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玉祥
四川安岳人。自幼學畫,1989年投筆從戎,2001年油畫作品《向日葵》榮獲當代中國青年書畫展優秀獎,2002年油畫作品《長城》入選全軍美術作品展,2009年脫軍裝從商,2014年拜黎光成先生為師學習書法。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書法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如陰陽平衡、剛柔相濟、虛實相生等。書法創作過程也是書法家對自然、人生的感悟和表達,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書法作品往往反映出書法家的人格修養和精神追求,書法家通過筆墨表達自己的情感、志趣和價值觀,使書法作品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
書法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歷經數千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標準。我認為書法在藝術上有“六美”。一是能夠表現出剛柔、動靜、虛實,有粗細、長短、曲直、輕重等不同美感的線條美;二是講究平衡、對稱、呼應,一個字各部分之間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不同字體展現出各自獨特藝術魅力的結構美;三是字與字之間的呼應,行與行之間的排列,落款與印章的布局整體和諧統一的章法美;四是運筆的輕與重、急與緩,筆畫的繁雜與明快,篇章的沉穩與奔放的節奏美;五是濃墨厚重有力,淡墨清新淡雅,枯筆干澀飛白,潤筆飽滿潤澤的墨色美;六是書法家在創作時,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融入筆墨之中,使作品具有強烈的韻律和感染力,并能與觀者產生心靈觸動的情感美。
此外,書法藝術還要不斷發展和進步,書法家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其體現自身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并反映當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社會文化特征。個性特點是靈魂,與時代合拍是必然。這樣的藝術作品才有生命力、有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引起當代人的共鳴。
在未來,傳統書法的經典碑帖和流派風格將繼續得到深入的研究與繼承。更多的人會致力于恢復和傳承一些瀕臨失傳的書法技法或流派風格,使得中國書法的傳統根基更加堅實。同時,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將是書法發展的重要趨勢。除了書體、風格上的創新融合,書法很可能會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更廣泛的融合,這不僅會拓展書法的藝術邊界,也會為書法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文/羅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