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季節性上漲等因素影響,8月CPI延續上升態勢,同比上漲0.6%,環比上漲0.4%。受市場需求不足及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8月PPI表現則差于上月,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1.8%。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財經》表示,8月CPI上漲主要是蔬菜、豬肉等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拉動的,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高達21.8%,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1%。盤和林認為,8月CPI上漲結構并不理想。“食品屬于必需品,一般來說CPI上漲要避免食品等必需品的上漲。”
“當前居民的消費狀態是除了食品開支,其他方面都是能省則省。”薩摩耶云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告訴《財經》,總體來看,當前CPI仍處于低位回升的態勢。8月受天氣等因素影響食品等必需品價格有所上升,但蛋類價格、交通通信等價格卻是下降的,這也反映了需求相對疲弱的態勢。8月正是暑假期間,交通通信的價格本不應該下降,數據的下降說明暑假期間居民出行意愿和消費意愿并不高。此外,8月PPI繼續回落,也說明了生產方面還在繼續萎縮,國內需求恢復依舊偏弱。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也表示,PPI表現差于上月和預期,說明在內需不足、地產拖累、專項債形成實物工作量進度滯后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等多重壓力夾擊下,PPI下行壓力仍較大。
8月CPI上漲主要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拉動的。其中,豬肉上漲、天氣影響蔬菜供給共同推升8月食品價格。
同比來看,8月,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2.1%,影響CPI上漲約0.58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21.8%,影響CPI上漲約0.44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4.1%,影響CPI上漲約0.08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蛋類價格下降3.5%,影響CPI下降約0.02個百分點。
環比來看,8月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上漲2.2%,影響CPI上漲約0.61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18.1%,影響C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3.8%,影響CPI上漲約0.08個百分點。
豬肉受前期產能去化影響保持上漲。同比來看,8月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3.8%,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6.1%,影響CPI上漲約0.21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1.7%,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


環比來看,8月畜肉類價格上漲3.6%,影響CPI上漲約0.1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7.3%,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最近四個月,豬肉價格呈現持續上漲態勢,環比漲幅分別為1.1%、11.4%、2.0%、7.3%。近期多家證券公司預計,接下來豬肉價格或將持續上漲。開源證券發布的研報提出,預計2024年下半年豬價高位運行,生豬養殖板塊逐步進入利潤高兌現階段。9月5日,中信證券發布研報認為,2024年下半年生豬供需缺口仍較大,豬價或持續超預期,而謹慎的產能補充或延長周期景氣持續時間。
同比來看,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五漲一平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價格分別上漲3.4%和1.4%,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價格均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2%;居住價格持平;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7%。
環比來看,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兩平五降。其中,居住、醫療保健價格均持平;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下降1.1%、0.7%和0.6%,衣著、教育文化娛樂價格分別下降0.2%和0.1%。
鄭磊認為,8月暑假期間,交通通信價格下降,反映了居民出行意愿和消費意愿可能有所降低。除了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當前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能省則省,居民的消費動力信心依舊較弱。



盤和林和鄭磊等多位專家認為,總體來看,當前CPI仍處于低位回升的態勢,回升斜率總體偏緩。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應以更大力度的宏觀調控有效推動物價回升。貨幣政策應承擔起穩定通脹的職責。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發揮擴大總需求、提振消費的作用。同時,盡快穩定房地產、股市等資產價格,改善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提振市場信心。中長期來看,推動財政體制、收入分配、戶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居民消費率偏低的長期問題。
盤和林認為,單純的刺激政策對CPI溫和上漲和結構優化可能幫助不大,現階段還是從增強消費者信心角度入手。消費者信心來自收入的提升,所以,從長期看要優化CPI結構,必須創造更多元的財富機遇,鼓勵創業創新,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對于接下來的CPI走勢,盤和林認為,9月CPI或與8月保持持平,但到10月之后,隨著秋季各類作物進入成熟期,CPI可能會出現回落。
申萬宏源證券資深高級宏觀分析師屠強也預計,三季度食品CPI將階段性支撐整體CPI,四季度天氣影響或消退。
PPI方面,8月受市場需求不足及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全國PPI環比、同比均下降。
從同比看,8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0%,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1.46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上漲0.9%,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0.8%,加工工業價格下降2.7%。生活資料價格下降1.1%,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2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3%,衣著價格下降0.4%,一般日用品價格持平,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1.9%。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下降4.4%,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下降4.1%,農副產品類價格下降2.9%,燃料動力類、紡織原料類價格均下降1.0%,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0.6%;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上漲9.1%。
盤和林表示,PPI繼續下跌體現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核心問題——需求不足,接下來要采取更有力度舉措擴內需。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未來一段時期看,影響PPI的因素還是比較多。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國內房地產市場仍然在調整之中,建材相關行業需求仍然偏弱。另一方面,從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看,翹尾影響對PPI的下拉作用下階段趨于減小。綜合來看,PPI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部分月份可能還會出現波動。
PPI同比何時“轉正”?多位專家認為,PPI同比轉正將發生在三季度以后。申萬宏源研究所資深高級宏觀分析師屠強認為,“雙碳”政策強化或推動上游價格,預計PPI同比轉正時點是11月。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為,如果房地產在下半年能夠實現政策目標、達到企穩狀態,那么CPI和PPI都會在下半年有更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