌至35.4后,6月、7月仍處于榮枯線之下(47.4、45.3)。芝加哥地區經濟活動放緩,一定程度上預示美國制造業甚至更廣泛的經濟活動可能遇到壓力。
在一系列經濟指標放緩的背景下,美國通脹也出現進一步降溫。美國6月CPI(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1%,是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降。各項品類普遍呈現放緩態勢,顯示通脹壓力進一步減弱。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肯定了通脹回落的進展,表示美聯儲可能會在9月宣布降息。
整體而言,美國經濟正在放緩,美聯儲也有望開啟降息之路,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數的強勢周期面臨拐點。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美元指數一定會大幅貶值,需要關注其他發達經濟體增長和貨幣政策的相對變化以及美國大選的影響。
一是歐元區、英國等發達經濟體增長相對低迷。2024年以來,歐洲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顯著改善,德國和法國CPI同比穩定在2.5%左右,英國CPI同比回落至2%。但歐洲經濟增長步履蹣跚,例如7月歐元區制造業PMI僅45.6%,連續25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也持續處于負增長區間。二是除了日本央行加息,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先于美聯儲開啟降息。加拿大央行和歐央行在6月宣布降息,英國央行、新西蘭央行在8月宣布降息。三是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增加,或加劇美元波動。一方面,盡管特朗普主張“弱美元”以減少貿易逆差和支持制造業回流,但“弱美元”本身與其加強貿易壁壘的政策主張相對沖突。加征關稅或抬升美國國內通脹水平,并不利于“弱美元”的實現。另一方面,美國大選前景難料,或加劇市場波動。
綜合來看,美國經濟放緩之下美元指數的強勢周期將迎來拐點,但未來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因素趨于復雜,走勢仍有不確定性。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綦建紅 周洺竹
“機器人應用與‘穩外資’”
《世界經濟》2024年第8期
外資是連接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紐帶,“穩外資”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一環。
本文采用2000年-2015年中國海關進口數據庫和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的數據,考察工業機器人對外資撤離的影響和作用機制,并進一步分析了工業機器人在解釋企業間外資撤離差異和外資抱團撤離中的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工業機器人應用能顯著降低外資撤離的概率,延長外資企業存續時間,這一作用主要通過優化勞動力市場、保障供應鏈穩定和提高市場多元化等機制實現。工業機器人應用是解釋企業間外資撤離差異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緩解同地區、同行業和上下游行業的外資抱團撤離。
1 重估存量房貸利率
2 地產尋底
3 家庭醫生的責任
4 未來居民財富積累靠什么?
5 如何改革土地制度?
6 中國又挖起了運河
7 房貸返點,隱秘流行
8 黃金:投資火爆,消費降溫
9 獨角獸新增數為何下降?
10 出海中東,落腳何處?
資料來源:《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