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渠縣,生長于萬源,大學本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油畫學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委員,達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萬源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美術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省、市級展覽并獲獎,被部門和私人收藏,發表于《美術》《中國油畫》《美術觀察》《解放軍美術書法》《美術界》等期刊。
不知不覺中,我已從事中學美術教育三十多年了。在我看來,藝術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力和創造力,而且更能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他們的個性和價值觀,因此我深感這是一份充滿挑戰與樂趣的工作。
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藝術天賦和興趣,因此了解他們的特點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基礎。比如,有的學生對繪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有的則更傾向于音樂或舞蹈。對于喜歡繪畫的學生,我會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而對于熱愛音樂的學生,則注重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和樂感。此外,對于有天賦且有志向報考藝術院校的學生,我會給予更專業、深入的指導;而對于把美術僅作興趣的學生,就著重培養他們的審美力和創造力。
在教學方法上,我始終堅持以興趣引導為主。記得有一次,為了讓學生感受色彩的魅力,我組織了一場戶外寫生。面對大自然的絢麗色彩,學生起初有些不知所措,但在我的引導下,他們逐漸放松,大膽地用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世界。這次寫生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繪畫技巧,更激發了他們對美術的濃厚興趣。同時,我也注重啟發式教學。在一次繪畫課上,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應該如何畫一幅風景畫,而是先帶他們到校園里觀察自然景色,感受陽光、微風和花草樹木的形態與色彩。返回教室,我讓他們自由發揮,畫出自己心中的校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畫出了各具特色、自己心目中的“最美校園”。
此外,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和創新也是我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曾經有一個學生在舞蹈編排中融入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加入了一些獨特的動作和元素,雖然與傳統的舞蹈風格有所不同,但卻展現出了全新的藝術魅力。我對他的創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這也激發了其他學生勇于嘗試和突破的熱情。
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美術創作,于我而言,是一種特別的享受。教學是傳承,創作是自我表達,二者相輔相成,教學讓我積累靈感,創作使我釋放激情。沉浸在美術創作中,在藝術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能讓我忘卻疲憊,感受純粹的美好。