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承載千年底蘊,坐落于這座城市悠悠撫琴臺旁的成都市撫琴小學校深入挖掘學校歷史文化,將“相如撫琴文君聽”中的美好寓意和古琴“清、和、淡、雅”的藝術元素融入學校和雅教育辦學理念及校園文化之中。古琴,作為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瑰寶,以其古樸典雅的音色、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承載中華文化的文明與智慧。在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浪潮中,古琴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面臨著新的考驗。學校積極擔當文化傳承的使命,開設“清弦撫今”課程,讓古琴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的生活與心靈。
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清和淡雅”的品質為核心目標,通過老師的耐心指導,學習古琴彈奏技法。清越悠揚的琴音從孩子們稚嫩的指尖傾瀉而出,雖尚顯生澀,卻飽含清新與純凈。每一個指法的練習、每一段旋律的彈奏,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領悟“清和淡雅”的韻味。他們專注投入,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優(yōu)雅與從容,仿佛穿越時空的旅行者,踏入古琴的奇妙世界;他們聚精會神,聆聽老師講述古琴的悠久歷史,了解古琴在歲月長河中的發(fā)展,感受古人的情思與智慧。從起初的好奇與懵懂,到后來的癡迷與熱愛,他們眼中閃爍的是對古琴藝術的憧憬與渴望。
琴曲的賞析與創(chuàng)作也是課程的重要內容。讓孩子們沉浸在經典琴曲營造的意境中,感受清新和諧、淡泊高遠的氛圍,能使他們對“清和淡雅”的理解更加深刻。通過嘗試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琴曲,孩子們將內心的感悟與想象化為靈動的音符,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協作,在共同排練與分享中學會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彼此,在琴韻的陪伴下,以淡雅的方式展現自我,將“清和淡雅”的品質融入團隊合作中,找到內心的寧靜與歸屬,HPPLF/0lxWKM3RNCLp5DMTl7o7g+TicMcW/kH8T75CA=收獲自信與成長。
相信在未來,這些孩子將成為古琴藝術的傳承者與創(chuàng)新者,讓這一古老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讓“清和淡雅”的琴音在校園中長久回蕩,綿延不絕。
成都市撫琴小學校
成都市撫琴小學校始建于1989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琴潤近十載、墨香二十年,人人會撫琴、個個能潑墨。學校文化底蘊深厚,琴墨藝術代代相傳,“和雅”理念與琴應,特色彰顯自中來。琴墨進課程、進課表、進課堂,全員育人;琴墨社團、年級分團、校級藝術團精彩紛呈,全程育人;“一廳”“一徑”“兩臺”“三樓”“四區(qū)”“五廊”琴墨特色文化場景浸潤校園每個角落,全面育人。校園興、師生和、文化濃、品位雅,亮相國際非遺節(jié)、省市藝術節(jié),入選四川非遺進校園十大優(yōu)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