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中有修身齊家的宋人文化、耐人尋味的宋人生活、戎具精勁的宋代武士、威武神秘的四方之神,而我校石刻工作坊的靈感就來源于千年來的文化傳承。在瀘縣,有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為密集的宋代石墓室群,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我們更應有責任將瀘縣石刻融入小學美育,讓學生為家鄉文化代言,加深學生的家鄉情,講好家鄉故事。
瀘縣宋代石刻在美術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使其內容更加多元化,讓學生對瀘縣文化理解更加深入,開闊了學生的美學視野,提升了學生動手創造的能力,還讓學生充分認識了匠人精神。
此外,在校本課程研發中,我校還與四川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以及相關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和專家學者開展親密合作。在多方合作與對石刻文化的研究探索下,形成了系統的、分層分段的石刻校本課程。例如,對應博物館的“婦人啟門”“宋蒙戰爭”“神臂抗元”人物系列、“花好月圓”“四子摘桂”等花鳥系列,以及神獸系列,學校開展了不同媒介展示的課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每學期還不定時地在校內外開展主題石刻展示活動,讓學生、大眾都參與進來,使石刻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和傳播。
在教學中我們不僅將石刻文化與美育相結合,還結合音樂、數學、語文、科學等其他學科,以項目式的學習去鍛煉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興趣,使課程從單一的傳統課程轉變為多元化的跨學科復合型課程,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宣傳性、實用性。其中,實用性在于我們不局限于單一地在石頭上展示,還研究開發媒介的多樣化,比如在包裝袋、布料、紙板等媒介上去繪制石刻圖案,將成果轉為文創產品,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這里,學生既能使用鏨子、小錘,感受原始雕琢工具的古樸,跟隨匠人的步伐追尋宋代石刻的魅力;也能體會現代技術的創新,用各式各樣的技法,與古人來一次靈魂對話。石刻藝術工作坊將努力傳承并弘揚瀘縣的石刻文化,讓其深深地嵌入這片土地。
瀘縣城東小學校
瀘縣城東小學校創建于2018年,位于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學校秉承以美育人的目標,以瀘縣堅實豐厚的“石刻文化”為基調,創辦了石刻藝術工作坊。工作坊通過對瀘縣宋代石刻藏品進行鑒賞、分析,將石刻藝術中的形象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并通過有趣的表現形式,如紙袋畫、布袋畫、彩泥花卉、泥塑、版畫、拓印等,讓學生創作出許多生動有趣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